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洁 《新闻大学》2006,(3):28-33
黄远生作为一位体现了新闻职业化思想萌芽的名记者,其新闻实践与思想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他是近代鲜有的一位自弃功名投身新闻业的名记者,身体力行地倡导了独立职业和新闻职业的“公共性”;其二,他反思政论,开创通讯时代,重视采访,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这展示了他对新闻职业行为模式与准则的摸索:其三,他在忏悔中强调了记者职业化的“四能”素养,这是他新闻职业自律精神觉醒的明证。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闻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成舍我是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先驱者,对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从新闻职业化角度以成舍我新闻教育实践为例对民国新闻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成舍我新闻教育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并从注重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注重手脑并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们的言论、出版自由,初步建立了自由新闻体制。20世纪20年代后,各著名报社纷纷改革,建立起相对成熟的职业化模式。整个民国初年的报业中,报人在办报思想、新闻教育、办报实践等方面都为新闻职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民初新闻职业化模式进行梳理,试图为我国当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开始发轫,此间,国内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等一批新闻学教育机构,本文通过对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历史辩证分析,探讨了在新闻职业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中国新闻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并对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作了详细分析,表明了新闻学思想的变革和新闻职业化与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是我国新闻职业形成的重要时期,邵飘萍是新闻职业形成的代表和先驱.他的职业意识表现在四个方面:新闻道德的职业化、新闻内容的职业化、新闻业务的职业化和新闻教育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6.
刘宁珠 《新闻窗》2006,(5):50-51
当前,一场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题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正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使各级新闻部门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建设一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闻队伍,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舆论监督和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去年初,新闻战线在广泛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活动的同时,按照党的十六大决定,又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要把新闻编采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上来,切实解决好新闻工作和新闻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提高新闻宣…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闻期刊和媒体新闻研究所年会在浙江诸暨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和动员新闻专业期刊及媒体新闻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与媒体新闻研究所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宣部、全国记协的安排和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报业集团党委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在集团所属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这次报业集团“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总的要求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遵守新闻宣传纪律,认真查找并着力解决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新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闻界正在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状况的回顾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业自律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实现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三贴近”的角度,还是从强化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这“三项”教育的角度,以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学习毛泽东新闻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毛泽东新闻思想中,党报群众观又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而且对我们当前的党报群众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 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共 新闻”实践及其研究今天在美国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 融合的新趋向。作者近期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对“公共新闻”进行了实地 观察和研究,这篇文章阐述了其最新发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新闻图片在晚报上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了。然而经济新闻的“硬”和晚报新闻的“软”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如何使经济新闻图片报道更具晚报味已成为晚报摄影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透视经济活动背后的故事“新闻的面要广一些”,是我们晚报的老前辈赵超构先生一贯的办报思想。这一思想至今对于搞好晚报经济图片报道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晚报新闻的固有特征,只有抓住了这一特征,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既有天天不能离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既有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14.
胡焱  王理 《青年记者》2012,(17):74-75
职业主义理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并形成了一套阐释新闻业职业理念和特征的“新闻职业主义”的专业话语.我国民国初期新闻事业逐渐发展起来,职业化进程也开始起步.但是由于民初报业的独立性脆弱,报人的客观性原则出现一定程度偏离,新闻团体的内聚力不强等因素,致使民初新闻事业虽出现职业化倾向,但较之西方的新闻职业化运作机制而言,远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15.
《河北广播》2004,(2):13-14
近来.按照中宣部等部门的部署.各新闻单位正密切联系新闻工作实际和新闻队伍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促进学习和活动的开展.本刊特发表有关人士编辑撰写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问答.以期为开展好这项活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0,(13):F0003-F0003
6月24日上午,由中宣部,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举办的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山东报告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姜铁军等领导出席报告会。山东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成员、山东各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代表、驻济高校新闻院系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建设是党中央自2003年以来在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2004年年会,2月下旬在浙江省诸暨市举行。来自全国约60家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和动员新闻专业期刊及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围绕“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摄影宣传,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江凌 《新闻世界》2009,(4):60-61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