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科技新秀的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亦进军于传统出版领域,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应时而生.然而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却因增强现实技术的介入而在多环节具有著作权侵权风险.但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并不能对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著作权侵权风险做出自洽性解释.应以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作者权利体系及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做出完善,以促进增强现实技术稳步前进,保障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2009年高达799亿元,首次超过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总产值,连续5年增长率接近50%,2010年预计超过1000亿。但是,2009年数字出版产值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电子书收入14亿,数字报收入3.1亿,说明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出版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然而,网络游戏产值高达256亿,网络广告达206亿,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阅读)达到314亿,这三项为数字出版注  相似文献   

3.
温富成 《新闻世界》2010,(5):173-175
手机出版作为数字出版的新模式,将传统出版物与新媒体有效整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本文对订阅付费模式、手机广告模式、"长尾"效应等手机出版的赢利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网络出版的出现对出版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出版不是传统出版的翻版,也不是传统出版物的电子化出版。不论是传统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产业本质是一种版权产业。出版业经营在本质上是一种版权,出版活动是由著作权衍生的经济活动,出版产业是以版权要素为核心提供精神产品的私权交换和商品交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手机作为一项新兴媒介进入到出版产业,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杂志这些新型数字出版物方兴未艾,随着2009年3G正式发放牌照,凭借3G手机的高效传输技术,为手机出版更是增添了新的活力,手机才真正发挥其"第五媒体"的特性。3G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出版社进入手机出版这一产业的门槛降低。本文旨在为其进入该产业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使出版进入了新的时代,随着网络书、电子书、手机书、digibook等新型出版物诞生,传统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纸质图书的市场逐步萎缩,寻求传统出版与新兴技术结合成为传统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MPR图书带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1(Z1):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8.
数字     
《传媒》2009,(6)
300%——据全国文献与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介绍,该所调研结果表明:作为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分支,手机出版在近两年来的增长速度接近300%,远高于传统出版和其他数字出版形式。  相似文献   

9.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3):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4月21日,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召开了《手机出版标准体系》等标准制定工作会。手机出版标准制定相关负责人陈磊说,手机出版按照内容可分为手机读物、手机音视频和手机娱乐,按运营传播形式可分为短信型、彩信型和掌信型,按照内容的获取形式可分为无线互联网手机出版、有线互联网手机出版和手机载体出版3类。  相似文献   

11.
遵守《著作权法》 切实把住著作权关汪季贤,陶丹近几年来,著作权案件不断发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出版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出版物增多,出版部门把关不严;有的出版部门甚至知法犯法,致使侵权出版物时有出现。本文从出版的角度,搜集了几个侵权事例,与...  相似文献   

12.
4月21日,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召开了《手机出版标准体系》等标准制定工作会。手机出版标准制定相关负责人陈磊说,手机出版按照内容可分为手机读物、手机音视频和手机娱乐,按运营传播形式可分为短信型、彩信型和掌信型,按照内容的获  相似文献   

13.
蔡敏燕 《出版与印刷》2013,(2):10-11,32
<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新兴技术应用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与传统出版产业相关联的电子文化传媒载体,更是推陈出新,电子书包、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动漫、原创网络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手机出版物以及基于各种移动网络平台的数字出版物等众多媒介产品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图书的著作权贸易?依笔者理解,通常是此地已出版的出版物许可到彼地以彼地的语言出版的过程.这不过是图书出版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副产品,属于锦上添花的范围.然而,随着国家对这个"副产品"生产的高度重视,著作权贸易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某些出版机构的主要业务.每当国际书展来临,著作权贸易,特别是著作权销售,更被看成是最重要的成果来表现.  相似文献   

15.
教材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一个重要门类。从著作权法颁布以来,教材出版中的著作权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和出版界的重视。随着教材著作权纠纷案的增多,一些出版社走上了被告席,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一、教材著作权现状:概念模糊,保护不力   1.教材著作权属于谁   从我国目前出版产业的现状看,教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对于地位如此重要的出版物,如何界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在实践中,有的归属不明确,有的归属不合理,从而造成教材出版的混乱,影响优秀教材的出版、传播和使用。目前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此也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6.
手机出版物是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数字出版物,目前,围绕着手机出版形成的产业有很多种类型,如无线音乐(包括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音乐)、手机游戏(包括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无线搜索引擎等.其中手机游戏、手机小说、无线搜索等与图书出版界关系最为密切与直接.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催生了一种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出版形态--电子数字出版.传统出版载体纸张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网络、计算机、手机、MP4、MP5等都成了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载体.  相似文献   

18.
苏玲玲 《出版广角》2021,(14):84-88
数字出版环境下,出版者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出现了新样态.基于出版流程的视角,对出版前期筹备、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传播等出版活动中常见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法律意义上的类型化分析,能够让复杂多样的著作权侵权样态纳入相对保守和抽象的法律规范既有路径中,从而实现以法律规范出版活动的初衷.同时也能够让出版者更直观地了解著作权侵权行为发生的原因及防范的关键点,进而认真审视自身行为,并从规范合同管理、合理履行自身的注意义务、强化技术保护措施的运用、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等方面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泛在信息环境为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阐述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数字出版新变化,并针对泛在信息环境的特点和数字出版特有的经营模式,提出对大众原创网络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和手机出版物的经营模式对策,以应对数字出版新形式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论出版者的“合理注意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司法实践中,因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而发生的诉讼中,出版者常常与侵权作品的作者被列为共同被告,而且出版者也常常被判与侵权作品的作者承担连带责任。当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时,在何种情况下,出版者可以不承担连带责任呢?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10月作出《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出版者在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