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合醋酸铜与2-吡啶甲酸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了二(2-吡啶甲酸)合铜(Ⅱ)新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该物质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a=0.5117(5)nm,b=0.7616(7)nm,c=0.9213(10)nm,α=74.807(15)o,β=84.265(18)o,γ=71.276(16)o,Z=1,V=0.3285(8)nm3,Dc=1.737mg/m3,μ=1.696mm-1,F(000)=177,R1=0.0633,wR2=0.1368.在该配合物中铜原子与两个羰基氧原子和两个吡啶环上的氮原子配位,呈四配位的平面方形构型,配合物分子通过羧基中另外一个氧原子与铜原子间的弱相互作用使整个分子呈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挥发法,选择2-(4-羧基苯基)苯并咪唑为有机配体成功地合成了一种三维层状结构的铜(Ⅱ)配位聚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9939(2)nm,b/=1.0633(2)nm,c=1.5193(3)nm,α=90.00°,β=92.719(4)°,γ=90.00°,Z=2.中心铜原子通过2-(4-羧基苯基)-苯并咪唑配体的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配位环境.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16名贫血运动员及24名正常(对照组)运动员血清铁、铜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贫血组运动员血清铁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贫血组运动员出现了铁代谢紊乱现象,贫血组运动员血清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是灵敏可靠的监测运动员血清铁和铜等微量元素的方法,并且贫血运动员应加强对铁代谢指标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设计在简易气体发生器中、氧气存在条件下 ,铜和硝酸反应 ,从而引发一系列变化 ,观察到有趣的振荡现象。实验装置和药品1.装置 :简易气体发生器 ,如图 1。图 12 .药品 :硝酸 ( 1:1)、紫铜粒 (导线铜芯碎段 )、氧气 (预装在简易贮气瓶中 )。实验步骤和现象1.步骤 :在实验装置的隔板上铺一层铜粒。打开 A、B阀门 ,通入氧气 ,排出空气。关闭 A、B阀 ,撤去氧气源。在漏斗中加入预先量好的硝酸 ,体积等于 V (参见图 1) ,刚够淹没铜粒。先打开 B阀 ,再打开 A阀 ,让硝酸顺着漏斗颈流入试管 ,当硝酸与铜粒接触时马上关闭 A阀。细心观察漏…  相似文献   

5.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的.权衡三界"内供奉一尊铜镀金吉祥天母和从神像,为外八庙现存最大的铜镀金造像.  相似文献   

6.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铜含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方法,以评定测试结果质量,找出主要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硝酸和铜反应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按照常规的方法做 ,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本装置设计的预期效果是 :防止污染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简化实验步骤 ,提高实验课的效率 ;增加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 实验装置 (如图 1 )图 12 装置特点( 1 )组合方便 ,气密性好。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可以避免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逸出污染环境。( 2 )综合性强 ,成功率高。能将多个实验一气呵成。图 1a适合学生实验 ,图 1b适合演示实验。( 3)实验操作简便 ,没有危险。稀硝酸和铜反应实验不需…  相似文献   

8.
1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图 1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2 )制作材料 :1 5 0mL集气瓶、2 0mm×2 0 0mm的试管、粗铜丝 1根、单孔塞 2个。(3 )实验步骤 :①取一试管 ,在其中部用酒精灯加工成一小孔。将一束细铜丝绕成螺旋环状 ,挂在粗铜丝的小钩上 ,将粗铜丝穿过单孔胶塞。②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 40mL浓度为 2 0 %NaOH溶液 (用量根据平行班级的多少来定 ) ,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浓硝酸 ,将带粗铜丝的塞子塞紧试管 (粗铜丝上挂有螺旋状的铜丝环 )向上移动粗铜丝 ,使铜不与硝酸接触 ,再将带试管的塞子塞紧集气瓶。③向下移动粗铜丝 ,使…  相似文献   

