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有的人当了一辈子教师,却留不下一个让自己津津乐道的教育故事;而有的人当老师才几个年头,教育故事却可写成一部厚厚的书。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有著书的成就,而大多数的教师辛辛苦苦一辈子,当告别讲台时,成就却随着学生的离开而两手空空、双眼茫然呢?这种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王月玲 《中学教育》2006,(11):22-2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倡导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用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教育故事。成功的教育故事,有的记录着教师勇于探索取得成功的历程;有的叙说着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惊人机智;有的展示着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等等。撰写教育故事是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信念,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有些学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故事却让人大倒胃口,因为他们的故事大多是“下载来的”、“借来的”。  相似文献   

3.
武宏伟 《师道》2008,(6):48-49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最初的几年里,他们所干的事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经历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却具有了不同的能力呢?一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的神圣岗位上干了一辈子,他们所干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经历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为什么到头来有的成了“教书将”,有的却成了“教书匠”呢?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 ,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 :同在讲台上 ,有的教师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教出来的学生却暮气沉沉、缺乏生机 ;有的教师则是精讲精练、激发思维 ,育出来的栋梁大多生龙活虎、堪担重任。同在教坛 ,有的人一辈子耕耘不辍 ,却始终碌碌无为、毫无建树 ;有的人执教时间不长 ,却不断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 ,甚至有教育规律的发现、教育理论的突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 ,很重要的一点 ,就在于是否具有教育科研能力 ,就在于是否善于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进行不懈的探索和总结。对于教育科学研究 ,很多教师认为 ,这是教育专…  相似文献   

5.
作为幼儿教师,相信每位都给孩子讲过《灰姑娘》的故事。我们希望孩子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有的教师会说:我教育他做人要善良;有的教师会说:要同情弱者,等等。但是美国教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曾读到过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角能活下去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有的可以长到一年;有的却只有二十四小时。对于这位面临死亡的人打算怎样度过最后的时日,我们总是感到很有兴趣的———当然,我说的是可以有选择条件的自由人,而不是待处决的囚犯,那些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这一类的故事使我们深思,我们会想到:如果我们自己也处于同样的地位,该怎么办?人都是要死的,在这最后的时辰,应当做一点什么?体验点什么?和什么人往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什么使我们感到快乐?什么使我们感到遗憾呢?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能遇到的。然而,面对挫折,有的人能受到教育,从“挫”中悟理,知难而进,而有的人却灰心丧气,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进行耐挫教育,使学生遇挫而不折首先,重视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获得百折不挠的勇气。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以数学史话及科学家顽强追求真理的故事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当学生了解到数学中每个概念、定理的发现和被接受都是那么艰难和曲折时,才会懂得和相信科学不是先验的,而是人类实践和智慧的产物,并从中汲取大胆追求真理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中国人比较讲究师道尊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也被认为是人生的楷模,教师是蜡烛,教师是清贫的,但人格却是高尚的,行为举止都是极其受人尊重和推崇的,更有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是,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却让人们对教师产生了怀疑,那就是,这些人的行为是教师应该做的吗?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当老师?  相似文献   

9.
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用心聆听了许多教师的授课,曾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也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真的在教育的旅途中成长起来,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恐怕不行。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却说不清语文教学怎么教,更不能把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年轻,但是能用自己的智慧点燃课堂教学。于是,我就想,怎样做一个语文教师呢?  相似文献   

10.
圆明园     
徐雨歆 《中文自修》2006,(11):56-56
那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很远,却又很近。远的,让人想从记忆深处去膜拜时,却找不到一点点痕迹。近的,能在黑夜黯然的明月楼台下,一遍遍听见他的低吟。圆明园,你走了,而我们,还在。那一段血泪史,那一片战火连绵,能否成就,中国人从此的涅磐?问谁去?问谁去?也许,独酌夜阑人静时,只能把酒问青天。  相似文献   

11.
从1948年在上海当小学教师算起,至今也已经有54个年头,也算得上是一名老教师。虽然其中有几年是在大学里学习,但学的也是教育,常常要到中小学去见习或实习,所以说,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教师的岗位。当然除了那些特殊的年代,被迫去当了几年工人和农民。有的人问我,当了一辈子教师,  相似文献   

12.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灵活性和无穷智慧的青少年,由于青少年智能的可塑性、可变性,教师工作成绩的变数太多;又因为教育效果的隐蔽性和长效性,有的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但还是默默无闻,其教育思想、方法得不到宣传和推广;有的教师可能一辈子都误人子弟,也许还被认为是一位好教师。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有相同的期盼,都希望把书教好,自己的学生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但工作中不知不觉产生教育负效,自己仍不能发现。  相似文献   

13.
方木桃 《成长》2006,(2):54-55
大学生活里,“吃饭”一直是大事件,关于和吃饭有关的故事、笑料和感动,可能有的过了就忘了,有的却能咀嚼一辈子。当然,通过回味这些食堂的喜、乐、爱、叹,我们也能看出一些人生百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一名教师。应有什么追求,该有怎样的情怀?有的人.虽然从教多年,但得不到尊重与认可;有的人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眷恋。  相似文献   

15.
我园曾经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落实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在口头上都能说"必须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但是在行为上却并不一致。有的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自己认为幼儿会感兴趣去选择故事;有的教师较多地考虑"我希望让幼儿从故事中发现什么",而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有的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新颖、生动,而较少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等等。这就表  相似文献   

16.
感悟人生     
2014年10月28日晴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盘棋,稍有差池,便会满盘皆输;也有的人说,人生就像一条路,在这条路上,免不了有磕磕绊绊,但终会走向终点;而我却认为,人生何尝不像一场赌局,漫漫人生路,我们拿青春赌明天。有的人,为了利益挖空心思过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轰轰烈烈过了一生,却忽略了人生最宝贵的真情,孤独了一辈子;有的人,看似平平淡淡过了一生,却充实无比,体验到了人生中最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是今天这样的!”……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可是,当我们看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有的教师工作几年就出类拔萃,而有的教师干了一辈子却平平庸庸呢?我以为,这与教师的素质结构密切相关。教师的素质结构就好像一个“三棱锥体”。“三棱锥体”有四个面,底面是指教师的文化底蕴,包括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其他知识,也包括教师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师不仅仅应该精通某一学科,也应是知识渊博的人,如地理教师不仅要精通地理专业知识,也应知晓一些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9.
张思勰  金钧 《学子》2012,(10):64-64
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下所谓的差生,绝大多数本无思想问题,是学业接受能力问题。承认人的差异性,难道承认不了学生的差异性?当教师以一腔热情投入教育工作时,为何不是为一点小的收获而幸喜,却失意于对完美的追求上?教育中追求完美是一种理想,可以为理想而努力,却不可沉溺于理想中。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故事,说昆虫学家、商人、教师三个人在黄昏时分结伴散步,三个人在同样的环境里,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三个人都经历了心醉神迷的过程,却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