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医学论文中成组t检验的P值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选取236种医学期刊,每种期刊选取1项成组t检验,核验其P值,应用χ2检验、Mantel-Haenszel法、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P值错误。【结果】 236项成组t检验中,50项存在P值错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相比,P值错误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1,P=0.027);给出具体P值组与未给出具体P值组相比,P值错误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0,P<0.0001)。将是否给出具体P值作为混杂因素,比较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P值错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3,P=0.1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方差齐(OR值为0.470,95%CI为0.230~0.961)、是否给出具体P值(OR值为5.459,95%CI为2.311~12.89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论文成组t检验P值错误较多。为及时发现P值错误,期刊编辑应当重视对统计学方法应用条件的审查,要求作者给出统计描述以及统计推断的具体结果,能够利用简单易学的统计学软件核实P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实行国际合作出版后期刊影响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2016年与国外出版商有过合作出版经历的151种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分区等作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对样本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国际合作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变化。【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商主要有Springer、Elsevier和Wiley-Blackwell;一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118种,一直是国内出版的期刊共28种,国际合作出版期刊与国内出版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01±2.04和0.91±0.52(P<0.001),即年指标分别为0.39±0.45和0.35±0.41(P=0.039),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66.3±1845.0和1335.8±1376.4(P=0.620),仅期刊总被引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际合作出版与国内出版的Q1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4.6% 和0,Q2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3.8%,且由国内出版变更为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27种,其中数据较全的10种期刊里,5种期刊影响力提升明显,1种期刊影响力提升幅度较小,4种期刊影响力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结论】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期刊影响力指数的科学合理性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利于决策者、办刊人以及作者更加科学地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预测期刊发展潜力。【方法】 以2015—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10个期刊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IBM 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各期刊的综合主成分得分(F),按照F对期刊进行排名;将F与期刊影响力指数(fCI)排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比较fCIF与10个指标的相关程度。【结果】 F与10个指标的相关性总体高于fCI;fCIF与即年指标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小,但是F明显高于fCI。【结论】 F排名更接近各项指标共同表征的期刊水平;更能反映期刊的反应速率和被引强度;在参阅期刊fCI排名时,应当特别注意参考期刊的即年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常用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评价其文献计量学特征,为指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6年数据为基础,在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同拥有的学科中,考虑学科规模以及影响力的差异,选择4个学科的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学科内分析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期刊常用文献计量学指标(SNIP、SJR、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即年指标等)的相关性,在学科间分析CiteScore百分位与SNIP、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在学科内,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上述指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在学科间,CiteScore百分位与影响因子百分位、SNIP、标准特征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01)。【结论】 CiteScore可以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一样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CiteScore百分位也适用于期刊的跨学科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揭示Nature非学术栏目在期刊中的作用及作用方式,以探索我国科技期刊科学办刊途径,从而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方法】 以不同年份出版的4期Nature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非学术栏目的构成、文章内容和目标读者,并统计文章的字数、被引频次和自引次数。【结果】 非学术栏目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普方式宣传、解读学术论文,次要功能是构建Nature的良好生态,而不是凭自身获取被引频次和自引次数来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结论】 非学术栏目以科普短文形式宣传、解读了Nature的学术论文,我国科技期刊应学习Nature宣传学术论文的方式方法,其中Nature的120 words/180汉字的科普短文宣传法简单有效,易于模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材料冶金领域国际一流期刊Acta Materialia的办刊策略,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Acta Materialia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库统计,分析了Acta Materialia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学术威望的原因,总结其办刊特色和运行机制,得出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JMST)的办刊实践中。【结果】 坚持办刊特色和内容高质量的方针、全球化的办刊视野和编辑出版分离的办刊模式是Acta Materialia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将其运行机制应用到JMST的办刊实践中,编辑出版分离、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编辑队伍素质和建立国际专业的编辑体系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JMST的办刊能力和期刊影响力。【结论】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将国外优秀期刊的成功办刊模式和经验应用到办刊实践中,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对优质稿件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期刊影响力,打造国际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参照国外案例,为国内期刊处理利益冲突提供标准处理流程。【方法】 实例论述NEJMChest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等期刊处理利益冲突的典型案例,针对可能存在未披露的利益冲突,结合出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建议,制定不同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并提出预防和规避利益冲突的方法。【结果】 提出审稿阶段发现作者存在没有披露的利益冲突和出版后发现论文存在没有披露的利益冲突的处理流程和具体处理结果,处理结果包括刊登撤稿、更正、关注申明等。并提出提高学术期刊对论文涉及的利益冲突的重视程度及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政策;促进作者对利益冲突的认识并指导其主动披露利益冲突以预防和规避利益冲突。【结论】 医学期刊、编辑应当规范和完善针对利益冲突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流程,推进期刊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湖泊科学》近10年的自引行为变化规律,剖析产生原因,思考期刊非正常自引现象,引导期刊自引的客观认识,更好地办好学术期刊。