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要触及人的灵魂,激发人们的精神信仰,实现个体和共同体在意义世界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所激发的人的精神信仰,它构成的是一种价值追求、理论自觉和人生体悟。在这种精神信仰的指导下还原给人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社会世界,一个是自我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将这两个世界统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再有割裂的感觉。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仰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民族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批判与反思,是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四作家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观照社会人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3.
走出信仰的低谷——关于信仰危机与信仰重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仰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信仰根基的迷失和作为国家与民族主导信仰内容的缺失 ,将导致人们丧失精神支柱 ,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 ,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仰在民族精神整合与振奋中的主导作用 ,要把信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信仰教育 ,建构科学的信仰系统 ,促进民族主导信仰的坚定与精诚集中。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民族的化性格。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批判与反思,是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四作家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观照社会人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  相似文献   

6.
<正>【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复践行;也有人说,我们正走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相似文献   

7.
信仰,作为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社会的价值导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社会人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物质化、非理性、不稳定性、政治信仰淡薄等特征。影响其信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外部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成长、成熟等内部原因。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形成社会合力,共同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8.
信仰作为人的存在形式,源于人的精神本性的内在矛盾,在有限向无限、必然向自由、现实性向非现实性、物质性向精神性转化和超越的过程中,信仰应运而生。信仰有其自身的专属领域,对诸如如何对待生死、如何给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世界本质的终极解答、如何给人类社会建构一个理想目标、如何使人类的本质达致绝对超越的自由等问题的解答,就属于信仰的范畴。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解决信仰问题有两条途径,这就是哲学和宗教。哲学力图从一个理性的逻辑来回应人们的终极关怀和终极追求,以便帮助人们解除因自由意识在无限性问题上所生发的种种疑惑和困扰。宗教则直接借助于对象化的无所不能的神从一个非理性的维度来回答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矛盾,以便为人们提供一条解决生命意义和灵魂救赎的道路。一个人信仰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自我和社会交互作用与双向选择的结果,自我的正确选择和社会的合理引导是决定信仰构建的两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聪 《中国研究生》2012,(10):32-34
人的存在,就是在对梦想的追求和失望之间的永远徘徊。——尼采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尼采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信仰,找不到精神家园。北大李零教授说,任何怀抱理想却又  相似文献   

10.
有灵魂参与的文本对话,指涉着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这漫游之旅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有灵魂参与的文本对话意味着传承民族的文化。作为文本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语言中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交错的目光,有可触的肌肤,有流淌的血液,有感情的余温,有民族的精魂。有人形象地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徜徉在这语言的博物馆内,用灵魂参与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去经验某种事物,亲临某种状态,感受某种情怀,传承某种文化。譬如,读到“人老珠…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指出:“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或崇敬,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信仰的民族犹如行尸走肉。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是人类历史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科学学说。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须经过长期地、反复地培养和不断强化。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文章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指出:"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或崇敬,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信仰的民族犹如行尸走肉。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是人类历史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科学学说。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须经过长期地、反复地培养和不断强化。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文章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有三层含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属于智育的内容,人文精神属于德育的内容。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灵魂,灵魂主导人的一生,包括他的科学成就。因此,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它是时代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特定环境里各类精神价值的综合。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黄添成 《快乐阅读》2012,(21):116-117
"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深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意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们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的教育表现为树魂立根,要树中华民族之魂,立华夏民族之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的根性意识。我们需要有世界眼光,但同时我们还要有中国灵魂,在我们孩子们身上找回民族精神,找回民族自信,找回民族话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总是自觉或者是不自觉地要寻根,没有根的意识就成了飘浮不定的浮萍,没有家园的概念,没有历史的记忆,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不知道我向哪里去,变成了随波逐流的逐利者,这样的人是发育不良的人,是不健康的人,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本…  相似文献   

16.
甘肃作家张新元的散文集《河西烟云》是一部关于河西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作者面对当下人们面临的精神问题,感应历史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精神力量,从时代和历史的联系中找寻现代人在物质世界中迷失的精神信仰,给物质富足、精神贫乏、充满焦虑和不安的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甘肃作家张新元的散文集《河西烟云》是一部关于河西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作者面对当下人们面临的精神问题,感应历史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精神力量,从时代和历史的联系中找寻现代人在物质世界中迷失的精神信仰,给物质富足、精神贫乏、充满焦虑和不安的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职业教育伦理精神的追问,正是出于中国职业教育伦理价值的迷失及伦理精神对当代职业教育之必要。在现代社会浪潮之下,契约精神对人主体性的张扬和道德性的解放;"待价而沽"与职业理想、职业信仰的冲突;工具化与职业教育中"人"的模糊与支离破碎;"单子式存在"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隔离。事实上,实现职业教育伦理,需要培养学习者追求、向往、创造幸福的意识与能力。职业教育的伦理精神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一致,是一个向着良善的生活目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内容、师生关系等,但科学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自我个性的泯灭、精神的物化和信仰的迷失。科学技术对教育"糖衣炮弹"的装备遮蔽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本应培养出具有独立与开放、自由与负有责任的完整的人,人们的生活也应有共同性的基础而彼此相联。教育应通过自我教育、体验以及对话与交往的方式回到教育的初衷,即回归本真的教育、灵魂的陶冶与历史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2-16
科学信仰教育是哲学教育的灵魂。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深入理解哲学发展过程,并实现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作用,就应当将哲学教育与信仰教育有机融合,坚持科学的信仰观指导,采用开放的、批判的、理性的、面向实践的哲学信仰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