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一带一路”,这是我国提出的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历史符号的区域合作倡议,旨在建立区域合作平台和伙伴关系.早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就打通了中国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通道,后来宋明时期又有了从海上经过东南亚、印度洋到地中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通过贸易,把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运向西方,并从西方带回香料、工艺品等商品.在贸易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开展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是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实,可能有很多同学还不知道“,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在古代,西方称中国为“赛里斯”,意即“丝绸之国”。汉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陆上“丝绸之路”就是张骞通西域以后正式开通的。  相似文献   

3.
古代钦州湾地区的对外交往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汉代起,以合浦、徐闻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钦州湾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出海通道。钦州湾地区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以朝贡贸易为主到以市舶贸易为主的两个发展阶段,贸易中心经历了从合浦到钦州再到北海的一再变易,民间贸易一直长盛不衰。其中钦州港及其港外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和必经通道。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传统商道。其中既有西出玉门关、阳关沿河西走廊 ,穿越大漠 ,越过葱岭 ,经中亚、西亚至地中海沿岸的古代陆地“丝绸之路” ,也有经东南亚、印度、阿拉伯乃至北非各国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 ,发展于隋唐 ,繁荣于宋元 ,衰落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 ,相互补充 ,“舟舶继路 ,商使交属” ,为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影响极为深远。但史家对陆地“丝绸之路”的研究较为深入 ,对海上“丝绸之路”介绍则不够充分 ,以至于许多学生对海上“丝…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     
[考点阐释]一、为什么叫“丝绸之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传,故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器,除满足本国的需要,还大量输出国外。在陶瓷外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条由东至西的贸易通道。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在其著作《陶瓷之路——东西文明接触点的探索》中,将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航路.称为陶瓷之路。陶瓷之路成为继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后,又一中外交通史上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7.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古代农业文明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它促成了今天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今天,工业文明经济全球化再一次把中国与东盟紧密地结成一个整体.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陆对接线——贺州海上丝绸之路古道的形成发展历史可知,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稻米之路”孙镇海古代的“丝绸之路”曾经以其路线之长,时间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大而举世瞩目。然而,还有一条比“丝绸之路”更早的“稻米之路”,却鲜为人知。它起源于我国云南,在我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也起着巨大作用。据植物学家考证,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唐至明清茶叶经济、茶业政策、茶风传播、中外交通的有关史料,认为华方丝路贸易应当是丝绸、瓷器、茶叶三位一体,因此对丝绸之路有新的解读。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的“丝绸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丝茶之路”。  相似文献   

10.
段霞 《大学生》2015,(7):57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而有之,一条沿路向西,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有了一条以古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条向海,秦汉时期开通,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补论三个问题:一、认为汉唐以来海上贸易地点是从南往北位移的,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除广州外,其还没有相对固定的"始发港"和"终点港"。二、唐五代与南海诸国贸易的主要问题有:1.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段航路以"广州通海夷道"所记的航线为经常性航线;2.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仍以天文导航为主,指南针只是辅助导航手段;3.8至10世纪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商人等组成的"波斯舶",经营着中短途贸易、转口贸易;朝贡贸易带动了香料贸易,也成就了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三、海上丝路开通之日,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之日。佛教、伊斯兰教等相继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岭南、江南,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印度、南海各国的音乐、绘画、雕塑、文化习俗,也渐渐浸染岭南、江南。  相似文献   

