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香 《考试周刊》2012,(86):176-176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表现性强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活动和学生学与画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创造性潜质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实践活动,将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美丽的世界表现出来呢?图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在此,我总结了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的实践中或有关的训练中形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美术教学中的观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获取感知的有目的有步骤的认知过程。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而这一切都以观察为基础,可见观察的重要性。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呢?下面谈一些我在教学中的体悟。  相似文献   

3.
钱丽萍 《课外阅读》2011,(12):281-281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这个理念的倡导下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美术学科教育除了承担传统审美教育、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我想作为美术教师更应重视对人的培养,如何以美育人、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是我们所要做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探讨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艺术课程是一门创造性的课程,艺术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绘画技法、知识传授上,弱化了对学生想像、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创设氛围,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美术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启示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美术教学理念,确认综合学习、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价值追求,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大力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活动,以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协…  相似文献   

6.
小学美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客观地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坚持科学的素质教育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绘美能力,不断加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也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追求目标.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需要提高对其教育重视度,摒弃以往对美术学科的错误认知.陶艺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将其渗透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发散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交流、实践能力形成良性影响.所以,在陶艺教学中,应当通过赏析名家作品、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布置实践作业体验以及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肖颖 《教育导刊》2004,(3):73-74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启示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美术教学理念,确认综合学习、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价值追求,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大力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活动,以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玺 《天津教育》2024,(8):125-127
<正>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不仅注重传授美术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作为一种基础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乃至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深远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如绘画、制作、设计等,学生能够在尝试和创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因此,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权笑 《江苏教育》2024,(5):89-90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等美育理念运用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并大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其在体验中理解美术内涵,增强其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郑会锦 《课外阅读》2011,(4):197-197
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图像鉴赏、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造能力和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得美术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不断创新,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美术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素养形成的重要支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它是人的各种感官对事物美的因素直接、迅速的感应,并形成愉悦的心理体验。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受和感动,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4.
我,即自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不可复制的个体。“我”的思想、精神、气质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定的欣赏、审美、创造活动中,而盲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是失去了“我”的存在,失去了创造的原动力。美术学科所呈现出来的特定的欣赏、审美、创造等活动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作用,因此,美术课上,“我”最重要!针对此,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还要利用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课堂美术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也是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根本目标。第二课堂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挖掘学生艺术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第二课堂美术教学中开展吹塑纸版画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由于吹塑纸版画的新奇多样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神奇效果,对好奇心十足的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吹塑纸版画教学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技能、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吹塑纸版画,取材容易,价格便宜,制作简单,无危险性,技术要求不高,特别适合在小学生中开展,因此我把“吹塑纸版画”引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结  相似文献   

17.
美无处不在,审美教育具有广阔的途径和灵活的方法,可以在中学教学活动中开展,也能在社会活动、自然环境中获得。中学美术教学包括艺术教学和审美教育两种内容。审美教育要求中学美术教师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通过恰当的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逐步提高其审美素质。中学美术教学的根本是与审美密切相关的教育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势。学生借助美术教学的艺术鉴赏活动,提高审美经验、接受艺术熏陶,进而增强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而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材也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为此,我在学前教育美术课手工制作剪纸教学中注重了德育的渗透,并大胆尝试了一些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倘其无思,即无美术”,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而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因此我对活动室的布置,墙壁的美化都注意了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高师美术系《美术教育学》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中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原则,应在肯定《教育学》所列初中教学原则适用于本学科教学的基础卜,补充“审美性”、“创造性” 与“协调性”原则,分别阐述原则的含义、提出原则的依据以及原则运用的要点。其中关于“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即在于教学内容的艺术属性和教学手段的审美特征”,关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的高水平发展以及二者的协调和谐,是人创造活动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关于“协调性原则是辩证施教的原则,是一条‘运用原则’的原则”等创见,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