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两翼的快乐     
字和摄影,被称为报纸宣传的两翼,所谓“图并重,两翼齐飞”,倘缺其一,便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而我为能在湖北日报先后从事“两翼”的工作而自豪。1980年,我从湖北广播电视学校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日报当摄影记,一干就是20多年。2001年,又从摄影记岗位转为字记,一晃又3年。细想此段新闻历程,转换角色,游走“图”,可谓甘苦备尝。不过,更多更难忘的体验,应是“两翼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文字和摄影是报纸的两翼。只有两只翅膀都硬,报纸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报纸普遍存在有重文字轻摄影的倾向,因而也影响了报纸的质量。1989年,穆青同志提出文字和摄影要两翼齐飞。这在当代中国新闻史上可以说是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普遍重视了图片工作,首先是从更新设备着手,购置了一些好的照像机器材。同时,对摄影记者进行了业务培训,也为文字记者装备了照像机。事实证明:图片  相似文献   

3.
正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摄影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是数码时代对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目前,新闻摄影在完成了版面上"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革命后,急切呼唤"图文并重"的摄影记者。相机数字化提高了其普及率,不少文字记者拿起了相机。摄影记者只满足于简单地"咔嚓",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一方面,受众对新闻图片有图文并茂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媒体要求摄影记者在单兵作战时要成为多面手。  相似文献   

4.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现在对绝大多数报纸而言,已不再是总编辑的认识问题,不再是舍不舍得拿版面的问题,而往往是摄影记者队伍自身的问题。从一些报纸的实际情况看,“并重”并没有“齐飞”,“两翼失衡”的问题仍然明显存在,原因在哪里?一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人员配备上,明显偏紧偏少。二是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报社,摄影记者的“武器”落后,装备不精良。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摄影记者的主观努力不够,拿不出反映政冶、经济、生活等方面形象生动高质量的新闻图片来。他们基本上停留在原来的状态,拍摄会议图片多,领导人活动图片多,唱“四季歌”的图片多,而  相似文献   

5.
正纸质媒介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照片新闻已成为纸质媒介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提出"三分天下占其一"甚至"半壁江山"等等,然而,不论多少,"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在读图时代,穆青同志提出的"文字报道与摄影报道要两翼齐飞"的观点已经变成报纸版面语言的主流。但是,长期以来新闻摄影队伍新闻和文化两个建设相对滞后,有些新闻摄影记者长期沉迷于相机"器物"层面的语境而不能进入新闻语境,个别的甚至连图片的说明文字也不能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6.
张芳 《新闻世界》2011,(11):26-27
读图时代,报纸离不开生动抡眼的图片。由社会分工细化而产生的新闻岗位文字、摄影记者分工带来的各种负效应,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日渐显现。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数码产品的日趋大众化,以及时代对新闻队伍复合型记者的呼唤,都要求今天的记者必须学会“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有别于艺术摄影,题材手法有无创新,读者感受最真切。温州日报自2006年元月开始,盘活创新机制,实行摄影记者轮流下乡制度,沉入基层抓本土鲜活新闻,效果颇为明显。3年来,读者反映,充满乡土气息的好照片令人眼前一亮,让版面活起来。读图时代:摄影记者角色边缘化在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已成为读者阅读的重要注意点。因此办报理念要从"图文并茂"转到"图文并重"上来,同时在工作中强化"图文交错意识",摄影记者要有文字意识,文字记者要  相似文献   

8.
在报社编辑部,文字记者为了丰富自己所写的报道,往往想起摄影记者:唉,配个照片吧。 摄影记者为了能使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单条新闻在报纸上发得突出些,便不愿意和文字记者一起去掺和。摄影和文字,到底谁配谁? 我以为,谁也不用配合谁,两者在报纸上不是主从关系,是并列同等的伙伴,只是报道新闻时所借用的手段不同而已。 文字和摄影,在报纸工作中应该是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1990年银川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报纸传媒认真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加强摄影记者队伍建设,更新摄影记者的武器,加大图片新闻的分量,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使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当“配角”,起“点缀”作用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襄樊日报、陕西日报等一大批报纸一改过去重大题材只能用文字报道的陈旧观念,大胆地尝试用图片新闻反映重大主题,不少摄影记者更是冲破图片新闻不能进行深度报道,难以驾驭经济报道的束缚.开拓进取,成功地进行了用图片新闻报道重大主题、深度报道、经…  相似文献   

