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和微卫星(SSR)等DNA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为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论述了DNA分子标记在动物保护生物学中,如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确定分类地位、探讨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原位杂交(ISH)等几种分子标记的原理以及在棉花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可用于建立品种的指纹档案,保护品种专利:对重要农艺形状进行早期鉴定,缩短育种时间;应用分子标记构建棉花的遗传图谱,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3.
RAPD标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标记技术是在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随机引物扩增,寻找多态性DNA片段遗传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容易发现DNA的多态性和通用性等优点.文章简单介绍了RAPD技术在物种的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DNA指纹和种子纯度的鉴定、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基因定位和数量性状的选择、居群及种系遗传分析和遗传连锁图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DNA技术鉴定动物物种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DNA技术用于动物物种鉴定常用的限制性片段多态(RFLP)、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扩增片段限制性长度多态(PCR—RFLP)、物种特异性引物扩增和直接洲序法等6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研究状况和方法的优链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DNA技术用于动物物种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发晨方向。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中分别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rDNA),以[a-^32P]bATP经缺口平移法标记rDNA后作为广谱探针。选用BamhI、EcoRI、HindⅢ等不同限制酶,对肠杆菌科细菌及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酶切。凝胶电泳分离各片段后,通过Southern杂交。获得各菌株rDNA指纹图。每个细菌都可以从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得到鉴定。rDNA指纹图显示出种特异性。明确地区分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传染源。该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既可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也可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SDS、CTAB和PVP法提取香蕉基因组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报道了采用SDS法、CTAB法和PVP法提取的香蕉基因组DNA片段大小比较一致,都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SDS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吸芽基因组DNA提取率略高于微叶,对相同clone不同单株间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结果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类似PCR的基因组自我引发PCR(GSP—PCR)法,初步研究了家蚕、野蚕、天蚕、蓖麻蚕和柞蚕的微卫星DNA的体外基因组自我引发PCR扩增的条件。结果发现。浓度为100ng/μl的基因组DNA在100℃变性15min后,与等量的同浓度的未变性的DNA混合作为模板。在80m扩增体系中[含0.2mM dNTPs、50mM KCl、10mM Tris—HCl(pH9.0)、4mM MgCl2、1.25U Tap plymerase],加入1μl此混合模板,在92℃,1min→55℃,2min→72℃,2min,30→90次循环的扩增条件下,成功地得到了PCR产物。基因组DNA的适宜浓度为1.25ng/μl反应体系;GSP—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部分片段经回收后,在同样条件下,30—60个循环可得到同样大小范围的产物。GSP—PCR产物经6%的变性测序胶电泳,得到典型的梯状带,表明为微卫星DNA。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RFLP,RAPD,AFLP和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属植物上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DNA指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分子生物学新技术。DNA指纹技术主要是一种利用卫星DNA探针和适当的限性内切酶,通过Southern杂交产生相应的DNA指纹图谱的方法,就DNA指纹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几种海洋贝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贝类中多糖和蛋白含量很高,不易获得高纯度、完整的基因组DNA,且海洋贝类很易死亡腐败,将引起DNA的降解。而获得高纯度的完整DNA是进行DNA指纹图谱、RAPD分析和DNA测序等技术操作的前提。SDS方法可有效地去除多糖、蛋白、RNA、酚等杂质。且可从无水乙醇固定的标本中提取高质量DNA。  相似文献   

11.
核酸是重要的生命物质,它的定量分析是生命科学、临床检验及生化研究等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成果,然后从测定原理、特点及试剂等锌方面对各种新方法作了归纳及评述。  相似文献   

12.
遗传学基础知识是高中生物课的重要内容,教好它对培养学生献身生命科学精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克刚 《生物学教学》2009,34(11):63-65
本文总结了应用基因探索的科学史,进行高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节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铜(Ⅱ)-普利沙星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利沙星与铜(Ⅱ)结合后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紫外光谱、循环伏安法研究普利沙星与Cu(Ⅱ)的结合作用及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比;运用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黏度测定、盐效应等方法确定普利沙星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及结合常数.[结果]普利沙星与Cu(Ⅱ)以2:1形成二元配合物.通过静电和部分嵌插方式与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为9.71×105L mol-1.[结论]普利沙星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和普利沙星相比,与DNA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本节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探究的过程;深入剖析经典实验本身,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方法;适度拓展延伸实验,发展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做到动与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形象生动、重点突出、最终易化难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低油酸花生的种植、DNA的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再扩增、制胶及差异片段的回收、纯化、克隆等一系列操作,摸索出一套AFLP分子标记下的分子克隆技术,适合于花生,也适合于其他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8.
刘燕 《考试周刊》2010,(5):15-16
讨论法使生物课堂教学既有由教师到学生的信息传输,叉有由学生到教师的信息反馈,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从而不断自我更新.届时教学相长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人参、党参、西洋参三种参类提取液对DNA的保护作用作了初步的研究。利用EB(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人参、党参、西洋参三种参类提取液存在下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并把不同参类与DNA相互作用的常数定义为D,根据D的大小讨论了三种参类醇提液的浓度大小对DNA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参类的醇提液均能与之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D值越大,参类与DNA作用愈强。样品浓度为50mg/ml时,3种参类对DNA保护作用顺序为:人参>西洋参>党参。  相似文献   

20.
文章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钇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