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该种实验方法 ,可以演示浓度、温度、压强对反应平衡的影响。演示方便 ,说服力强。实验装置、仪器、用品J2 2 57- A型气体定律演示器 (仪器使用见说明书 )、带钩砝码、乳胶管、注射器、大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铁丝、玻璃导管、集气瓶、双孔胶塞、冰水混合物、自来水、NO2 气体。原理反应 2 NO2 N2 O4 56 .8千焦 ,在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 ,混和气体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V=n· RT,n=PVRT。在气体分子数不发生变化时 ,外界条件温度、压强以及气体体积的数值始终满足 P· VRT 为一恒定…  相似文献   

2.
1氯化氢喷泉的微型实验 (1)设计意图 氯化氢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一般是在实验室事先制备好一烧瓶氯化氢气体,再带到课堂上演示。由于从制备到上课时间间隔较长,演示时效果不是太好,往往喷入烧瓶的溶液太少。特别是收集HCl的烧瓶不很干燥时,放置时间再长,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制取气体和性质实验常用分液漏斗、烧瓶和集气瓶组装成系统实验装置(如图1)。其优点是制气量大,可以系列化完成气体的性质实验,很受化学教师欢迎。但是,这一实验装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实验过程中,烧瓶里的气体压强稍大时,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下不来;烧瓶内气压减小时,系统内产生了负压,极易发生“倒流”现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事故。本文介绍的装置就能彻底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仪器与实验》1995,11(3):36-36
用信手可得的材料制作爆鸣气实验装置用日常生活常见的材料可以自制化学演示实验装置,这里介绍用水果罐头瓶和装胶卷用的菲林桶制作的氢气爆鸣实验和氢氯混和气体爆鸣演示实验装置。一、氢气爆鸣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l)把350ml的空水果罐头瓶的上盖切...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图(图1) 2 特点和用途 实验室做喷泉实验要用圆底烧瓶、带尖嘴细玻璃管及止水夹的胶塞、烧杯、铁架台;实验室还要制取氨气等。所用发生器体积大,需要的气体量多。本装置仅用1支15mm×150mm小试管,再配1个带胶塞的尖嘴玻璃管,直接用氨水中的氨气做喷泉实验,省去了制取气体等步骤,整个实验只需1min。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在描述NO、NO_2的性质时,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这一实验。 演示方法 1.用250毫升圆底烧瓶收集NO_2气体备用(瓶口用胶塞塞紧)。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册 172页 ,演示氨易溶于水的实验 ,按教材要求及图示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 (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的塞子塞紧瓶口 ,立即倒置烧瓶 ,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 ,挤压滴管的胶头 ,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烧杯里的水即由玻璃管喷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喷泉’”。不足之处在于 :①课堂上要现制备一瓶干燥的氨气 (耗时 ) ;②需要一套制氨气的装置及“喷泉”装置 ;③只能固定在讲台上演示。笔者改进后的装置只需一个 50 0mL圆底烧瓶 ,带尖嘴管的图 1橡胶塞 ,一根橡胶管 …  相似文献   

8.
五年级“水的循环过程”的演示实验 ,只要对实验装置略加改进 ,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效果。原来的实验装置是烧瓶里的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 ,通过橡皮管到集气瓶里。水蒸气在集气瓶里遇冷后凝结成小水滴 ,流下来滴入漏斗中回到烧瓶里 ,但由于水蒸气的温度很高 ,到集气瓶里后使集气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这样水蒸气就不容易凝结成小水滴 ,还有部分水蒸气在凝结前被挤出瓶口到空中去了。因而集气瓶口滴下的水不多 ,学生观察效果较差。为提高实验效果 ,可将集气瓶底部稍作加工。用一条宽约 5厘米的透明涤纶条 (长度根据集气瓶的直径而定 ) ,在集气…  相似文献   

9.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胶头滴管挤出的少量水中,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倒吸现象,称之为“吸入式”喷泉。图1但是,大家常常只  相似文献   

