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才有落脚点,高职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面大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适宜的模式。加强学生在教学的实践过程,积极推进与企业的交流,而提高职业学院能否办出具有成效、特色专业的关键是建设具有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也直接关系到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IT运行与维护专业为例,阐述了职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探讨了该模式的行动方案,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这一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赢驱动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首先对紧跟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通过创建"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建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的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一个学校专业建设的完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作用的发挥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为视角,在分析我国人才市场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的维度,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改革思路及建议,为指导我院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应用统计方法课程中采用此模式,能够取得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可以与第一、第二学年末的暑期连续安排,形成"三学期制";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大纲,将工学结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运行模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课程的实施由学校(教师)一元主体向学校、企业、学生多元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特色培养方向细分、创业实践教学以及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实现"就业导向"的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深化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开展专门知识、技能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和课程建设,从而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结合学院自身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提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应按照开放性、社会性原则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原则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阶段性、系统性原则强化专业实践教学,逐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前提.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程芳 《职教通讯》2015,(17):19-22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质量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对学生认可度的高低。而专业的生命力最终也是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人才质量标准,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的。因此,从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多年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施以"工学交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的实施、师资队伍的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实现了校企全程参与,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高职院校原<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应进行改革,突出应用,服务专业,以任务驱动教学,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课程建设始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强调"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建设尚未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课程开发尚未充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应该在充分调研学生、教师、企业等多方需求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认真进行基于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探索出适合自我发展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打造特色专业,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走树立高职教育品牌之路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指导方针,职业院校要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和核心首先体现在专业建设上面。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王得燕 《文教资料》2008,(26):172-173
目前我国普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工学结合"教育体系改革,随之引起的专业改革建设、课程改革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角度来讲,引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的好处,但是由于现在都只是在探索阶段,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急需在以后的工作中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20.
高职课程体系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础和起点,也是统领高职校企合作建设专业的"制高点"。因此,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