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待每个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是老师也是父母,诚心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用爱心开展教育教学,培养每一名学生,是小学教师最大的责任.可如何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去思考、去探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个角落,用百倍的耐心、爱心去关爱、呵护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2.
要撒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首先要充满阳光。关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要养成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爱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让爱走进校园,充盈课堂,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爱产生智慧,  相似文献   

3.
爱的艺术     
刘飞 《快乐阅读》2013,(12):125
教育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正象高尔基所说:"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人们赞美教师,是因为除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外,还能毫无保留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民族的未来,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的继承者。爱学生,就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未来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4.
从工作那天起,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能教师做不到像医生拯救病人的生命那样去真正的拯救人的灵魂,但是,能做到的就是要做一名关爱学生的老师,让爱的光芒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也能传递这种爱.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关爱赏识中,在互相尊重中健康成长。关爱学生给予力量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以一颗爱孩子之心,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肢体…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工作职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尊重学生,微笑面对学生;平等地、真心地关爱每一个孩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爱充满孩子们的心田,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期待奇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用爱铸师魂     
<正>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去影响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质优秀,学习进步。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细心关爱,感动学生做一名问心无愧的教师,善于接近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工作中,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关爱。课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和他们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一种似于母爱、又高于母爱的感情,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更要关爱存在一些问题的单亲家庭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们教师要把爱洒落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特别是后进生。设法帮助学生摘掉“后进生”这项帽子,使整个班集体有序健康地发展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则之重,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生,当然,后进生最渴望的是得到教师的赏识与鼓励。让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下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吕炳祝 《中国教师》2010,(18):52-52
<正>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富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是每个教育者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师生情感融洽的前提,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慈祥的笑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  相似文献   

12.
莫淑文 《广西教育》2014,(41):65-65
正教育植根于爱。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要做到"爱生如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亲近学生、体贴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曾凡成(化名)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并且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一天上课,曾凡成足足迟到了20多分钟,当他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口说"老师,我迟到了"  相似文献   

13.
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没有水的沙漠,没有鸟的天空,没有鱼的海洋。爱每一个孩子,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为他们的终极发展服务,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走向成功。一直以为教师是一种职业,育人是一份工作8小时以内是份内的事,8小时以外则事不关己。随着自己的孩子入托、上学,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沉甸甸的爱心。爱每一个孩子,不需要理由的爱每一个孩子,赏识他们,激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画出灿烂的曲线,实现人生价值,展现个人魅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赏识你的学生》這本书曾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感觉到赏识教育的伟大,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只有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父母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教师的爱却给了别人的孩子。那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班主任,究竟应该怎样关爱班里的每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在北京市“迎 50年大庆做跨世纪先锋”活动中被评为首都楷模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她在自己潜心的教育实践中“以师者的爱去培育学生的爱。”这种“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不仅给予了她的学生以师者的关爱。如今已升华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爱学生情驻童心李烈常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 ,在学校尤其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赏识和支持 ,老师要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把教师的心血、才智、热情都凝聚在对学生的爱之中 ,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教师的爱中 ;孩子们在爱中学会的是爱 ,在尊…  相似文献   

16.
华裕芳 《考试周刊》2013,(52):172-172
爱是教育成功的艺术,教师只有小心翼翼地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用自己无私的爱感化、关爱每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人需要爱的温暖,就像沙漠之需绿洲、春草之盼甘霖一样。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连接感情的纽带,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交融的催化剂。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是现实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个性多样化和生活多样化决定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精湛的教育艺术引领学生,在细微处凸现人文关怀,演绎无私关爱,让真爱伴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与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如何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并让它奏出美妙的音乐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点:一、关爱是润滑剂关爱学生、热爱事业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个人的狭义的偏爱,这种爱是从大家、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出发,使学生得到全面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  相似文献   

20.
王琳 《考试周刊》2011,(22):220-220
老师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时时处处爱护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事实证明,凡是被教师爱的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向上,锐意进取。优等生是这样,后进生则更为敏感,更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爱护和信任,信心百倍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个角落,让"甘露"滋润每一颗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