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是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梳理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双减”政策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论:由于国家家庭教育政策的持续推进,重塑家庭体育教育权利的现实需要,以及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家庭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也面临学校指导服务家庭体育教育的能力亟待提升、指导服务形式亟待完善、指导服务效果亟待提高的三重挑战。提出发展路径:培养体育教师家庭体育教育指导能力,激活体育教师指导工作活力;创新完善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形式,盘活家庭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一致性,科学发挥“双主体”育人潜能。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型家庭体育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体育教育模式。针对传统体育教育的封闭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内容多元化、体育教育对象主体化、体育教育途径开放化、体育教育资源社区化。这种模式充分认识到社会体育背景,正规体育教育,社区体育环境对家庭体育教育的影响力,并与园所、学校、社区等社会系统形成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构建具有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家庭体育教育体系。一、构建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是新世纪发挥体育教育整体性效应的体现家庭体育教育指的是家庭体育环境对家庭成员的体育教育影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体育教…  相似文献   

3.
王健 《体育世界》2007,(6):60-6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家庭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对家庭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体育教育内容和影响因素,以及家庭体育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安徽省城市小学生家庭为调查对象,对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家庭中有23.4%的家庭开展了家庭体育教育,且多数家庭是在"孩子主动要求"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孩子身体和满足孩子兴趣需求;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项目主要是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羽毛球、足球、游泳和轮滑等项目,时段尽量安排在寒暑假和双休日;没有实施家庭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3个方面为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教育观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体育教育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构建我国新世纪体育教育体系结构模型,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1.构建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体系的社会背景(1)国际化、信息化社会要求扩展体育教育的内涵外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体育教育必须挖掘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学校家庭和社会才有可能起到互为一体的效能。(2)工业化、都市化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必须向社会和家庭延伸,形成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体育教育体系,才能担负起增加全民体质,提高全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苏北五市农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需求、投资能力和投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北五市农村家庭有体育教育投资的需求,但是由于经济能力、体育文化能力等有限,导致家庭体育教育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或家庭情结昭示农村体育的发展不能游离于家庭之外,以家庭体育为落脚点发展农村体育具有历史和时代的依据.传统文化规约着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农民的思维方式;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加深了家庭情结,并且凸现了家庭的体育教育功能;农民工返乡、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小型化赋予我国农村家庭体育更多活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法调查了目前辽宁省中学生的对体育的认识,分析研究了形成中学生体育认识的内外因素,为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今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以家庭体育教育为起点,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体育教育一体化的新体系;要从体育管理部门入手,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中学阶段体育课程设置的建设;要增加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了学校体育向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延伸,实行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以辅,“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将家庭与社区资源引入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正从过去单一的学校体育教育,逐步走出校门、走进家庭、走入社区。青少年要想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获得更多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增强体质,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就必须将家庭和社区资源与学校体育工作相结合,科学、有效地发挥家庭与社区的  相似文献   

11.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验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了学校体育向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延伸、实行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以辅,“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体育教育在阳光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中要角色。然而各方面数据表明现阶段家庭体育教育却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计算机信息操作系统为视角,从人的生命周期出发对格式化视阈下中国家庭体育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家庭在对胎幼儿(数据导入期)、青少年(信息加工期)、中年人(信息存储期)以及老年人(信息决策期)的家庭教育模块中均存在体育教育被清除的格式化问题,并严重影响了人体身心、家庭生活乃至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因而,本文尝试性提出完善与恢复家庭体育教育系统的操作方案,倡导体育优生与优育(匹配数据)、营造家庭体育软环境(索引簇链)、增强中年人轻体育发展(编码变换)、推进老年人体育保健社会化(校验扇区).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健身基础的薄弱:即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特殊体育教育匮乏、健身服务不到位以及家庭社区支持不足等;提出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科学健身应以特殊体育教育生态化理论为指导,建立学校体育行政支持、特殊体育教育支持、健身志愿者服务支持和家庭社区协助支持等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网络,最终实现自我支持.保证特殊学生群体最大限度地获得体育健身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12-13
<正>家庭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1]。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体育教育和人格影响的手段[2];儿童、青少年父母参与家庭体育活动,有利于更新家庭的教育观念、体育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以健康教育为根本的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模式,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所能全部给予的,这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本文首先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解读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在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体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体育课程一体化缺乏衔接性、基层社区没有权利、家长面临的教育压力都是阻碍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难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横纵衔接的体育课程、下放体育权利到社区、改变教育观念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家庭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 ,探讨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 ,分析家庭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对调适家庭成员、教育子女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等方面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家庭体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青少年儿童的培育,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而其中家庭的培育和塑造,又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家庭体育在培养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势。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体育爱好、体育行为、体育习惯受家庭体育的持续影响,反复强化,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体育价值观念。2.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是青少年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我国的学校体育应该向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延伸,才能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要求之一.”其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在此背景下,以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为核心取向的,基于社会生态观的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健康促进理论为我们建立“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