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隐私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正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其也对隐私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从大数据"4V"的特性着手,依据心理学"自我暴露"和"自我层次"理论,提出了"隐私分层"的构想,即基础性隐私数据、社会性隐私、亲密性隐私和个体性隐私,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了分层管理与重点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晓春  江丹 《新闻界》2007,(2):32-33
隐私向来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在现代社会,隐私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并且许多国家都对此立法给予保障,但媒介对隐私的追逐仍然乐此不疲,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隐私在新闻传播中的泛滥,以前人们大都将之归咎为部分媒  相似文献   

3.
公众兴趣是新闻选择和报道的一个重要依据。大众传播时代,媒体越来越重视把满足公众兴趣当作竞争的重要手段。而隐私往往能够引发人们的兴趣而受到一些媒体的格外青睐。因而隐私作为新闻报道中一个特殊的题材倍受人们关注并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4.
李凯  陈谦 《新闻知识》2001,(3):26-27
从英国王妃戴安娜为躲避隐私暴光而导致车祸香销玉殒,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因绯闻案而闹得沸沸扬扬;从吴绮莉公开宣布自己怀了"龙种"而引起轩然大波,到郭富城因在澳洲的绯闻而被媒体炒得焦头烂额,一时间关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报道似乎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的"卖点".在这些隐私报道中,不乏以侵犯报道对象的隐私权为代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私报道进行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以便我们能够对隐私报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某些报纸对"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报道之所以引发伦理问题的争议,关键在于各自对网络环境的隐私及保护持有不同认识与主张。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主要群体,对于技术运用涉及的隐私问题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在认知层面,大学生对隐私的看法与司法实践倾向性基本保持一致,即凡是私事都归为隐私范畴,对隐私作泛化理解是大学生占主导地位的认识。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及运用的知识有相对多的了解,对新媒体涉及的隐私问题认知比较敏感。但与认知敏感性形成明显落差的是,在隐私保护实际行动方面,大多数被访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时并未采取相应措施,对隐私保护的行动意识不够自觉。性别差异影响对隐私的认知态度,包括隐私戒备意识及隐私保护观念。女性大学生偏向"结果导向型"隐私观念,男性则倾向于"目的导向型"隐私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众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人们生活。比如2018年火起来的子弹短信,以"超高效率沟通"快速火爆网络,然而"任性条款"也引发信息泄露风险。在以App为载体的新型传播方式上,隐私因虚拟空间的存在而失去了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呈现出隐私交易的复杂性,侵权主体和手段的隐蔽性、侵权空间的特定性等特点。对此,笔者将从技术伦理角度、受众伦理角度、商业伦理角度等三方面建构隐私伦理。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叶,随着"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各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带着不同的研究视域纷纷"落户"该理论,研究方向从最开始的家庭、健康隐私研究,进入社交媒体的研究领域,而各类研究内容的交叉融合使得"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面貌。本文利用"Google学术"、"知网"平台,对近年来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遴选出27篇相关文献进行论述,旨在梳理"传播隐私管理理论"框架脉络、历史演变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简单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梁静 《记者摇篮》2010,(1):40-41
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发的诉讼屡有发生,各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的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新闻侵权案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
防止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发生率仅次于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是位居第二的新闻侵权类型。与对名誉高度重视不同,我国公民长期以来并没有养成保护自己隐私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知悉对方隐私多少作为彼此感情深浅的标志。一个隐含的潜规则是,要想获得某个圈子的接纳,就必须首先将自己的隐私告知。于是,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在一些聚会上隐私被大张旗鼓传播的局面。这种情况也使得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对隐私权多有侵害但被诉诸法律的却并不多见。但是,随着人们隐私权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新闻侵权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正在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1,(6)
隐私素养对于用户应对网络隐私风险格外重要,然而,主观自评的隐私素养并不等于客观真实的隐私素养,这种认知偏差被认为是"隐私悖论"现象可能的解释之一。本研究以单选测试评估客观的隐私素养,探索主客观隐私素养的差距对自我表露的影响。404位参与在线问卷调查的大陆用户反馈结果显示,越是高估自身隐私素养,就会越少进行自我表露;相反,越是低估自身隐私素养,就越可能表露个人信息。上述关系中,隐私保护态度和隐私关注构成链式中介路径,承担部分间接作用,但隐私素养的高估或低估仍对自我表露具有外生影响。本研究认为,"过度自信"的确是"隐私悖论"的解释之一,但其作用与经验假设和直觉相反。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不少媒体为了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拿名人隐私说事,对名人隐私大肆炒作。名人隐私被炒得沸沸扬扬,读者难辨真假,名人自己也百口莫辩,人们将此称为"被新闻"。事实上,名人"被新闻"已经见怪不怪。有时候,一些普通人的普通事,因为媒体的"被新闻",普通人再也不普通,普通事情也成了特殊事件。名人,抑或普通人"被新闻",读者尚可接受,如果典型报道也出现"被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8):59-69
对隐私观念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隐私保护模式的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占据主流的"公私二元"隐私观念下的保护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公民隐私。事实上,隐私观念已经发生了由静止到流动的转变,这包括隐私语境、内部权力结构以及"从身体到信息"的转变,形成了流动的空间、液态的隐私之现状。鉴于技术对隐私观念的再造将直接影响公民隐私保护的效果,在进行严格的隐私议题分层及参数设置的基础上,用流动性的思维看待隐私保护并进行模式建构,尊重流动的隐私语境及脉络,提升自身隐私素养,或是更为科学的现代隐私观念。  相似文献   

