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所收录的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文献为材料,通过对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文献的计量分析,研究该学科的发展轨迹以及其下属的二、三级主题类目和核心期刊分布情况,揭示出该学科研究的主流、重点、方向以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1999—2008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证分析(上)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深入揭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变化,为我国图书馆学领域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决策和参考信息,本研究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中国图书馆学报>等七种代表性学术期刊,对1999-2008年刊载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出反映最近十年内图书馆学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68个,概括出当前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存在九大研究结构.这些研究结构与社会大背景密切结合,呈现出管理、技术、人文和相互融合等四个研究维度以及面向应用、立足服务、深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光 《档案管理》2018,(1):71-72
基于知识网络视角来探析三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关系,研究发现: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具有最高的学科融合度,其次是档案学与情报学,最后是档案学与图书馆学;从知识集中度层面来分析,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多集中在图书馆和档案馆相关方面,而情报学的研究范围相对更大,涵盖图书情报、社会网络、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十年图书馆学文献产出量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大型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来源 ,对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文献产出量的时间动态分布、与相邻学科文献量对比及图书馆学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文献量年度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对我国图书馆学各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公认度与生长度看图书馆学学科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学科地位不高,这是人们以往的一种认识。文章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描述,分析了图书馆学的社会公认度与学科生长度,指出图书馆学属于中频学科,其发展状态也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电子政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纪雪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1-16,23
为探索电子政务研究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调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硕士与博士培养单位电子政务相关研究方向的设置情况,并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中电子政务的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分析论文的作者和机构、基金资助、研究热点与主题分布情况,发现电子政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作为交叉学科领域的电子政务研究主题正呈现出学科分化的趋势;今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电子政务研究应当更加聚焦于本专业的核心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数字阅读研究1056篇样本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在呈现进展状况和梳理核心主题的基础上,总结和反思既有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图书馆学期刊上;研究学科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占据主导地位;研究代表机构及核心作者集中在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高被引文献集中探讨图书馆数...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的完成是以相关学科研究方法为支撑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近五年( 2006-2010)发表在12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702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文章进行分析,介绍了图书馆学领域运用研究方法的现状,总结出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并找出现阶段存在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阐明为什么构建、构建什么样的以及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明晰未来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特色化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实践机遇、内在需求、理论基础与创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分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路径。[结论/发现]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本质是中国自主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其构建应在考量学科发展实践机遇与内在需求的前提下以我国既有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政策部署、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中涌现的特色主题,实现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实践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并合理引进国外图书馆学先进成果,以科学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创新/价值]辨明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内核并拓展其内涵与边界,激发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活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评估加速图书馆"硬件"建设,而图书馆内部"软件"却制约着服务水平,同时我国图情高级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图书馆硕士学位应运而生.图书馆硕士学位点的诞生明确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肯定了图书馆的科研职能,有利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发展与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创新.在行政上接受图书馆的领导,业务工作上接受研究生处、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的指导和教学、科研管理,成为高校图书馆研究生培养的机制,培养模式可借鉴教学院系和科研部门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图书馆硕士点的定位应仅限于硕士研究生,且应控制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ISI的Web of Science中的SSCI数据库,对1996~2008年8月期间收录的24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进行了期刊共引分析,并绘制了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显示,目前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主要分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两大部分.图书馆学研究大致包括网络资源组织、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知识组织、用户服务等主流学科领域;情报学大致包括网络计量研究、信息(引文)计量研究、科学计量学理论、科研指标与评价、信息检索及用户检索行为理论研究、电子信息系统与服务及用户行为研究等主流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编程序与前沿信息计量工具对CSSCI中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文献进行分析,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2009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和知识来源谱系,发现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有数字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知识管理、知识自由、学术评价等,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平等领域的论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面对第五轮学科评估、“新文科”建设、iSchool运动等国内外学科发展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回归图书馆学根本,提出图书馆学需要固本创新,同时与图书情报档案一级学科建设相协同,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一级学科建设长期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对图书馆学学科本源、图书馆学学科教育与一级学科协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需面对的新形势。[结果/结论] 研究提出图书馆学的三个根本,强调图书馆学学科建设需要固本创新,以学科建设协同观进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提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应该有战略、协同、高质量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发表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核心期刊上的116篇样本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探讨访谈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领域中的运用现状,其中包括论文统计、期刊载文、基金资助情况、研究主题分布及研究过程.最后就访谈方法运用现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访谈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持续发展--走向知识管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阐述了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的反响,并从知识与文献、情报的本质关系、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内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方面,论述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持续发展将是走向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计量学基本方法,从CNKI、CSSCI收录、被引、高产作者、领域专家等角度,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点院系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作统计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和研究的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向、教学研究重点等提供决策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1994-2003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研究论文的分布、论文作者及论文内容主题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教育部决定成立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这对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我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2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学科性质和相关学科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脉络来看,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学科性质是现代图书馆学,其相关学科是社会科学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探讨这个问题,将有利于推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超星发现系统中的国外循证图书馆学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分析方法,梳理总结国外循证图书馆学发展脉络和研究重点,并指出未来将围绕循证图书馆学理论、循证图书馆学方法、循证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循证图书馆学推广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