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传播都是信息的传播,而传播信息的质量却有高下之分,质量不同效果也不同.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新闻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新闻信息是报纸的重要特征.当然,报纸并非只传播新闻信息,报纸具有宣传、教育、认识、沟通、审美和娱乐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传播各式各样的信息来实现的.所谓报纸的信息质量,就是指报纸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和丰富性,它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有效包含信息本身的有效即具有传播价值和传播结果的有效(信息“传通”并获得社会效益),这主要是“质”的要求;同时报纸还应避免传播信息的单调,即应力求信息丰富,量大.报纸传播信息的质和量即有效性和丰富性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质和量相结合即有效性和丰富性相结合,这就是报纸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具有信息传播非理性、公私界限模糊化、传播模式多元化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信息传播非理性是公私界限模糊化和传播模式多元化的基础,公私界限模糊化是信息传播非理性的重要补充,传播模式多元化则是信息传播非理性的必然结果.这三个基本特征辩证统一的存在,使得网络空间呈现出“类公共”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同音  谢海洋 《档案》2012,(1):52-54
现代信息传播载体为档案信息有效传播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分析现代信息传播载体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利用现代信息传播载体提高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是将某种档案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使档案信息抵达目标受众群体,从而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网络传播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过程中最便捷和最高效的传播媒介,正以其开放、自由等特征被广泛运用于社会信息传播的各个领域,网络传播的发展经历了web1.0和Web2.0两个时代.在如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储存和传播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其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档案信息资源的受众也就不再仅局限于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资源的部分人群.  相似文献   

5.
论信息传播网络化信息组织智能化与编辑出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海平 《编辑学报》2002,14(1):12-14
概述编辑出版学在信息资源管理时代的学科基点及学科制高点的确立,信息传播网络和信息组织及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传播网络化、信息组织智能化与信息资源管理时代编辑出版学的关系.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时代编辑出版的实质是信息组织与传播,信息传播网络化和信息组织智能化是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传播在20世纪经历了社会学、符号,学、信息科学的反复论证,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界定.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信息传递行为.它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从广义上讲,传播包括一切信息传递的过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务都能构成传播的对象.从狭义上讲,传播学是指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作为社会信息的人类传播,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7.
从大众传播学和信息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入手,研究了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模式.揭示了科技期刊传播是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认为:科技论文是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的信源,作者提供的是粗加工信息,编辑借助同行专家对信息进行精加工,编辑直接参入信息的的生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渠道是信息传播的通道,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者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任何有利于科技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都是我们选择的对像,包括出版网络版、建立论文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限制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之一.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是为了平衡信息传播,使之真正反映公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限制非法信息传播,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应审慎、科学地限制公共敏感信息传播,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大良 《科技编辑研究》2004,16(3):12-14,65
从大众传播学和信息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入手,研究了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模式.揭示了科技期刊传播是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认为科技论文是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的信源,作者提供的是粗加工信息,编辑借助同行专家对信息进行精加工,编辑直接参入信息的的生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渠道是信息传播的通道,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者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任何有利于科技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都是我们选择的对像,包括出版网络版、建立论文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许多信息未进入目标受众的意识层面便销声匿迹.要提高在网络舆论场中的发声能力,就要思考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力由哪些维度构成. “传播力的实质,就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而有效传播则是针对目标受众能够精确、快速地实现主体的意图.”①信息的传播力一方面是信息到达目标受众,被目标受众理解接受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使目标受众相信其内容,或者被信息的观点说服的能力.本文提出,信息的传播力由信息内容的信服力和信息传播的到达率构成.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刘杨  赵大良  葛赵青 《编辑学报》2005,17(6):410-412
从信息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入手,研究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模式.认为学术期刊传播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属性,学术论文是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信源,作者提供的是粗加工信息,编辑借助同行专家对信息进行精加工,编辑直接参与信息的生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学术期刊是学术信息传播的载体,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渠道是信息传播的通道,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者是学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任何有利于学术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都是我们选择的对象,包括出版网络版、建立论文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2.
李伦 《青年记者》2017,(12):17-19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变得空前地便捷,但网络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色情信息、虚假信息、憎恨言论和反社会言论等.规制网络不良信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传播伦理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 网络传播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网络传播伦理.网络传播伦理是调节网络传播主体与信息、主体与主体关系的规范体系.网络传播伦理涉及处理网络传播各种权利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规定传播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传播主体的德行清单,确立网络传播行为合理性的根据,以及维护网络传播秩序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新媒体的传播,信息传播模式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手中的信息终端传播信息.本文就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的新媒体传播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和传播策略,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媒体传播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环境中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立立 《新闻界》2009,(1):12-14,54
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本文从自媒体的自身传播规律入手,分析自媒体环境中的危机信息内容构成和传播规律,并从跨媒体的角度建构和解析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型及危机信息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实现了两大类信息的传播——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传播.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重要传播工具,其有效使用是有规则、讲规律的.从微博传播致效的三个关键词——规则改变、系统协同、构建信任,我们可以准确把握住微博有效传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6.
像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一样,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五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内容是新闻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 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从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去定位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7.
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缺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媒体可以通过树立完整的体育传播观、传播视角的转换与拓展,提高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策划水平和加强媒体人员的培训等策略与方法来改进和完善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信息文化和信息传播进行了概述,进而论述了信息文化对信息传播有何影响,最后阐述了信息文化影响下信息传播机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身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广泛而宏观的概念,具有先在性、客观性和个体性,是影响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身份传播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传播主体接收、处理、传播信息并将其身份与信息的结合作用于传播各环节的信息活动.身份即传播,人类活动中任何信息的传递必然包括传播主体身份属性的传递.作为传播学的分支,身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身份地...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与媒体     
在信息传播与消费中,媒体、编辑和受众是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媒体传播信息,编辑加工信息,受众消费信息.网络媒体兴起,媒体、编辑和受众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传播主体多元化和编辑流程多样化,以及受众接受信息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增强等,但是信息传播与消费的三要素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此前讨论了媒体与信息、受众与信息和编辑与信息的关系,现在再讨论编辑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