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3.
重视网络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网络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影响的同时,加强以接受网络教育为主的“网校生”(注:“网校生”为本文所创造的一个词汇,即“网络学院的学生”的简称,下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远程教育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我们应从“前瞻性”和“紧迫性”的视角,予以高度的关注,并采取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4.
<正>一、书、文第一次对接,了解课文大意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梅兰芳蓄须》。课前你们已经读完了《梅兰芳传》,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目录?(出示目录)对比《梅兰芳传》的目录和今天要上的课题,你发现了什么?生:两者有关系,《梅兰芳传》目录中的第三章和今天上课的课题都讲了“蓄须”。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片段一:说桥的知识生:说到桥名,别看字少,里面的学问可不少,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单名桥。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枫桥”在苏州,唐代张继写有《枫桥夜泊》一诗(大屏幕显示全诗,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生:双名桥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双名桥。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有关桥的纪事的,如“洗耳桥”;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如“忘恩桥”;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的,如“集仙桥”。……片段二:说桥的故事生:我的家乡有山有水,自然有桥。家乡有座金溪桥,大家看:(展示自己的画《金溪桥》,…  相似文献   

6.
何小波 《师道》2023,(1):33-34
<正>A老师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下课时,我按照视导要求与学生做简单交流。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我:A老师在介绍背景时说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生(异口同声):快诗。我:评价一下自己或班上同学,表现出“快”了吗?与诗的节奏合上拍了吗?生:我们都很冷静。生:冷清。我:再评价一下你们的老师。生:激情澎湃。生:知识渊博。生:滔滔不绝。从这段对话,想必读者诸君已能想象A老师这堂课的情景,但容我不厌其烦回顾一下整节课:  相似文献   

7.
刘长政 《山东教育》2003,(14):26-26
有次听课,一位教师讲新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陈奂生上城》一文,当讲到陈奂生从县城招待所回家途中的“精神陡增”、“精神满足”时,这位教师不禁发挥一下“演员角色”,让学生领会陈奂生“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的感觉。师生哄堂大笑,称赞有加。而进一步钻研教材、深层挖掘人物形象本质后,笔者认为这个陈奂生让人笑不出来。作家高晓声在《且说陈奂生》一文中说:“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  相似文献   

8.
沉下心来     
键入“远程教育”在网上搜索新闻,发现多半是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报道。对曾是传媒宠儿的高校网络教育及中小学网校,许多传媒似乎已失却了炒作的兴趣。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一定程度上淡出公众的视野,对高校网络教育及中小学网校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但这样的“冷暖”变化,想想还是很有些耐人寻味的。前些时《中国教育报》有篇综述,说中小学网校正处在选择发展方向的路口,“大多数网校陷入到认知迷茫和生存危机当中”。至于高校网络教育,本刊卷首曾引成语“蓄势待发”概括其发展形势特点,并认为我们…  相似文献   

9.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学校湖畔学社举行成立大会,我在会上作了《如何写好作》的讲座。当同学们得知我的章被50多家网站转载发表时,个个露出惊奇而又羡慕的目光。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快乐。我告诉他们说:“是苏州网校送给了我写作的第一桶金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到小学听一位老师教《再寄小读者》,这位老师开头一问,就把我“抓”住了:师:同学们,《再寄小读者》这篇课文大家预习了吧。生:(齐)预习了。师“大家知道这篇课文是书信体裁,先回忆一下,冰心奶奶开头是怎样称呼你们,最后又怎样署名的?生:冰心奶奶开头  相似文献   

12.
教《皇帝的新装》,我大胆地运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法,逆向教学法,即是上课一开始就较全面地对这篇课文的有关问题提问,然后再回转来读书、补充完善、巩固、加深。收到了用时少,收效大,学生兴趣浓等意想不到的效果,分述如下。钟声响过,我就走进了教室,问:“同学们《皇帝的新装》都读过吗?”生:“读过。”师:“好,那下边我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分别题了如下的问题,括号内为学生所答。师:本文的文体是什么?(生:童话。)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安徒生其人其事。(生:答案略。)师: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本文的故事梗概。(生:答案略。)目的是熟悉课文,为下边的提问设  相似文献   