12.
【热点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出口船舶“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开航”,这是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史料记载。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断升温,与此有关的港口、城市,如广州、宁波、泉州、合浦、徐闻一直都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考察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罗马帝国对东方的陆路和海上丝路贸易开拓发展的历史背景、状况和社会文化影响。罗马帝国早期,征服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富、地中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道路与港口的建设、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境内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以及季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为罗马从事远距离的东方贸易准备了条件。古代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是路途漫长的东西方商业网络通道,其贸易更多地呈现出商人分段控制的特点。处在西端的罗马帝国虽然曾与东端的中国汉帝国有过直接的商业联系,但它更多地是通过埃及、阿拉伯、印度、帕提亚、中亚等地的商人间接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等商品。罗马帝国与东方多个国家与民族进行的丝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它改变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产生了对丝绸和中国的初步想象;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与古代丝绸之路上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一起,促进了丝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宗教的传播;古代丝绸之路上佩特拉、帕尔米拉等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在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丝绸之路上蔓延的传染病也对从事东方贸易的罗马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速度     
<正>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中国速度体现在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丝绸之路是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一条闻名于世的古代贸易之路,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中亚、西亚及地中海各国,以大秦(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为终点。丝绸之路因为运输中国生产的丝绸和瓷器而出名,同时,西域的商品和文化也随着这条热闹的贸易之路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5.
宋代发展海上贸易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确立海上贸易主导地位及海外贸易区域在八世纪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还主要是陆上贸易,这种陆上贸易一般是以内陆地区作为贸易的区域目标,经由骆驼商队沿着古丝绸之路,在茫茫戈壁和沙漠中穿梭于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远至欧洲之间来完成。其间与东南亚,印度、中东以及红海沿岸等地虽有一定的海上贸易,但是,较之当时陆上贸易来说,就显得相当微薄。直到宋代,宋代政府不断发展海上贸易往来,开拓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海外贸易区域,从而使海上贸易在中国古代经济中担当相当重要的角色,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并逐渐取代古老的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与北朝隋唐原州古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脍灸人口的词汇,几乎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名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en)提出丝绸之路的120年间,世界上众多的学者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宽泛的讨论,研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们的认识日趋统一,相反丝绸之路概念的不断外延,使丝绸之路扩大为古代欧亚大陆交通贸易路线,但是一些严谨的学者更愿意采用所谓狭义丝绸之路,因为这其中路的概念是清晰的,广义的丝绸之路实际在欧亚大陆古代交流中呈“网”状分布的。虽然东西方文化交流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公元前五世纪通过东西方奢侈品贸易丝绸已经传达到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西亚的一些动物纹样也随着游  相似文献   

17.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方外交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东海丝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日丝绸贸易则是东海丝路中的核心贸易。文章从中日丝绸贸易尤其是日本丝织业发展轨迹的视角切入,回答了曾给东北亚各国带来巨大贸易红利并持续千余年的东海丝路,为何在明清之际由盛转衰,以至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亦即,通过对“中国丝织技术和制品的单项东输与日本丝织业的不断进步”“明朝的‘海禁’政策与日本丝织业的奋起直追”“中日‘丝银’贸易的展开与日本蚕丝业的快速赶超”三个具体问题的探讨,大跨度、纵向考察中日丝绸贸易的得失,尤其是日本丝织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成功经验,并从中总结出五点启示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香料成为达·伽马东方海上新商路开辟的媒介,并由此推动了西东方贸易交往的发展,为以后整体世界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引起我们对香料的思考.1500年之前香料对欧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寻求香料贸易,葡萄牙率先开辟了东方海上的新商路,这成为地理大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7-9世纪是中韩交流史上划时代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积极进行经贸往来,促进了韩国社会的飞跃发展和快速转型。隋及唐代早期两国经贸往来中朝贡贸易频繁,唐中后期民间贸易逐步发展并超过朝贡贸易,成为贸易的主体。频繁的民间贸易使两国航海和造船技术进一步成熟,并出现了中韩之间的海上直航。在此基础上,中外贸易的海上航线以中韩航线为北方起点,呈扇面向南、向西拓展,并由此开启了宋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丝绸已流入古罗马,引发了古罗马对丝绸需要的矛盾,使其急待寻求和开辟丝绸贸易途径,虽然开通了南北两条陆上贸易之路,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元前开辟了一条通向中国海岸的远洋航道,使古罗马有了海上的丝绸贸易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