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哪些方面?如何维护这些合法权益?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另一个部分就是从新闻职业的性质和角度出发所应享有的权利。 新闻工作者同样是普通人,是公民,因而他必然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普通公民的一切权利,而这些权利同时又与新闻工作者履行的职责密切相关。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而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务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也不得侮辱其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2.
正上一节我们讲到了档案法律法规的概念与类型,这一节主要谈一谈公民在档案事务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那么在档案事务中,公民依法应当享有哪些权利,又必须履行怎样的义务呢?一、公民在档案事务中的权利根据档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任何公民在档案事务中都享有下列四项权利:1、依法利用国家档案的权利《档案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  相似文献   

3.
林凌 《当代传播》2013,(2):83-85
从传播法角度分析电视低俗内容制作与传播,对于从法律上规范电视媒体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人格权,净化信息传播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隐私支配权受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限制,公民行使隐私支配权不能突破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底线,更不能对抗公共利益需要。电视媒体具有公益性质,不仅要承担消极义务,还必须依法履行积极义务。依法维护信息传播秩序,是解决电视传播低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4.
杨晓燕 《大观周刊》2012,(42):65-65
正当防卫是个负刑事责任的合法行为,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的根据,国外刑法学界多解释为“在面临‘紧迫的不法侵害’,且没有足够的方法寻求官方保护时,国家承认个人权利的防卫权。”在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不仅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未能权益的权利,也是国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与犯罪作斗争,用以维护国家、公共利益、震慑违法犯罪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国,正当防卫不仅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不同于立法、司法、行政监督的地方即在于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权利和权力。尽管一些地方国家机关出台了舆论监督保护办法,对于媒体所揭露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解决.但是媒体和公民并没有依据法律要求被监督者陈述及提供有关资料等调查性权力,而且只能提出处理建议.不能做出有法律效力的处理决定。这些特点表明,舆论监督并非新闻媒体和公民的法定义务.它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是公民基本权利中文化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故其具备基本权利属性。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需要国家履行相应义务。尊重义务、保护义务、给付义务是国家义务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给付义务是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核心。给付义务包括物质性给付、服务性给付和制度性给付三个方面。为确保国家给付义务的充分履行,维护权利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应通过完善公众监督、优化规范审查以及健全公益诉讼的方式构建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温莉 《声屏世界》2009,(7):22-23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的必要性 在突发事件面前,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任何媒体,尤其是代表政府的权威的主流媒体,面对公民素质和权利意识日益提高的受众群体,面对域外和境外媒体的激烈竞争,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和受众客观公正及时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另一部分就是从新闻职业的性质和角度出发所应享有的权利。 新闻工作者同样是公民,因而他必然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普通公民的一切权益,而这些权利同时又与新闻工作者履行的职责密切相关。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而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务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也不能侮辱其人格尊严。再比如,法律赋予公民旁听任何一个公开审判的案件的权利,作为新闻工作者也当然享有这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是新闻传播的“把关人”.新闻传播者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具有责任重大、工作辛苦、环境复杂和工作风险性大等特征.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特殊的部分,他们享有其他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也行使由于其职业特征决定的某些特定的权利,这一特定权利包括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等,就其义务而言,它必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应维护司法独立和法律尊严.新闻传播者的上述职业特征和职业权利与义务,要求新闻传播者具有特殊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大众媒体在被赋予重要权利的同时也对公众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等,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府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9,(Z2):125-126
<正>一、公民教育对于"公民"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对于"公民"的解释自然是遵循三纲五常的顺民。使得我国国民有公民意识的时期是中华民国建立后,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提到过这一概念。1934年之后",公民"这一概念被广泛提到和运用。现代意义强调,公民是具有独立人格、享有一定权利和履行一定义务的国民。  相似文献   

12.
新闻周刊:动物有权利吗? 赵南元:当然没有。把权利概念应用于动物的根本问题是动物不可能承担任何义务,比如老虎把人吃了,好多人说要枪毙。不能,因为这是它的本能,它没有义务不咬人。它没有义务也就意味着没有权利。 新闻周刊:你不认为人与动物是平等的,或者是朋友? 赵南元:任何物种之间都不平等。平等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概念。人与动物是不同的物种,动物也不是人类的朋友,只是养它的那个人的朋友。 邱仁宗教授说,“人类有义务善待动物,向它们提供生存必须的物品或服务”。真是荒谬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的权利与义务出发.论述了乡镇、村图书馆(室)作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的终端,在维护公民平等获取文献信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平等方面的前沿作用,并阐述了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职能.  相似文献   

14.
卫生系统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系统各项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卫生系统档案管理是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维护公民和卫生机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要职责和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5.
新《档案法》对我国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在保障公民档案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等方面有着诸多进步之处和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梳理了新《档案法》中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总结了当前我国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现状,从更好保障公民档案权利实现和促进公民档案义务履行角度,提出了若干推动新《档案法》深入贯彻落实的建议和对策,从实现公民档案权利与义务的视角,探讨推动新《档案法》全面贯彻实施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新《档案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修订完善等有所参考或指导.  相似文献   

16.
周冲 《青年记者》2017,(19):77-78
目前在法律层面,关于如何解决媒体为秘密消息源保密的职业道德与公民作证的新闻隐匿问题,一项重要建议就是在中国引入“记者拒证权”(也有的说成“记者隐匿权”),即在诉讼中,出于为秘密消息源保密与保障舆论监督的理由,司法机关不得强迫记者透露相关消息来源.笔者认为,“记者拒证权”的一些技术思路可以借鉴,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记者拒证权”的争议还很大.在我国除了律师法规定“律师不得就其代理案件作证”以外,并没有授予某一职业拒证特权的先例,反倒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均明确规定公民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而没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目前,国内对图书馆读者权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读者权利的概念与内容、读者权利的现状与维护、读者的权利与义务、读者权利与法等几个方面。然而,我国读者权利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研究人员的研究视角存在局限性,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在人们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读者权利不仅需要立法保障,还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更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图书馆及读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新闻媒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即受众通过媒介获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知情权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知情权不仅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基础,也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保障。作为职业化、专门性的新闻媒介,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9.
李婷  薛健飞 《青年记者》2017,(11):70-71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新兴社交平台的出现,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表达观点和看法的渠道.网络改变了人们接收消息、传播消息和分享资源的方式. 自媒体的概念 在自媒体领域,公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宪法第35条规定了中国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利跟义务具有相对性,法律赋予了公民多大的权利,同时公民也要承担多大的义务.言论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语言内容可以是温和真实的,也可以是带有攻击性的,甚至是虚假的.自媒体自身优势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以往,事实真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受众往往通过大众媒体获得信息.如今,自媒体的发展大大改变了这样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举报贪腐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种,须承担特定的义务。义务与权利须对等,所以图书馆有其特定的权利,"图书馆权利"这一称谓成立。ALA的《图书馆权利宣言》宣明的是图书馆职业集团的职业立场和职业责任。维护知识自由是图书馆权利的基本目的。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实现其使命的法律基础。在我国,图书馆权利研究有必要继续深入。ALA和IFLA的维护知识自由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