10.
按高中物理第二册(甲种本)第99页图5—7的装置,来进行演示时,实验时间长,仪器多(用真空罩和电动抽气机),并且宜在实验室内进行.我们所用的方法,简单易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在250毫升的平底烧瓶内装入热水,使水面接近瓶口.然后用胶塞塞 住,将30毫升(或50毫升)的医用针筒的针头插入瓶内,抽出瓶中的空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便可看到热水沸腾起来,这说明外部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就降低.反之若再将抽去的气体重新压入,则可  相似文献   

11.
几则演示实验的改进孔兰英(河南省实验中学450002)一、气体扩散演示实验的改进初中物理第二册《分子的运动》一节中,是用二氧化氮气体做扩散演示实验.笔者认为二氧化氮气体有较强烈的刺激性,有损师生的健康.为此我改用事先充满集气瓶的氨(制氨的时候瓶口必须...  相似文献   

12.
用高一教科书上制取氯气的装置来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性质的实验弊病较多: 1.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收集好几瓶氯气才能完成演示实验,每当换瓶时氯气会扩散出来,污染空气,对师生的健康危害极大。 2.用MnO_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温度稍高时制出的氯气便不纯,有氯化氢气体混入,影响实验效果。 3.在演示次氯酸使色布褪色的实验时,还要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搬到教室,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本所介绍的辐射实验,是采用一个烧瓶,半边涂黑,半边涂白,瓶塞上装有带一段有色水柱的直角玻璃管。用来演示物体表面的颜色不同,吸收辐射的本领也不同。我认为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14.
气压影响液体沸点实验的改进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李允义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一个容积500毫升的双口烧瓶,瓶内装入半瓶水。烧瓶的一个口上塞着带玻璃管的橡胶塞,玻璃管下口跟瓶内气体相通,上口经胶皮管与两用气筒相连,胶皮上装一个卡子,用两用气筒抽气或压气...  相似文献   

15.
实验改进,就是要求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人教版高二化学氨与水的反应,教材上采用了“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然后进行喷泉实验的演示。本来已很经典和完善,但笔者在演示该实验时发现,还应当在氨气制备和引发喷泉两个环节上进行改进。于是,设计了如下简捷快速的喷泉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6.
小学热学实验盒王金凤(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热学基础知识是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的自然教学大纲,加强了热学知识教学,并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在过去的自然教学中,热学实验只有演示实验,教师使用热胀球,或锥形烧瓶、玻璃管及橡皮塞的组合体进行...  相似文献   

17.
多功能化学实验仪上海市徐汇中学周汉芳传统教学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多为试管、烧瓶、烧杯、气体发生器等进行组合的单项反应实验器。向学生演示某一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往往需用试管或几种仪器的组合分别做几次,要若干实验步骤才能完成。由于实验反应分别进行,用药量大...  相似文献   

18.
查理定律实验是高中物理较难做的实验之一。课本上的查理定律演示实验(DIS实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控制,并且无法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主要原因是:①锥形瓶内密封气体和外部液体热交换过程缓慢,且传热不均匀;②温度传感器在测量气体温度时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导致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显示数据不同步;③实验时间太长,定量的实验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做法是在两只分别放有不同阻值的电阻丝烧瓶中装满煤油 ,通过加热后 ,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 ,来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以此验证 :Q =I2 Rt.(如图 1 )图 1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演示 ,则明显地有 3点不足 :1 不能同时演示热量跟电流、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在说明电流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时 ,是分两次实验进行的 ;不同的电流值时所产生的液体高度不能直接比较。2 只能定性研究 ,不能定量研究 ,演示效果差。3 烧瓶…  相似文献   

20.
物理实验改进两则叶开甲(浙江海宁袁花镇初中314416)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的改进初中物理中,用于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要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装置,演示效果不佳,对该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后,演示效果较好.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一)对导体AB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