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潋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佛教思想家之一,他以"性寂"与"性觉"判分印度和中国佛学心性论的差异,反映了中国佛学思想界在近现代以来,反思与批判中国传统佛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努力.以吕激与熊十力<辨佛学根本问题>为主要文本,对该思想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针对中国佛教如来藏、本觉思想的批判已经形成一股风潮,其中,内学院吕澂与日本"批判佛教"是批判最为彻底的两个代表.吕澂归宗瑜伽唯识学,将受如来藏、本觉思想影响的中国佛教诸经论统统判为"伪经伪论";日本"批判佛教"则认为如来藏、本觉思想带有一种"基体论"、"实体论"倾向,因而是反佛教精神的"非佛教".回应批判,不仅需要在义理层面论证如来藏、本觉思想的"合法性",也需要将义理之辨与立场、方法论以及现代性的反省结合起来.同时,以"批判"为契机的中国佛学自身反省也应该成为回应批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两者之矛盾即王国维难题之所在,此问题对区域文化研究者有启发意义,并可在当前地方文化研究中利用"佛教四句破"扩充和丰富这种对立格局.纪晓岚谓<春秋集义>作者李明复"始末无考",乃失察之言.查<春秋集义>序跋、<合川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书,可以初步判定李明复籍贯乃今重庆市合川区合阳镇濮湖村.文章据此排除了李氏为陕西合阳人、山西安泽人、浙江天台人的几种说法并说明了诸误说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知"是贯穿于儒道佛学说中的核心观念,与"智"通用,若不受妄念干扰,便是"般若"智慧。"知"是生命本体的根本表现形式,故简称为"本知论",即智慧学说。《论语》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能知"和"被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三种境界的关系、从"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生知"与"学知"的关系、从"知"与"仁""义""礼"诸观念的关系,对"本知论"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在最具体的事物中"致良知",观"天意",是《论语》的根本特征,正是这一特征,决定它比佛道更能引导人们入中国生命观之门。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歌创作,一本其骚人本色,汲摄佛学苦空无常之旨与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开导出在道--自性的神韵中人、事、诗合一的主体生命性向,并以诗彰显其生命状态,充实并发展了中国古代"诗可以怨"的美学风旨,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世称他为"圣人",语录见之于《论语》。星云,德高望重,当代佛学大师,修炼之作《厚道》。孔子提倡"仁",阐释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激励后人,千秋万代。星云大师,倡导"虚空"境界,乃海纳百川之雅量。"仁"与"虚空"不谋而合,字字句句贴心暖人。一、理想境界"仁",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主要指爱他人,对他人表示仁义和慈爱。仁爱精神  相似文献   

7.
吕澂先生以西方近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求真存是的精神对中印佛学的发展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以“性觉”与“性寂”区分中印佛学的思想,并对“性觉”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先生的这一观点,表面上看,是来自于献的考证辩伪,是为了恢复纯粹的印度佛学。但究其根本则是为了改变传统佛学理论所导致的种种实践上的弊端,而实现以佛教革新现实人生的积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觉说     
生命所存,觉之所存也。然"觉"字出现,自秦始有,觉,悟也,从学从见,"学"为首,"见"为基,学以明理,见以知事,知行合一,方有真"觉"。何谓"学"也?人非生而知之者,故人须求学。何谓"见"也?人上有"眼",以见为"觉",醒悟。何谓"觉"也?富"学问"与独特之"见解","学"上用功,始得觉"境"。故本文从"觉之本义""学""见""觉""禅之觉"及"书之觉"试述"觉说"。  相似文献   

9.
"讷于言而敏于行"之"讷于言",即君子言无所苟之谓,其义当为"谨慎""慎重",而历来之"迟顿"则是表象的反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当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映的是孔子德政学说的精神;"赐不受命"之"命",既非天命,又非官命,乃为教命,即师命;"游于艺",指优游于道之外的一切才艺,与为本、为体的道相比,则为末、为用,皆属形而下之"鄙事";"吾与女弗如也",孔子肯定子贡有自知之明,故判之曰"弗如也",又以"吾与女弗如也",慰勉子贡。  相似文献   

10.
心性论是指对人的先天本性的认识。在印度佛教中,心性是"本净"的。人人生而具有成佛的潜能和内在动力,只是因为"客尘所染",所以不能自见其心。而中国佛教认为"心性本觉",人心就是道德和精神的圆满状态,只要自认其心,当下便能成佛。因此,中国佛教心性论是对印度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1.
佛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其发展过程并非印度文化的自我演化,而是包括中国文化、西亚文化等广大亚洲文化共同汇流的结果.通过对一些原始经论的考据,可以看出这种汇流不仅表现为印度的佛教文化进入中土进行融汇,也表现为中国本土文化流入印度,影响印度的佛教文化,再以佛教文化的形式回流到中国.  相似文献   

12.
方广锠 《家教指南》2011,(3):92-105
"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指佛教的产生固然得益于印度文化的孕育,而佛教的发展则得益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其他地区文化的汇流。本文从佛典翻译入手,先后探讨了两种文化交流中的格义现象、佛典翻译中的文化反浸现象、佛典编译中的文化加工现象,从而加深了对文化汇流背景的研究。文章进而提出新的论据,论证了文化汇流的存在,亦即中国文化传入印度,影响印度佛教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化的产物,随着佛教化传入中国,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学观念及其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学理论批评,至今尚未见之,此将印度梵语诗学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教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智慧与和平发展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平发展时代需要借鉴历史的智慧。百世兵经《孙子兵法》的智慧微妙精深,丰富多彩。这种智慧在和平发展时代很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孙子兵法》的智慧体现在"道、变、本、和"上。道,是天理、人心,是规律、法制,必须知道得道,遵道而行。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须知变应变,才能适变而胜。本,即人本,是泉之源、木之根,必须知本固本,以人为本。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根脉,是万物之归宿,必须知和为和,方能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入境化禅:再评斯奈德英译寒山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诗人加内.斯奈德翻译了二十四首寒山诗。在这二十四首诗里,禅机玄生,禅境叠出。从禅境角度出发,比较寒山原诗与斯奈德的英译,可以看出,由于禅境乃中国古诗之特有文化产物,译文难以译出原诗禅境。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雕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化和世俗化为特点的中国雕塑艺术,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依据中国智慧传统肯认并证成智的直觉,并进一步证成实践的形上学。此语境里的实践,在儒家是道德实践,在道家是斋心坐忘,在佛家是般若智观,皆具有内在的指向性意义。故此语境里的实践,实是修证义的。故吾人言依中国智慧传统而来的美学,实当为实践-修证美学。  相似文献   

19.
因明是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印度因明、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不同阶段和形态。印度古因明到新因明实现了类比推理向演绎推理的飞跃;汉传因明则形成了“八门二悟”的论辩逻辑体系,并在语用逻辑、辩证思维方面有所探讨。而藏传因明无论在哲学本体论、知识论还是逻辑上都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翻译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达10个世纪的佛经翻译为汉语注入了大量佛教词汇,促进了汉语句法、篇章结构、文学体裁等方面的革新,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促进了汉语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也让佛教的许多思想深入人心。晚清开始的西学翻译则是中国现代性启蒙的捷径,促成了中国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