13.
隐私倾诉,顾名思义是当事人想对别人诉说自己的隐私。通常情况下,隐私都是当事人全力去保护的。人类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使人们总对别人的隐私抱有种种幻想和探知欲。然而,由于道德等各种原因,人们只是把这种好奇压抑在心底,即使是好事者也往往受到别人的指责。  相似文献   

14.
申琦 《国际新闻界》2013,(2):120-129
本文拓展运用"网络信息隐私关注"概念模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的数据,探讨一般网络使用行为中的网络信息隐私关注、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状况及其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大学生普遍担心自己的网络信息隐私安全,且自认缺乏保护网络信息隐私能力;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高,网龄越长的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越低;但是,网络使用频次越高的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越高;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只对隐私保护行为中的"伪造"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对"保护"和"抑制"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需引入"信任"等因素作为中介或调节变量,来检测隐私关注与隐私保护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公开的隐私     
公开隐私成了时尚。有以《绝对隐私》出书的,更多的是某些媒体上的各种“热线”。情感热线、心理热线、情感美酒(或苦酒)等等。隐私披露之处,原来是那些“见不得人的”、“难以启齿的”、“难为情的”事情,纷纷曝光,成为媒体上最惹眼的地方。隐私盛行,首先是有人愿公开。否则,未经允许而公开别人的隐私,早就成轩然大波了。其次是媒体愿意披露。这样看来,各种隐私热线的繁荣,有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味道,别人似乎无权置喙了。但别人的隐私看多了,总有一些疑惑之处,不吐不快。一是个体何以如此愿意披露隐私。诚然,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6.
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不断地主动发布自己的信息,时常会带来隐私问题上的困扰。过去对隐私的概念界定受到冲击。本文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分析我国微博上的两个隐私困境的案例,探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隐私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原因是由于用户发布的信息冲破了原有的信息情境脉络,从而破坏了"适宜性"、"传递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林凌 《青年记者》2022,(5):93-95
计算机通过数字模板关联出的个人隐私叫"关联隐私".通过传统隐私侵权的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构成要件确定侵害"关联隐私"面临法律困境.为促进生物识别信息应用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强化生物识别信息处理者保护"关联隐私"的义务;根据不同行业关联个人隐私风险,分类保护"关联隐私";通过建构"人格权-用益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将2003年11月以来互联网上广泛讨论的"木子美现象"作为典型的主动型隐私公开化个案,围绕以下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的隐私公开,动机是什么?隐私是怎样被公开的?公开后的隐私作为一种媒介传播的信息,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看到或知道别人隐私的受众个体是怎么想的?隐私公开化的启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隐私问题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美国,有大量的研究是关于数据保密以及隐私保护问题,而且对此媒体也大量地进行报道。在中国,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下也表现出了对隐私的强烈需求。特别是在新传媒时代,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隐私不断地暴露在大众视野中。如何界定新传媒时代的隐私概念?怎样对隐私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呢?  相似文献   

20.
潘浩  张幸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75-67
分析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隐私泄露方式,提出一个基于自主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隐私保护框架,对用户隐私泄露的各个环节采取系统的保护措施。该框架具有自主计算的自我配置、自我优化、自我修复和自我保护的特性,减轻对容纳多种隐私保护技术的系统的配置复杂性,在多变的复杂环境中具有自适应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