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流动儿童的大规模出现是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口大规模迁移这一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由此造成的农村儿童所体验到的由"留守"到"流动"甚至"流浪"的经历,将会重新建构他们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他们需要适应新环境,转变生活观念,面对新的伙伴关系,这一切决定了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区别于一般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个体支持网络和团体支持网络,需要构建“双赢互动”式社会支持网络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由“单身外出”向“举家迁徙”转变,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涌入城市.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使流动儿童处于一种被隔离、被抛弃和被边缘化的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合、社会化及未来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在随父母或监护人迁入城市后,其成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对流动儿童生命态度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生命态度及理想、存在感、爱与关怀各维度较非流动儿童更为消极,而且,不同性别、年龄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流动儿童在生命态度上都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流动儿童不仅要“进得来”,而且要“学得好”,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作法,设计和实施流动儿童信息传递系统,为保障流动儿童“进得来”、“学得好”提供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选取广州市120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州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总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适应问题与障碍。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是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的根本性原因,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应从两方面努力,当前尤其需要国家、政府以及流动儿童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协同参与,从制度、文化层面形成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属于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目前,这两个群体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在研究和工作过程中又存在很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或注意的事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规模大,增速快,且仍有较大幅度进一步增长的可能,由此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我们在研究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时,要突出重点人群,如:大龄流动儿童、留守女童、学龄前留守儿童、独自留守儿童、跨省流动儿童等;也要突出重点地区,如:主要接受流动儿童的城市、留守儿童的主要分布地区等。同时,要注意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内部差异,区别对待,避免把他们“标签化”。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要统一确定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整合研究力量,规范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亮 《今日教育》2005,(7):32-34
城市流动儿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所流动儿童专门学校,常州市蓝天实验学校的生命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蓝天的孩子因为特殊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他们自信心的建立、与人交往的礼仪和对负面影响的认知力。为了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我校本着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因地制宜,立足校本的原则,以健康教育、绿色教育、赏识、礼仪教育、法制、  相似文献   

10.
彭俭 《考试周刊》2014,(77):166-166
城市流动儿童作为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人群,近年来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从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亲子关系入手,探讨城市流动儿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城市流动儿童问题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社会支持、自尊及二者关系,为更好地采取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尊量表(SES)对4~6年级402名小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更差,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自尊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对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关注和支持,并注重其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现有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测量维度的分析,提炼并拟定本文的文献分析框架,从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适应和心理能量三方面,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发现,相关研究本身缺少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单一且研究假设有失公平。后续研究需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引入质性研究的范式,关注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和心理能量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其社会适应困境的表现,家庭在这一困境中成了矛盾的焦点,进而成为引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即父母榜样作用、亲子关系亲密度和儿童反抗严厉管教。另外,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儿童同伴之间关系不良,外系统中父母在城市生活中的边缘困境,还有城乡文化冲突、教育观念冲突、婚姻观念冲突,儿童的流动和父母婚姻的变迁……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恶化。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社交焦虑和问题行为问卷对五省2134名农村籍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一般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与流动对农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一般儿童最好,明显优于三类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较好,明显优于双留守儿童;(2)在社会适应各指标上,与一般儿童相比,三类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双留守、曾留守儿童的抑郁高,单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高,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强、生活满意度高;与双留守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自尊高、抑郁低;(3)上述差异在女生和/或小学生中表现明显。这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对儿童社会适应有不利影响,流动对儿童社会适应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刁燕洁 《教育评论》2023,(12):48-53
发展型家庭政策是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关键举措,而社会关系嵌入是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政策执行力的重要切入点。社会嵌入指出了流动儿童家庭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整合性框架,包含社会心理、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三重维度。文章以此为基础剖析流动儿童家庭面临的“三重脱嵌”困境,并提出发展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路径选择,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走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于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但选择将其子女留在农村而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并不断增加,且分布极不均衡.透过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化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三种社会学理论视角,可以看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其正常的社会化途径受阻,使他们成为正经历着生命历程中“累计劣势”的一代,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中受到的“不公平”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部分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有明显社会公德缺少、助人意识单薄现象。与流动儿童无法正常融入城市,无法正常认识自己身份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到微观地设计出符合理论和现实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构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流动儿童不仅要“进得来”,而且要“学得好”。为此.可以借鉴美国,设计和实施流动儿童信息传递系统。在中国,构建流动儿童信息网络有其必要性、可行性,也对信息要素和网络技术存在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者以北京四环游戏小组为研究对象,从关注流动学前儿童的生存状态出发,运用行动研究法,尝试对流动学前儿童开展生命教育,重点是探索适合流动学前儿童实际需要的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月,由原国家教委、公安部联合颁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经流人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可依法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据此,笔者从学校接纳对象的角度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