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庆波 《冰雪运动》2004,(5):111-113
阐述了过度训练的定义、主要征兆、发生原因和对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危害,指出对过度训练预防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事项,提出过度训练预防处理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过度训练的早、晚期症状,检查特征及过度训练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过度训练进行正确判断、处理和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过度训练对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过度训练对机体垂体—性腺轴的影响,通过SD大鼠进行力竭力性游泳训练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并测定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皮质醇(C)的含量。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抑制的诊断和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度训练的概念、诊断及预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度训练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竞技体育,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训练中必然产生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将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作一综合,对过度训练的概念、产生机制、诊断,预防等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过度训练和三重综合症对女性机体影响的研究,分析了过度训练与三重综合症中饮食紊乱、月经失调和骨质疏松症状的关系,探讨了它们各自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过度训练(全称为过度训练综合症)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性疾患,消除和预防过度训练已成为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弄清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 (一)来自训练方面的主要原因 1.未遵循运动训练原则,负荷安排不合理,负荷强度提高过快、过猛,负荷量过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过度训练和补糖观察在过量运动后的不同血糖和肌糖原条件下大鼠骨骼肌的糖转运和PKb活性的变化,旨在从分子水平探寻过度训练的发生机制,为研发预防过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过度训练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测试法,对过度训练的概念、类型、诊断以及预防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力求为运动训练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避免过度训练的最佳方法是系统的监测和有效的预防。Kellmann&Kallus研制的运动员运动员应激-恢复问卷(RESTQ76-Sport)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监测过度训练的心理学量具。对RESTQ76-Sport量表的跨文化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文化背景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主观感受的因素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症候群病理机理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过度训练症候群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概念、症状表现及病理机理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大程度的相似。由此认为应激与应激耐受性之间的失衡可能是造成二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过度运动训练和负面生活事件刺激只是过度应激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为预防过度训练症候群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过度训练对心肌和骨骼肌缺血缺氧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和骨骼肌缺血缺氧改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对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采用缺血缺氧特殊染色方法显示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缺血缺氧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过度训练大鼠心肌和骨骼肌均发生明显的缺血缺氧改变,但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的程度比骨骼肌严重。结论:过度训练对心肌造成较严重的缺血缺氧改变,在运动训练中应加强对心脏的医务监督,积极预防由于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对形成过度训练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结合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分析,认为积极预防是目前防治过度训练较好的方法,再辅之以科学的恢复工作,尽可能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所做的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仅从教学角度,对体操运动损伤的一些因素及预防谈些认识和体会:1、合理安排运动量、预防过度训练。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承受和应该承受多大的训练负荷,取决于主、客观许多因素。但它是以运动员生理最大负荷量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充大豆多肽和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OT)、过度训练 补充谷氨酰胺组(G)和过度训练 补充大豆多肽组(S).采用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并观察补充谷氨酰胺和大豆多肽对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与C组相比,OT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皮质酮水平明显上升;同时,OT组大鼠血清LH和FSH水平显著下降.与OT组相比,G组和S组大鼠血清睾酮、LH水平和T/C比值明显上升;G组和S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长期过度训练造成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皮质酮水平明显上升.补充谷氨酰胺和大豆多肽能够明显改善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酮的代谢,对过度训练造成的代谢紊乱和运动能力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常认为,大运动负荷的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但如果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员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过度训练现象。本主要论述了过度训练的证状、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生理生化指标如何评定水球运动员体能状况作了综述,以期对科学安排训练,预防过度训练和促进疲劳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过度训练对大鼠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过度训练对机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通过对大鼠进行力竭性运动训练建立大鼠的过度训练模型 ,测定血清中CK、CK -MB、HBDH的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研究结果 :经过 8周的运动训练后 ,1h训练组中血清CK、CK -MB和HBD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过度训练组血清CK、CK -MB和HB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与此同时 ,1h训练组心肌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和SOD/MDA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过度训练组心肌组织中 ,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SOD活性和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过度训练使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的生成显著增加 ,这可能也是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的机制。训练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心肌酶的活性 ,对于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过度训练对大鼠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SD大鼠进行游泳训练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实验结果:经过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后,过度训练组血浆ET(内皮素)的含量(204.76±26.1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7.89±40.03pg/ml);血浆CGRP(降钙素相关肽)含量(84.06±28.6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2.30±40.40pg/ml)和一般训练组(151.41±81.79 pg/ml);ET/CGRP(2.71±0.96)显著高于对照组(1.65±1.10)和一般训练组(1.76±0.96)。一般训练组血浆ET、CGRP和ET/CGRP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有所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使机体分泌ET增多,而分泌CGRP减少;过度训练导致ET和CGRP的分泌失调,可能是过度训练引起运动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动态观察血浆ET和CGRP对过度训练的诊断与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排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参考文献,对生理生化指标如何评定排球运动员机能状况作了综述,以期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预防过度训练和促进疲劳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舞蹈的训练中。运动生物力学通过动作分析、主要肌群的动员情况、肌力表现、动作控制、以及运动肢体部分与机体整体关系等方面对训练水平进行监控和评价。可以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有效的调节运动负荷,从而避免训练过程中出观过度训练或运动性疲劳。进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