【方法】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以及《湖泊科学》2006—2015年载文的参考文献,得到《湖泊科学》近10年的自引率(RSC),总被引频次(FTC),总自引频次(FSC),对影响因子(IF)有贡献的总被引频次(FTCIF)、自引频次(FSCIF),自引率(RSCIF),载文数量,平均引文数量以及IF等评价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无人为操控的前提下,《湖泊科学》近10年RSC变化较小,FTCFSCFSCIF以及载文数量均有升高趋势,RSCIF略高于RSC,但是自引对IF无显著影响。【结论】 RSC与学科大小和研究范围有关。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应用数字化手段以及加大推广力度等因素导致了FTCFSCFSCIF等指标升高。期刊出现RSC过高或突然大幅度升高、FSCIF与IF有很强的相关性、RSCIF大大高于RSC等现象时,很可能是人为操控所致。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只有自律自强,才能够使得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真正获得国内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入选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的特征分析与持续影响力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2012-2014年高校主办科技期刊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的典型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分析入选期刊重要文献指标的变化。【结果】 指出在所属学科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领先和影响因子、学科影响指标、他引率等文献计量指标居前是科技期刊入选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的关键,用影响因子当量值可预测今后入选的期刊。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蝉联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的工作实践,提出编辑在初审来稿创新时应注重的3个层次和关注的3个方面因素。【结论】 把握期刊组稿优先方向,注重在稿源、评审质量、编辑水平和传播速度4个方面提高期刊的竞争力,有助于期刊今后入选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思维在学术期刊经营发展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适合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的思维理念,以促进学术期刊经营发展。【方法】 在挖掘互联网思维本质的基础上,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学术期刊工作流程中应用互联网思维。【结果】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最大化甚至超额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将用户所需要承担的成本降到最低直至免费。采用学术期刊市场化运作时,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传播、增值服务各环节都应该围绕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及其衍生出来的特征思考解决问题。【结论】互联网思维可以作为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的思维理念,应充分理解互联网思维本质,并将其应用到学术期刊工作的整个流程中,从而促进期刊的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1.
Working Paper(WP)是一类特殊的参考文献,它通常不是正式出版的论文,但常常又是最新学术思想和方法的载体,它对学术研究的推进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现代金融经济领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的样本为JFE杂志1998年1月至2007年10月刊登的559篇论文.设计了6个指标对WP的学术促进作用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三个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互联网等电子手段带来的文献传播速度加快是否促进了WP文献的学术影响.关键结论有:在现代金融经济研究领域,WP在全部参考文献的占比大约为1/10,时间影响长度大约为3.5年,互联网等手段促进了WP的使用,但没有带来增长速度的剧烈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方式对山东省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积极归因风格者有高的工作动机,也会有高的工作绩效。归因风格通过工作态度、工作动机等来影响工作绩效。②领导——成员关系对于员工——组织关系有重要影响。员工会从归因的角度来理解领导的类型,进而会影响上下属之间的关系。③员工的个性特征影响他们的工作投入。工作投入与相关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和行为、员工的压力与紧张程度及对团体和组织绩效都有显著影响。④高绩效团队的结构、领导者的角色和素质、领导的艺术、共同愿景和团队成员的沟通和信任都有利于打造企业的高绩效团队。⑤现代企业应当从薪酬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方面进行创新,建立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整体策划及实施纪念专刊,为提升高校学报类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稿源基地建设以及编辑部工作能力探索方法。【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纪念专刊为例,从作者单位的需求出发,将期刊的形式由常规论文的集成上升到整体学术包装。编辑部实地调研医院需求及学科特点,制作学术、人文、艺术相融合的期刊,并精确发行。分析对比专刊的稿件质量、稿源基地的建设效果、编辑部能力的提升状况。【结果】 专刊稿件质量优于常规刊,稿源基地建设得到巩固和扩展,编辑部的能力得到提升。【结论】 整体策划的纪念专刊,对期刊品牌影响力和编辑部工作能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迈向网络环境中的兴馆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铁柱  马慧 《情报科学》2002,20(12):1248-1250
网络化进程中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呼唤推出有力举措。为此,就一般水平的院校图书馆而言,宜全面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管理、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在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防火墙的概念、作用和功能。在防火墙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在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容的图像信息检索技术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祥琴  阎放  叶丁 《情报科学》2002,20(12):1300-1301
本文在对基于内容的图像信息检索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以原理图描绘了此检索技术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谢健  丁宇 《科教文汇》2012,(27):24-26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内涵逻辑上存在重大相关性,在培养路径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必须将这四种能力的培养视为一个完整的关系系统,实施实践育人一体化建设,避免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以达到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邸超 《科教文汇》2012,(12):61-62
虽然现在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但是他们自身能力的许多不足,严重地制约着自身的发展。本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能力按静态的观点称之为静态能力,按动态的观点称之为动态能力.企业能力是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统一,以静态能力为基础、动态能力为主导.企业的静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实力,企业的动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活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不同组成部分.根据现有的文献分析,阐明企业能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对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动态能力是对静态能力的一种扬弃.提出动态能力的研究模型.也探讨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在管理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IT应用的迅速发展,各种业务系统和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网络规模日益扩大,访问控制和信息安全问题愈见凸现,原有分散的“独立认证、独立授权、独立帐号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目前及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统一、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集中身份管理和身份认证平台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功能分析、系统的简要设计、授权访问模块设计提出了建立一个尽可能解决现有不足的授权访问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针对数字化校园的新形势,分析和(部分)实现一个数字化校园下的授权访问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