10.
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新闻摄影理论年会1997年10月12日至18日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市区的新闻单位的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140余人会聚一堂,就专事形象报道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如何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形象地高举这面伟大旗帜,坚持两翼齐飞的新闻摄影改革,为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历史性的记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等课题做了认真的探讨.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湖北日报.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承办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给大会发来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通过这次年会,更好地运用新闻摄影这一有力的新闻传播手段,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尽管新闻摄影被专家们认为是与文字新闻同样重要的“两翼”之一,但实际上,就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运用情况来看,还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报社老总、版面编辑的观念和认识亟待转变和改进以外,摄影记者自身的素质和学养更应该不断加强和提高,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照片本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提出“两翼齐飞、图文并茂”,到强调“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经过多年来的倡导和努力,新闻摄影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报纸上图片运用更多了,更大了,更为讲究了。一些有影响的报纸甚至以新闻图片作导读,在要闻版上为有个性有作为的摄影记者开专栏,譬如《武汉晨报》上“王浩峰的眼”,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新闻品牌。这表明新闻摄影已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于进一步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指导性,有着重大意义。从沈阳日报改为天天出彩报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对新闻摄影在办好报纸中的重大作用,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因此也就愈加重视新闻摄影工作。 “文图并重”、“两翼齐飞”是我们报界常讲的一句话。要做到“并重”、“齐飞”,就必须打破办报的传统思维模式,把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人才培养,给摄影记者独立思维创作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求他们勤学习,多动脑,力求出精品力作。 我们所处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为新闻摄影多出精品  相似文献   

14.
文字记者写新闻,摄影记者拍新闻,这是报纸新闻采制的两大传统手法: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也是历来报纸上的两大新闻形式。但是,近年来,第三种形式的新闻表达方式——图示新闻正悄然呈兴起之势。其实图示新闻也并非新品种,尤其是在一些欧美国家里,西新闻一直就是制作新闻的传统手法之一。我国报纸从50年代就不难见到  相似文献   

15.
当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已越来越重视图片新闻,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极力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于是,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报社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供稿量早已无法满足版面需求。那么大多数文字记者如能掌握摄影技术.在新闻采访中将会如虎添翼。既会文字,又会摄影——同行们把这种会“两栖作战”的记者戏称作“双枪手”。  相似文献   

16.
傅倩 《新闻传播》2010,(6):35-35
报纸进入读图时代后,新闻摄影的担子越来越重,报纸求新、求变、求快的现代化动作方式把新闻摄影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难阶段。摄影记者单兵作战有些势单力薄,和文字记者联合采访、共同作战逐渐为报业同仁所重视。在报社,通常是文字主导新闻走向,摄影记者负责画面拍摄,如今进入读图时代,文字和摄影的紧密合作和友好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新闻记者的“两翼”?通俗地讲是既能写文章又能拍照片。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摄影技术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别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以往复杂的摄影技术正变得越来越简单。目前,许多媒体的文字记者都出于工作需要武装上了“数码”,成为文字、摄影一肩挑的“两栖”记者。这种现象在地市级报纸逐渐呈现发展趋势。传统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的概念,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振起新闻记者的“两翼”,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新闻工作发展趋势的必然。一、“一专多能”是对新闻记者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文字报道和摄影…  相似文献   

18.
“变形”记     
在奥运会新闻大战中,新华社记者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在许多场合下,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有时还要做翻译,或充当类似中国代表团新闻官的角色。仅就文字而言,新华社记者是本届奥运会上唯一用两种文字发稿的记者。我们既要写英文稿,又要写中文稿,工作量比别人大一倍,再加上一批为奥运快报和国内报纸写的专稿,实际上光文字就是三套稿子,每套稿子的角度、风格、用词又各有不同,而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张报纸,都离不开新闻图片。报道新闻人物,图片的表现力有其独特的长处。因为,人物形象、人物的新闻价值,往往通过他的动作和表情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捕捉瞬间人物形象的特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新闻摄影记者区别于文字记者的明显特征。新闻摄影的主体是人物,是各式各样有着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人物。脱离了人物的新闻照片,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有这样一种意识:我手中的相机要全力为突出新闻人物而工作,使照片更具表现力,运用镜头去增强新闻人物的新闻价值,达到文字报道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