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理论 ,并结合多年训练实践对少年跳高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练习的量和强度 ,注意在运动员的全面训练的基础上突出爆发力和弹跳训练 ,把各种练习有机合理组合与搭配是提高跳高训练整体效果、延缓疲劳、促进机体恢复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少年跳高运动员特点,对跳高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其疲劳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安排少年跳高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意见,这对于提高少年选手的整体训练效益、延缓疲劳,促进机体恢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跳高运动顷目的快速发展,跳高早期训练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教练员的重视;那么,如何进行8~12岁的儿童早期跳高启蒙训练,就关系到跳高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跳高后备人才的培养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通过长期对8~12岁儿童的跳高训练的摸索,试图探索一条合理、有效的训练路子。  相似文献   

4.
跳高运动是一项征服垂直高度的极限项目。跳高成绩的取得与运动员的选材和教练员的运动训练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跳高运动的训练已不是仅凭教练员的经验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的了,而是一个长期、科学的过程。本文针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特点,从青少年跳高运动训练的起始状态的诊断、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实施的组织等方面论述了跳高运动科学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4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心律调节机能进行2年的跟踪观察,分析其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性,探讨它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使教练员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内容及强度,防止过度疲劳。从观察中可见,副交感型疲劳对跳高专项的运动能力危害更大,且恢复时间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的现代特性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伯群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3):30-31,34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其技术和运动成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背越式跳高的现代特性和发展趋势,建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有效的训练途径,科学地设计训练结构,准确地把握跳高运动发展的趋势,从而推动跳高运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丽 《中华武术》2014,(3):14-15
正身体训练是跳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发展的身体训练水平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跳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高水平跳高运动员主要以专项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运动心理和运动训练学原理以及作者多年从事跳高训练实践,分析了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特征和主要表现,提出了解除赛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徐开飞  王俊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6):45-45,78
本文依据运动训练学原理,结合多年从事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全年训练分期的主要因素,阐述了高校全年训练中跳高单周期、双周期和三周期训练安排的结构,并以单周期为例,提出了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全年训练各时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于洋 《中华武术》2022,(5):55-56
跳高运动中专项训练手段的选择及应用对专项训练效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决定因素。在跳高运动员的培养中,良好的体能、强健的身体素质也是为其选择训练手段的基础目标与要求,因而在实际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训练项目。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跳高运动员选择与应用专项体能训练的手段入手分析,以期为跳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明 《中华武术》2008,(4):24-24
跳高运动经过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尤其是背越式技术的出现,使跳高运动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目前跳高运动整体水平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笔者在多年的运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我国跳高训练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能迁移在跳高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宁 《体育科技》2002,23(2):29-31
论述跳高和跳远在运动技能、运动素质等方面的许多共同因素 ,说明加强跳远的训练可以产生对跳高的积极迁移 ,并指出在跳高训练中运用技能迁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技术较复杂的项目之一,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必须掌握跳高运动技术和不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在跳高训练中如何紧密结合跳高技术来发展速度素质、弹跳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在训练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是教练员、运动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近20年中,我国跳高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运动成绩却仍然在低谷中徘徊。要想与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夺取世界大赛的奖牌,就必须认真分析当今跳高运动的技术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索跳高训练中如何来合理利用技术,帮助运动员更有效地提高身体重心,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1.跳高中身体重心腾起高度1.1解决身体腾起高度的关键之一从跳高力学观点分析:要使人体腾起一定高度,必须克服地球的吸引力。这要靠人体的运动器官借助肌肉收缩的力量作用于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跳高运动发展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世界跳高运动的现状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年龄、技术及训练特点,并对未来世界跳高运动的实力格局、人体潜能及训练趋势等方面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跑线轨迹及正确的起跳,指出运动员起跳时身体应产生自转、形成背向横竿的有利姿式。将整个跳高技术与旋转运动规律一一对应,力求使背越式跳高技术规范化,为制订和实施合理的教案及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是普通高校跳高队技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部分跳高运动员存在恐惧心理,影响到训练效果和自身的运动安全。对此,本文对普通高校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运动员恐惧心理调适方法。另外,本文从学校角度,提出普通高校提高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恐惧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包括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高水平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以专项为重点,直接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19.
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力量素质是跳高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力量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运用了大量资料分析论证了力量素质对跳高成绩的作用,结合世界和我国力量训练的发展和趋势,提出了我国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训练设计。  相似文献   

20.
郭慧 《中华武术》2008,(1):22-24
跳高运动经过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使跳高的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当今世界跳高运动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跳高运动总体水平正处于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形下,研究当前跳高项目的竞技能力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对于更新我们的观念,准确把握跳高运动项目发展脉搏,制定跳高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实施训练重点以及促进跳高水平的快速提高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