9.
一、改进目的 普高化学教材[实验6—5]和学生实验八与职高化学教材[实验4—7],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是在试管中进行的,由于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会生成难闻而有毒的红棕色气体NO_2,污染实验室(或教室)的空气,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 有关反应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态猝灭原理制成了一种新型的"ON—OFF"型铜离子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硫杂杯[4]芳烃(TCA)、苝三组分在水溶液以胶束自组装形式制成.通过考察TCA用量、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溶液pH值、Cu2+离子浓度和共存离子等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当TCA与苝的摩尔浓度比达到1 200∶1,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大于600mmol/L,pH大于5时,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检测性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铜离子浓度与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荧光猝灭率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是用双环己酮草酰双腙(BCO)与Cu2+反应显色,然后进行吸光度测定.本法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OH-离子沉淀去除Fe3+、A l3+,在pH值为8.5~9.3的环境下让Cu2+与BCO进行显色反应.研究证实:改进后的方法分析可靠,测定快速,能满足一般化验室对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不对称法合成(R)-沙丁胺醇.以1-(4-羟基-5-羟甲基苯基)-氨基乙酮为原料,通过CuI催化发生偶联反应,再通过以(-)-Ipc_2BCl作为还原剂对映选择还原羰基,最后生成(R)-沙丁胺醇,总产率93.1%.研究过程中考察了铜盐、配体、还原剂对各步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丁卯天祐四年梁开平元年(907) 66岁正月十八日,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设20万人斋,落成所铸金铜佛像,偓与李洵等中朝官10人在座。《十国春秋》90闽太祖世家天祐三年引黄滔《丈六金身碑》(《全唐文》825收入此文):“我公粤天祐三年丙寅秋七月乙丑,铸金铜佛像一丈有六尺之高……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曰无遮以落之。……座客有右省常侍陇西李公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昌黎韩公偓……?卑复耸莻斡胪跎笾疃ㄒ患窃?亦不过为宗教礼仪而已。三月甲辰,朱全忠篡唐,四月改元。王审知称臣奉贡。《通鉴》266梁开平元年:三月甲辰,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四月乙丑,改元,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命曰东都,以故东都(洛阳)为西都,废西京。是时惟河  相似文献   

14.
用本改进新法做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实验 ,既能使该实验在全封闭态下进行 ,无毒气外逸 ,又能随意地调控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使之简便、快捷、效果明显。1 浓硝酸与铜反应(1)在一插有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小头底面上切开一个小口 ,然后将长约 2 5cm、宽约 1cm的铜片插进小口内 ,使铜片紧插在橡胶塞上。再在玻璃导管上连接一段约 2 0cm长的乳胶管。图 1(2 )在一小试管 (与步骤 (1)的橡胶塞匹配 )中加入浓硝酸 ,加至距试管口约 2cm处 (硝酸的用量还可少一点 ,以利控制反应的进行 ) ,然后将乳胶管放入另一只稍大些的试管底。将步骤 (1)…  相似文献   

15.
利用KYKY-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制得的各种模拟铜、铝导线搭接事故的铜导线痕迹进行微观形貌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利用EDS2100 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表面进行成分分析。总结出其微观形貌和成分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为识别,分析铜、铝导线搭接痕迹并客观地认定火灾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按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66页的方法,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往往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因而试管内溶液的颜色也不是澄清透明的蓝色溶液,并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外逸会造成环境污染。为此作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对大鼠锌铜代谢及血清ALP,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鼠1次力竭性游泳和4周耐力性游泳训练后锌、铜代谢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1)1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导致大鼠锌、铜在体内重新分配,即通过血液运输,从骨骼肌向肝脏、心脏转移。2)4周耐力性游泳训练使大鼠机体增加对锌的储存,大鼠不表现锌缺乏,但大鼠体内铜储量下降,有导致缺乏可能。3)1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但这些酶活性的升高与血清锌浓度上升没有明显相关关系。4)4周耐力性游泳训练使大鼠安静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说明长期耐力运动有选择性导致某些血清酶活性升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1)安全漏斗  (2 )粗铜丝  (3)具支试管  (4 )棉花(5 )有孔隔板  (6 )浓HNO3 或稀HNO3   (7)具支U型管(8)橡皮管夹  (9)带橡皮导管  (10 )锥形瓶(11)NaOH溶液  (12 )橡皮气唧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采用封闭实验装置 ,对环境无污染。②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③功能多 ,可完成 5个反应。(2 )用途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以下 5个反应 ,并可改装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①Cu +4HNO3 (浓 )Cu(NO3 ) 2 +2NO2 ↑ +2H2 O② 3NO2 +H2 O 2HNO3 +NO↑③ 3Cu +8HNO3 (稀 …  相似文献   

19.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实验之一,由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使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时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法或装置,但也还存在诸如装置复杂,操作不方便,稀硝酸用量大等问题。为了简化实验装置,降低试剂用量,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最佳实验装置、反应异常现象分析、浓硫酸与铜的最佳用量3个方面对铜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对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中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