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使用的推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相对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是经典逻辑无法刻画的,于是可以对信息缺失或不完整的情况进行刻画的缺省逻辑步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目前,缺省逻辑以其自身优势已然成为研究言语交际中如语境、一般会话含义、回指现象等问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逻辑和人工智能两个角度简要介绍了缺省逻辑的产生背景,并阐述了缺省逻辑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Reiter 1980年提出的缺省逻辑的基础上,将缺省条件视为获取知识的背景知识与所得到的知识同等地加以考虑,提出了一种缺省模态逻辑。它是一种非单调逻辑,并且具有在Reiter的系统中所不能保证的两个重要性质:扩充的存在性和非单调性,然后通过知识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给出了一个缺省理论扩充的概念,它是Reiter的扩充概念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牛津大学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第二个重要的理论。在其语言学著作《逻辑与会话》的结尾部分,格莱斯简单地提到了会话含义的五个特征:可推导性、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不可确定性和非规约性。这些特征各有侧重,但又浑然一体,共同完善会话含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Reiter 1980年提出的缺省逻辑的基础上,将缺省条件视为获取知识的背景知识与所得到的知识同等地加以考虑,提出了一种缺省模态逻辑。它是一种非单调逻辑,并且具有在Reiter的系统中所不能保证的两个重要性质:扩充的存在性和非单调性,然后通过知识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给出了一个缺省理论扩充的概念,它是Reiter的扩充概念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话语的间接表达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间接表达所产生的是话语的会话含义,它委婉地体现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运用语用逻辑的会话含义理论,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用推理,消除话语字面意义的"冲突",完成话语字面意义到会话含义的过渡,有利于学生对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7.
前提和会话含义是传统语用学范围内探讨的两个主要命题。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对前提,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作出新的解释,并通过具体的会话分析,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前提在会话含义理解上的基础作用和先决性,即对会话含义理解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言逻辑和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率先提出,旨在分析说话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或真正意图。本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会话含义的特点、分类和推导原则做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会话含义的可取消性通过对现实对话中的分析,认为执行意向的不可取消性导致含义不可取消,与经典格赖斯会话含义可取消论相悖。该文旨在阐明,针对以来语境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以取消含义的原因及手段为出发点,为现实中表面看似矛盾的取消方式,找到合适的语境,来论证会话含义可取消性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衔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在对建构语篇的几种常见的衔接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即含义衔接,包括一般含义衔接和特殊含义衔接。以及利用逻辑连接词的衔接,并对错用、误用、漏用逻辑连接词的这些学生常见错误加以例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