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上海图书馆发起编纂《中国家谱总目》,2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获得立项。文化部办公厅2001年2月7日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市、区)文化厅(局)和图书馆及有关单位协助《中国家谱总目》编委单位做好工作,使《中国家谱总目》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顺利进行。2月27日,《中国家谱总目》上海地区编纂会议在上海图书馆召开,有关编纂单位代表及市文广局、市档案局、上海图书馆的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王世伟主持,上海图书馆馆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谱总目》是一部反映海内外现存中国家谱总体分布状况的目录。本文从收录内容和编纂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这本即将问世的谱牒目录的特色及特点,为今后谱牒联合目录的编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中国家谱总目》获得正式立项,至今已四年。今天我谨代表上图编委会,向各位领导及同仁们汇报《中国家谱总目》在这四年中的进展情况(以下简称《总目》)。  相似文献   

4.
张峻亭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6-68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弥补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缺憾,两者相互补充,较全景地展示了历史遗存中国家谱的总体面貌,填补了中国(大陆)目录史上编撰家谱专科目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世人瞩目、历时四年时间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将在2005年内最终定稿,随着这部书的编订完成,家谱将从此结束祠堂供桌、农家箱底的散落时期,以“军团”面貌步入公众视野。是谁唤醒了一度沉睡的家谱?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家谱,从私藏走向公有《中国家谱总目》,这部旨在“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的鸿篇巨制,目前已征集到家谱目录六万多份。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这与近年来民间修谱、捐谱行为日盛有着密切联系。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图书馆任主编、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和新加坡寻根网公司任副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 (以下简称《总目》)黑龙江地区编辑工作会议于 2 0 0 1年 4月 10日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召开。省内 12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及吉林省图书馆等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 ,并就《总目》编辑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家谱又名族谱、宗谱 ,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  相似文献   

7.
周燕 《兰台世界》2009,(8):35-36
家谱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家谱档案,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吸引海外华人来大陆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峻亭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6-68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弥补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缺憾,两者相互补充,较全景地展示了历史遗存中国家谱的总体面貌,填补了中国(大陆)目录史上编撰家谱专科目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试析家谱档案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家谱档案,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吸引海外华人来大陆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图书馆作为《中国家谱总目》陕西地区的牵头单位所做的家谱目录编纂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0月17日,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浙江家谱总目提要》首发式暨编纂工作总结表彰会在浙江图书馆举行。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副厅长金庚初,省档案局局长关继南、副局长王茂法,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永吴,《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王鹤鸣研究馆员,美国犹他家谱学会亚洲区域经理钱正民博士,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祝均宙 《图书馆杂志》2002,21(11):50-53
全球现存的华人族谱有多少?这个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的难题不是一个单位的文献资源和单个学者的研究成果能给以解决的。当历史跨入21世纪的今天,解答这个难题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自2000年6月至2002年9月,先后在北京、台湾、澳门地区召开的三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为上海图书馆主持编撰的《中国家谱总目》项目的开展搭起了一个实践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是对历史上著录谱牒文献书目工作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海内外近千家谱牒文献收藏单位、谱牒研究人员以及数以千计的家谱私人收藏者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中国家谱总目》具有数量众多、姓氏齐全、著录丰富、方便检索等多项特点,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表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巴音 《中国档案》2003,(10):54-55
相关背景:国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有研究者说,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的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对于研究姓氏文化、民情风俗、人口迁移、基因遗传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国最早的家谱,主要记载帝王诸侯的世系、事迹,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官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权力进一步下沉,氏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家谱失去了以往政治功能,更多地由官修变为私修,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的盛况。20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土改时期,随着旧的宗法关系的打破,被认为代表着“封建族权”的家谱,多被付之一炬。文化大革命则令更多的家谱遭遇了灭顶之灾。有人估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全国大约有两万种家谱被人毁掉。而进入80年代,随着海外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民间修谱之风又开始慢慢升温。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收藏有1.45万种家谱。2001年文化部决定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据悉,上图目前已经收到大陆报上来的近5万种家谱条目,目前正在加紧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1月18-20日,上海图书馆与上海海 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召开的“全国谱碟 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新馆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和香港的谱碟学专家云集沪上,共 同探讨家谱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仅次于正史与方志的珍贵历史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家谱中蕴藏的重要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如何使家谱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学术研究、现代文明建设和海外华人的寻根问祖服务,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上海图书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出席…  相似文献   

16.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是浙江省文化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目录具有体例翻新、收录宏富、所录版本多样、著录详细及编排科学等特点,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记录区域性家谱文献的联合目录。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7.
馆藏《韶山毛氏族谱》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目前,《中国家谱总目》这部规模庞大,收集所有家谱目录的巨著正在编纂过程中,海内外炎黄子孙称其为新世纪的华夏盛事。此刻,记载伟大历史人物毛泽东家世的《韶山毛氏族谱》,倍受世人瞩目。笔者仅就吉林省图书馆馆藏《韶山毛氏族谱》的版本、体例、纂修经历等,略作评析,以飨读者。1韶山毛氏族谱版本概述《韶山毛氏族谱》,书名据版心、书衣题,书签谱籍韶山前二修、三修均冠以“中湘”二字。“中湘”,即指湘潭,因居湘乡、湘阴三湘之中而得名。题签右上方钤有“问字号记”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是对历史上著录谱牒文献书目工作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海内外近千家谱牒文献收藏单位、谱牒研究人员以及教以千计的家谱私人收藏者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中国家谱总日>具有数量众多、姓氏齐全、著录丰富、方便检索等多项特点,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表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为数浩繁的一种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其中蕴藏着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法制度以及地方史等方面的丰富资料,并含有大量可供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王芹  陈秀云 《图书馆论坛》2004,24(3):148-150
文章通过调查显示:在全国开展《中国家谱总目》编篡工作后,海南省家谱文献工作仍滞留在原有的被动状态,指出应加强保护家谱文献的意识,加快时家谱文献搜集、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