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的自由选择,这对传统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发展,教师的引导已经不再重要,甚至不需要了。果真如此吗?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意味着教师的引导不再需要和不再重要了吗?  相似文献   

2.
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创新品质。教育智慧的形成与不断丰富的过程既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主体性张扬的过程。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思想者与实践者的统一体。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我们要再次回顾素质教育的涵义,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突出学习上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个性及创造性,教师的作用在学习上只是设计者、指导者和协作者,所以平时的教学中老师通过挖掘整合各种资源,创设多样情景来辅助教学是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表现性素养是教师主体性和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必备的教育能力即教育表现力,是教师重要的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教师的表现性素养具有教育性、主体性、独特性、智慧性、发展性和群体性等特征;具有营造学生学习的教育情境、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教育功能。教师的表现要真实自然、把握分寸、富有创新和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5.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智慧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当然,智慧和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但智慧毕竟有别于知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教师也必须以高智慧应对时代对教育的挑战,才能完成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具体地说,自主性即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国内学术界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其间也开展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然而,现实中,有几位教师是真正地而不是漫不经心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主体来教育呢?可见,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需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追求教育理想。有思想的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是如何“炼”成的?如火如荼的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激活了教师这一群体。教师和校长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的思考者,  相似文献   

9.
实施主体性教育能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主体性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需要。要正确把握高校自身主体性、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观,深化主体性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主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智慧在一定的教育境界上反映了教师的认识自由和实践自由,是教师达到"自我解放"的完美产物。教育智慧也是教师在站在学生立场、探求学生成长密码、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来自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单纯的教育实践诞生不了教育智慧,因为实践智慧需要通过教育理性来加以审视和洞悉;同样,  相似文献   

11.
微论点     
《今日教育》2014,(7):6-6
李润洲智慧型教师的动态审视智慧型教育需要智慧型教师来实现,但智慧型教师是什么样的?从动态维度来看,智慧型教师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教育学意向”,包括教师的言行指向学生的好、心中装着学生,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自信和整体理解”。第二,做到“问、思、行创新”,其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第三,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其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种教育主张是自己深信、坚守的个性化观点和看法;二是自己的教育主张耍体现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获得预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建军 《湖南教育》2010,(12):37-40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幸福的一种智力劳动。学生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同样如此。幸福是人的一种积极追求,追求幸福是一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的本质和生命境界不断拓展的过程。学生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我们教师为其导航。  相似文献   

1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在培养人时,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来。这个过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学生收获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耐心等待,在等待中发现“柳暗花明”,在等待中聆听真知灼见,在等待中发现“理想学生”。但是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或同答得不够标准时,往往会急于让学生坐下,让下一个学生来吲答。笔者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适时地等待、引导学生,或许,他们的回答会更精彩。如何让课堂中的提问更有效呢?笔者有以下看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郭元祥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中解释教育的“慢”时指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界,学生的主体性备受关注,但人们不敢或不愿多谈及教师主体性,似乎一谈教师主体性,就会削弱学生主体性。我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体性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其主体性是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我国当前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状况,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和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永远是教育最重要的演示场,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智慧永远是教师的重大使命。吴志宏在他的《呼唤教育的智慧》——文中这样写道:“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拥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那么,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如何才能成就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是最需要情感的教育,小学教育也是最需要智慧的教育,所以,小学教师本就应该是情感与智慧交融共生的教师。在北京东路小学。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情智教师,已成为青年教师的主动追求。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情智教师?我理解的情智教师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体-互动”教育模式,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探索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明丽 《考试周刊》2012,(20):27+21-27,21
当前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语文教师要从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富有创造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20.
我经常思考:在数学课上我能以什么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得到什么?难道是让学生去熟记一些公式、概念、性质、法则,或者是只教会学生做刊题,应付考试?课改的春风唤醒了我,“追求智慧的教育,成就智慧的教师”,不但是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堂追求。要在数学课堂中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改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