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本是一种动物,但现在人们所说的"牛",大多数情况下用的都是它的新义,即"不一般,超乎寻常", "牛"字的新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词义内部发展的线索.本文重点探讨了"牛"字意义引中的路线,并分析了"牛"义引申的内在联系性.时这种旧词产生的新义是应该写入词典进行规范,还是应该看成网络流行语而任其自生自灭,值得引起词汇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党史是铸魂育人最好的教科书之一,要培养能扛鼎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学校应在学生中广泛地开展党史教育.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科学理性地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党史教育,做到"讲理"与"提气"有机统一,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开封地区作为农业为主的地区,农耕词语泛化进入人际的例子众多,分为词和语两类,词上选取"茬、垡、桑棵、筛、烧、露头青",揭示引申演变路径,短语上选择"过梗儿、狗狗秧马荠菜、没地犁、不打粮食、葫芦瓢",分析这些惯用语的用法及所指理据。  相似文献   

4.
词义引申在传统小学文献中常被误为文字的假借,以""一词意义弓l申系列为例:清儒<说文>四大家及当代较为有影响的两部通假字典对"釐"本义、假借义和弓I申义有不同认定.但结合甲、金文对"趋"字形义的释读,"釐"之真正本义应为"以手扑麦脱粒",其"治理"、"家福"和"延"都是其引申义.在"釐"一词内部各个不同引申义当中,关系相对疏远的不同引申义受源于"釐"一词不同的词义特点(即所指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如若忽略这点,词义引申常常会被误认为是文字假借.  相似文献   

5.
一、汉字部件"支"可独立成字,或为形声结构,或为会意结构,二者不可得兼.二、"支"作为部件,在楷书中或作"支",或作"攵",或作"支".从"支"、从"支"的都不止一字.  相似文献   

6.
教导、教导,顾名思义,不仅要"教"还要"导",更要善"教"善"导".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导主任,既要当好"教头",又要做好"导师".那么,怎样才能善"教"善"导"?  相似文献   

7.
项晓凤 《教育》2022,(10):19-21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从1990年9月诞生之初就被寄予厚望,肩负三大使命:作为区内小学阶段的"窗口校",要精益求精,展现区域教育品质;作为区内唯一一所小学阶段的"实验校",要勇做先锋,担负教育试验的任务;作为与课改同龄的区内唯一一所市一期、二期"课改试点校",要大胆探索,引领教学方式的变革.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开拓创新.但这并不等于说,教育应当追逐"时尚",应当撕裂"传统".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介绍 自从"问题解决"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以来,由于人们对"问题解决"的认识不一,教学实际中出现了一些极端.在我国,"问题解决"淡化了"问题提出",异化为"题海战术",理解为"实际应用"[1].  相似文献   

10.
"同课异构"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课异构"作为校本教研活动,既有利于教师切磋交流、共探规律,实现目标;又有利于教师各显本领、各展所长;让教学异彩纷呈,方式多样.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念歪了经,或盲目求"异",或为"异"而"异",或重"同"轻"异",或独自求"异",等等.这些作法都使"同课异构"走入误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应该理什么样的发型?教育部教基[2004]6号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中学生的穿着和头发长短做了如下规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一些学校据此进而设定"发型标准",规定男生头发"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衣领",女生"发不披肩",并制作"中学生发型标准照"贴在校内,作为学生剪发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家委会是桥梁?家委会是纽带?家委会是"多面胶"?这些说法总感觉没有完全说明或者准确诠释家委会必须拥有的"主动作为"核心素养.家委会由一群优秀家长组成,他们的参与过程不可能是一种被动状况,岗位职责也赋予了他们清晰的"主动作为空间",他们也只有在合作育人实践中尽力凸显"主动作为表现",切实擦亮自己的"主动作为身份",才能获...  相似文献   

13.
"校长第二"就是指年级组长.年级组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的小学校. 作为"校长第二",我们要先谋本组的文化管理,形成本组的风格.我们觉得年级组就是"家乐福":家--"温馨的港湾",乐--"乐在其中",福--"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14.
"旧书"虚实     
"旧书",以裸题作为作文命题,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无论是"旧"、"书"还是"旧书",都可视并可以触摸,有质感.这道命题,引发许多人的议论.有人以文化味、书卷气为其量身,又以不可"猜(题)"、"押(题)"为其喝彩.其中数王旭明的"评论"为最"尖刻".  相似文献   

15.
<正>一道看似平凡的课本习题,有时却包含着丰富的"隐形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去"探究",加深学生对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和应用价值的认识和感悟.下面是笔者对课本上一道题目展开的探究与引申.人教版高中教材三角函数章节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证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一个"指挥者"转变为一个"服务者"、"合作者",大胆给学生"松绑",让学生自己"走".  相似文献   

17.
做了数年的班主任,习得一看家本领,那就是"花"之三"锏",即:作为班主任一要心中有花,更要让孩子心中也有花;二要用心呵护每一朵花,耐心等待"花"开;三要允许花开花落,期待花开得更艳."花"之三"锏",班主任工作成功无限.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教育的"平台"上,数学学科作为重要的基础课、"思维的体操",应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指导同学们在数学教材里"学海拾贝",进而将一个个知识点(喻为"珠玉")整体把握--"珠联璧合",无疑能展示数学学科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达到数学课的教学目的.在此,笔者将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形诸于纸,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河南作为局部省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在政策、法律、法规、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办学体制、形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近期制定"追赶计划",远期制定"超越计划",进而实现河南提出的"科教兴豫"战略构想和"高教强省"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