13.
刚认识《我爱写作文》,是在二年级学校订刊的时候,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它别具一格的刊名吸引住了,翻到征订目录反面看一下《我爱写作文》的照片,哇哦,封面好精美好可爱啊!我真想马上就把这本杂志捧在手里。拿着征订目录回家,我和妈妈又一起仔细研究了一遍。原来,《我爱写作文》是《少年文艺》的中旬版,《少年文艺》我看过,挺好看的,只是对刚上二年级的我来说文章显得长了一些,那么,图文并茂的《我爱写作文》是不是更适合我呢?  相似文献   

14.
二、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我们学习的《木兰诗》与另一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木兰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给历代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木兰诗》这块美玉那璀璨的光芒。首先,我们来结合诗的内容分析一下诗中的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快速阅读后思索片刻,举手。)生1:我觉得木兰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女孩,她能体谅家中的困难:“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决定“从此替爷征”。生2:木兰不看重高官厚禄,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荣誉和地位面前能从容地放弃,选择一种“愿驰千里足…  相似文献   

15.
[教例]苏教版小语第六册《李广射虎》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哪些内容?现在来交流、展示一下。生:我懂得了题目中的“射”字要读得果断、有力。生:我知道了唐代卢纶写的《塞下曲》中介绍了一位箭术高明的将军,这位将军就是汉代的李广。生:我会背《塞下曲》。生:我知道了李广将军“神勇无比”。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李广将军的确“神勇无比”,《塞下曲》给了我们一个大概的印象。而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将事情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你想听这个精彩的故事吗?(播放第三、四自然段录音)师:边听边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当前生:我最想研究出一种非常漂亮的探究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寻导致年历画。探究无效的原因,从而提出探究学习的生:我最想研究一年中到底有多少几条有效策略。个星期天。一、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生:我发现每年1月1日是星期几并案例:有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不固定,我想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时,让每位学生买了一本《万年历》。教师生:我想研究地球绕太阳一周要多说:“面对1993年—2005年的年历,你最长时间。想研究的是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要让学生:我想研究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生探究这12年中每月“天数”的变…  相似文献   

17.
传统全日制网校以课堂实录传送为核心,解决远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重要问题。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高质量发展、振兴县中、“双减”政策、新高考等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传统网校的弊端逐渐凸显。文章详细分析了传统网校的运作模式与利弊以及新时代网校的发展诉求,提出从“单一资源供给”到“整体解决方案”的网校应用模式转变,并呈现了该模式下“石室祥云”网校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刘屹 《班主任》2013,(1):72-72
那天临睡觉前,我顺手拿起校长给我的《班主任》读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读《班主任》,翻开目录,就被几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位了:《后进生转化三部曲——“怕、服、爱”》《你不坏,只是有个性》《班主任工作“三字经”》《班主任工作中的七种“武器”》……我一口气看完了这些文章,有一种如饮甘醇、茅塞顿开的感觉,文章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拍案叫绝,瞌睡虫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课堂教学的生成点?非常值得探讨。下面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几个片断,结合这些片断,我就课堂生成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课堂生成是对话不是谈话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对杰利评价时学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生1:杰利在关键时候抛下“我”,是不值得当朋友的。生2:不对,他是个小孩,他没办法来帮助“我”,当然只能抛下“我”先走。生3:我也同意(指生2的说法)。杰利很够朋友,他帮“我”叫来了父亲。(此时争论出现了冷场,对杰利不满的同学一下没了声。这是备课中没有预设的。)师:杰利这样做是不是帮“我”…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经典老片,那些电影陪着我度过了青涩岁月。国庆节,我打算借几盘爱国影片重温一下。来到碟片出租屋,我问老板有没有《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这些老电影,谁知话音刚落,来店里租借碟片的两个中学生“扑哧”一下笑了起来:“现在还有人看这种片子啊,真老土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