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的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的知识协作是指通过知识在成员企业间以及各成员企业内的共享、转移、重组与激活,创造出所需要的新知识,完成虚拟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任务的过程.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本文分别从主体和过程两个方面对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虚拟企业知识协作主体的行为模型,提出并论证了虚拟企业知识协作过程是开放性、知识传播、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等多种机理综合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知识创造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知识进化在虚拟企业知识创造中的动力作用,探讨虚拟企业知识创造"场",并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思想分析虚拟企业微观层次的知识创造过程,构造基于知识进化视角的虚拟企业知识创造模型,详细分析和论述虚拟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和过程.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已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在对知识协作进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企业信息网的成员企业间知识协作过程模型,对成员企业间的知识协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虚拟企业的知识协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Agent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系统的核心概念Agent引入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提出基于多Agent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讨论了模型中各个Agent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通信与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企业提高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最佳逢径之一.知识传播对于虚拟企业的运作尤为重要.本文以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网络中不同成员企业问的知识传播为研究对象,将知识传播和知识整合相融合,提出了能够促进其高效知识传播的"互动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成桂芳 《现代情报》2009,29(4):175-178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企业提高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知识传播对于虚拟企业的运作尤为重要。本文以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网络中不同成员企业间的知识传播为研究对象,根据知识性质的不同,以知识管理系统为基本媒介,以知识传播的"互动整合过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虚拟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显性知识传播模式、伪隐性知识传播模式和真隐性知识传播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阐述企业网络的个体自主决策、整体自我演化的自组织特征.在战略网络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增长性和择优性,为最终可能形成具有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的战略网络成为可能.核心企业的形成主要是众多个体反复竞争、合作的自然权力让渡和聚集的结果,然后运用扩展了的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进一步论证了核心企业形成的可能性.进而描述具有核心节点的战略网络作为协作网络的自发形成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及网络演化的内涵,建立了揭示网络演化机理的HTVIC网络演化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含增长、择优连接、自增长、反择优衰退的HTVIC网络演化规则,同时以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并运用平均场理论对该网络演化模型度分布与幂指数进行了详细求解。最后运用Matlab对HTVIC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是一种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及网络演化的内涵,建立了揭示网络演化机理的HTVIC网络演化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含增长、择优连接、自增长、反择优衰退的HTVIC网络演化规则,同时以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并运用平均场理论对该网络演化模型度分布与幂指数进行了详细求解。最后运用Matlab对HTVIC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是一种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网格环境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虚拟企业的特点以及目前知识管理系统的现状,研究了网格环境下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及其若干关键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协作式信息资源和企业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1.
赵欣  张之光  向希尧 《科研管理》2018,39(11):132-145
专业虚拟社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地理分散而志趣相投的人聚集起来,有利于专业人士互动交流、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专业虚拟社区蕴藏了海量数据、信息和有价值的专业知识,成为新兴的知识源,受到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重视;专业虚拟社区倡导开放、互惠的知识共享规范,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知识管理模式,激发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回顾发表于国际主流刊物的文献,①综述了专业虚拟社区成功,专业虚拟社区知识搜寻、贡献,专业虚拟社区双向使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②构建了专业虚拟社区知识创造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依次划分为知识贡献、知识检验、知识搜寻和价值观内化四个阶段,初步阐释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与大众知识、搜寻者角色与贡献者角色互相转化中的知识创造规律。最后,本文指出了新模型中有待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grated Software Technolog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ir influence on organisational Experimentation and Prototyping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it explores the role of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iques, concepts and models in facilitating multi-functional processes coordin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tegr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role of software in supporting inter-func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vities depends on the organisation’s ability to nurture integrating routines which support two-directional translation flows between ‘local’ (function-based) and ‘global’ (computer-embedded) knowledge and activity levels. These mechanisms also lie at the hear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其次,基于知识资本理论、质量管理理论、过程管理理论,提出了知识资本存在于企业就如同质量存在于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就如同质量管理,是动态过程管理假设;第三,基于上述假设,构建包括知识资本创造、固化、评估以及知识资产价值实现四个关键子过程的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资本管理描绘一幅线路图;最后,以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为例,分析上述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激发虚拟品牌社区中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动态市场环境而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本文基于C2C与B2C虚拟品牌社区中用户探索性/应用性学习和用户创意组合管理的视角,构建了激发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理论模型。实证发现:C2C与B2C虚拟品牌社区会对用户探索性/应用性学习方式产生差异影响,相对于B2C虚拟品牌社区有利于用户的应用性学习,C2C虚拟品牌社区倾向于用户的探索性学习,而探索性学习更有利于激发用户知识创新能力;进一步,用户知识创新能力对激发用户产生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但是,用户创意组合管理在用户知识创新能力对激发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实施用户知识管理创新战略提出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白培军 《中国软科学》2004,37(4):105-108
本文基于核心资源的价值特性,通过对客户价值的差异性、动态性等方面的探讨,分析了企业外部的客户界面。以此为前提,又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过程,通过探求外部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而审视企业内部资源的核心性。最后,立足于企业内部资源界面和外部客户界面之间的互动,构建了一个核心资源界面识别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已成为大众知识共享的主要渠道,识别与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效果,促进网络用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了基于在线用户、知识属性、虚拟社区平台、知识共享情境4个维度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的指标体系;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运用DEMEATEL方法分析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构建并分析因素关系网络图;最后,利用DANP方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结果/结论]识别出知识效用、用户共享意愿、知识质量、信任与认知距离、共享氛围是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动力机制及效率边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智勇  高玲玲 《科研管理》2004,25(1):102-108
虚拟企业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虚拟企业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模限制等基本问题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虚拟企业的概念和本质做了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并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动力机制和效率边界的研究思路,建立了虚拟企业动力机制和效率边界的分析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虚拟企业产生、发展的动力来源及其发展规模的效率边界等虚拟企业理论中的基本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虚拟企业本质上是一条由各联盟企业贡献自己核心竞争能力而组成的价值链;虚拟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虚拟化带来的交易成果获取成本的降低;同时,虚拟度扩大带来的生产成本节约和组织成本增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虚拟企业的效率边界。  相似文献   

18.
Drawing on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Alpha Chemicals, we use four complexity theory constructs – adaptive tension, enabling leadership, enhanced cooperation, and boundary spanning – to explain the continuous knowledge creation dynamics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P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virtual cycle of knowledge creation results from CoPs oscillating between guided and self-directed modes. In a guided mode, adaptive tension and enabling leadership prevail, resulting in knowledge expansion. In a self-directed mode, enhancing cooperation and boundary spanning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resulting in knowledge probing. This research uncovers the value of conceptualizing CoPs 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with emergent and intentional processes coexisting to create a virtual knowledge creation cycle. Our findings complement the dominant theory on CoPs’ insights by moving beyond the control/autonomy debate and highlighting that knowledge creation dynamics results from a flexible combination and recomb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top-down and bottom-up forces.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es in two highly virtual teams involved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Using Nonaka's 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 we explore how the virtualization of knowledge-based processes, i.e. the intensive exploi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has led to new form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t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that identify knowledge codification 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ICTs, this study provides detailed micro-level evidence about the ability of virtual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the transfer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 both explicit and tacit – and offers some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