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     
认知科学囊括:认知心理学、认知社会学、认知语言学、认知人类学、认知行为学、认知考古学,等等。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认知词典学、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认知语篇学、认知诗学,等等。认知语言学中虽然有不同的理论方法,但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假说是,语言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一个结构有序的由有意义的语言构式组成的清单库,与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认知结构是大脑学习、智能活动的基础,客观性毋庸置疑,但其存在于脑内对其观测、量化、可视化研究是难点.基于新一代认知观构建人机认知耦合环境,脑内认知以Agent方式被诱导到认知信息空间观测研究是新思路.认知结构耦合可视化方法建立认知元素、关联、模式、阶层、拓扑等对象,形成可视化复杂认知网络.复杂认知网络是高维认知结构的低维投影,为认知结构、动力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具身认知因过于强调认知对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依赖,致使其饱受质疑且发展受阻。具身认知的发展关键在于在认知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的明确以及认知范围的界定。为此,本文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指出具身认知观点存在的机械还原论倾向,并依据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分析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具有自组织性的认知系统中所占的地位,还进一步地从哲学角度辨析了二者的不可分关系。本文主张具身认知的发展应着眼于其认知内容、范围的具体化、明确化,并且关注具身认知与非具身性认知的联合关系;在认知任务实验中应区分具身认知和非具身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从个体认知到分布式认知的转变,是人类适应信息社会复杂性的重要思维特征。分布式认知是一个看待认知现象的系统化视角,"分布"不是认知结构的增强,而是认知功能的中介。分布式认知可以作为学习领域、人机交互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人机协同工作设计的理论基础。认知分布现象是客观的,对分布式认知的背景、分布内涵、个体与人工制品的地位、交互等内容的系统化梳理,有助于把握分布式认知的研究脉络与趋向。目前,对分布式认知在时间、空间、群体、人工制品中的分布形态研究较多,已有成熟的研究案例出现。但是,对于分布式认知的心理结构模型、认知分布的过程性特征、认知任务的分布式表征方式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综述认知模型研究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及应用。研究了粒计算认知模型、动态信任预测认知模型、Bayes信任预测认知模型采用的主要算法,介绍了认知模型在求解认知难题、虚拟人决策训练、多Agent谈判中的应用。指出粒计算认知模型、动态信任预测认知模型、Bayes信任预测认知模型是近年来认知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因此,认知模型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部分中小学教师聘任制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聘任制总体认知和心理安全认知水平不高,仅达积极性认知范畴的低限;教师权益认知水平较低,介于积极性和消极性认知之间;教师发展认知水平一般,略高于积极性认知范畴的低限;教师聘任制总体认知、权益认知和发展认知在学校类型、学校等级和学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权益认知在职务方面差异显著;心理安全认知在学校等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专业认知实习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实践课。针对首次开设时需要考虑的认知实习的各个方面,论文从认知实习目的、认知实习内容、认知实习要求、认知方式、考核方式和指导教师等方面对认知实习进行了探索与总结,指出在认知内容、认知方式、考核方式和指导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取得的经验对后续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学生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包括: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仅涉及到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地图表征等的影响,认知方式对空间认知能力中的心理旋转、心理折叠、心理展开的影响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隐认知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仅仅重视外显认知的单一局面,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认知系统的多重性和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角度.当前的内隐认知研究广泛涉及了感知、记忆、语言理解、规则抽取、动作技能、情感反应等多个方面,揭示出内隐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有研究指出,内隐认知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中均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内隐认知将有助于促进认知效率的提高以及认知发展,并可为外显认知功能受损个体的功能康复带来希望.进一步揭示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联系与促进问题,对于揭示人类认知本质及促进人类认知发展与认知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生的作业和与学生座谈中,发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课程认知不清、自我认知不清,专业和职业认知不清,职业规划不明等问题.笔者从课程认知多样化、职业认知真实化、自我认知科学化、专业认知层次化、职业规划理性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抓手便是逻辑。逻辑知识关乎国民思考力培育,关乎个人生存方式选择,但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为缄默知识,通过在教科书中从语用视角建构助学系统、在教参中启示教师积累思维与言语联动教学经验、在活动中采用内隐认知策略组织教学来呈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外语教材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尤其是所持语言观的不同,将外语教材的发展划分为文选型、语法型、会话型和交际型四个阶段,分析了每一阶段外语教材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外语教材发展的演进特征,并据此提出外语教材发展的基本模式和诸如文化型、内容型、菜单型等发展类型,并对目前出现的综合型外语实验教材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有关特师手语教材编写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各特殊教育大专师范院校无正规手语教材的现状,结合多年来自身手语教学的经验强调手语教材的编写应紧密围绕教学大纲,采取圆周式的编排方式;教学内容的特点要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4.
将“语文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其界说置于2001年《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知识与认知过程两维目标分类框架中考察,并将它们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相对照,结果表明,前者的依据是“语感论”,在回答语文课教什么和怎么教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后者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学习理论大方向一致,但需要与时俱进,并深入研究语文课怎么教的问题。新近小学语文教材编者提出“语文要素”概念,并努力“构建语文能力发展训练体系”。这是小学语文教育指导思想对叶圣陶的“知识—训练—技能”路线的回归;但若向其中注入知识与认知过程两维目标分类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学习分类理论,则能更科学、有效地解决语文课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Nowadays,the world is in the way of globalization,and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using a common language—English,a universal langu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refore,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ut into English textbook evaluation.In order to evaluate textbook effectively,we should review the theories of textbook evaluation have an insight on the textbook which is used in school.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商务翻译教材数量繁多,但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教材编写理论基础缺失最为突出。合格的教材应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优秀的教材更应体现出理论内涵。商务翻译教材是专业翻译教材,应体现出教材编写理论、翻译理论、特殊用途语言理论等。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材分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必经之路。针对语文教学实践中文学作品教材分析的薄弱环节,该文提出综合解释学、接受美学、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名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教材分析的大量实践,建立有实践意义,操作性强的文本分析、解读的有效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模块教学理论视野中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综合是对外汉语最重要的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决定了目标性、综合性、开放性在汉语综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将汉语综合教材放在模块教学理论的视野下来研究,在反思"汉语综合"教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知识学习、能力训练、课文形式等三个方面对汉语综合教材重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9.
先锋作家余华作品入选《新课标》教材成为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难点,中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课标》教材也烛照出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弊端。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的新思路是,一方面引入层次教学法,充分利用文本的层次性特点,逐步引领学生鉴赏文学语言的奥妙,真正按照文学语言自身的规律分析语言;另一方面,语感教学的优势要继承和创新,品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reports a study on the China-Canada-United States English Immersion (CCUEI) Moral Education and Social Studies (MESS) curriculum materials for elementary classes (Grades 3–6) with the aim of learning how the curriculum addressed the dual goals of MESS content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 analysis comparing the CCUEI third grade MESS textbook with an equivalent level Chinese textbook demonstrates how China’s national standards in MESS and English education can be met, and drawback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The CCUEI textbook was found to embrace grade level MESS content standards, but showed a varied degree of depth of content across standards. The textbook addressed all of the general goals of Level On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Grades 3–4) and most of the language skills indicators (16 out of 20). An additional in-depth teacher survey provided a user’s perspective on MESS materials. The teachers rated the textbook highly for its activity-centered format and knowledge-rich content. The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as preparation for the MESS content teaching, and asked for more systematic support i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curriculum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