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论新闻报道中的后续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丽媛 《新闻世界》2009,(6):118-119
新闻报道种类繁多,诸如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对于后续报道,并没有很多人专门研究。但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本文主要叙述了后续报道的重要性及其在新闻业的现实情况,并分析了成因。  相似文献   

2.
魏敏 《新闻世界》2012,(10):26-27
媒体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或曝光后,它的效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需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看得出来,对这种效果和影响的报道,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本文认为必须要做好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3.
后续报道就是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①后续报道较之于其他报道形式更能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更能彰显媒体的公信力。所以近些年来,在以民生问题为主要报道内容的都市类报纸上,后续报道出现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孙岩  海洋 《新闻传播》2001,(1):36-36
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最大的问题是后续报道难一篇报道一旦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些被批语的单位或个人,有的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记者后续采访报道,甚至暗中搞一些小动作,给报道工作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因此,在当前舆论监督难的环境下,如何使报道按照事件的发展及记者预期的目的有序地进行,就给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提出了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舆论监督报道的前瞻及策划应是一篇报道成功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各类文摘报上,有一种后续性的报道倍受青睐,如《军嫂韩素云新传》《陈希同的尾巴是怎样被揪住的》《探险家余纯顺罗布泊遇难之谜》等逐渐占据了报纸的重要版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这类后续报道,实际上就是新闻后的新闻,它以原已报道或正在报道的新闻为线索,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作延续性的、进一步的报道,内容包括新闻事件的新发展、新状态,新闻人物的过去和现在、人生历程及其情感世界,既有“新传”,也有内幕揭秘、背景追踪、社会评说等篇章。它不同于体裁分类上的连续报道,前后间隔的时间有的几天,有的几年甚至十几年…  相似文献   

6.
新民晚报重视“学徐虎”的宣传,后续报道抓得紧,抓得好。其特点是持续久,数量多,方面广,形式活。 一、持续久。从开始“学徐虎”宣传以来,新民晚报这方面报道始终坚持不断。除在开始阶段有一个高潮外,到5月下半月仍每天或隔天有一两条报道,使“学徐虎”热长久持续。 二、数量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5月下半月该报共发后续报道(文字和照片)19条(幅),平均每天1.2条(幅)。 三、方面多。后续报道有徐虎本身事迹的进一步报道,如《徐虎家的“挂箱节”》、《徐虎抒怀》(谈“人生重要的不在金钱”,“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应该尽可能地多为他人、为社会  相似文献   

7.
读报常有遗憾,遗憾在某些新闻报道常常是一锤子买卖,有上文无下文,后续报道没能跟上,读者感到很不解渴。比如,2002年底国际乒联大奖赛总决赛,我国台北选手庄智渊与大陆女选手张怡宁分获男女单打冠军,可喜可贺。但中国男乒几位主将如孔令辉、马琳等都一一败下阵来,毕竟给中国乒坛留下一大憾事。台北选手庄智渊能脱颖而出,确实也是可圈可点。然而庄智渊何许人也,什么时候出道的,一般读者未必了解,应作点介绍才对。综观全国报坛,只有《人民日报》在12月17日作了连续报道,以《“孤独骑士”庄智渊》为题作了介绍,原来这位年轻选手在釜山亚运会上…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广播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体育新闻的报道便有了一种观点,在可以直接转播比赛实况的情况下,文字报道还有何作为?实践证明,即使有电视广播全程转播,文字报道一样可以写出新闻。究其原因,一是体育报道可向评述性新闻方向发展,重后续报道;二是抓取场上观众未必知详的幕前幕后新闻,包括提供细节。比如,8月8日有两大赛事结束,一是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  相似文献   

9.
如何写"派生新闻"--重大新闻后续报道的一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事件本来没有什么大的新闻价值,但因为它们恰好发生在某些重大新闻之后,这些事件就成了新闻,或者说本来不太重要的新闻因为与那些成了重要新闻的事件"沾亲带故",于是也有了新闻价值,成了新闻.我们不妨把它们算做后续新闻,称之为"派生新闻".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后续报道,指的是一篇新闻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某些值得重视的社会反响,尔后组织的与前篇报道有一定继承关系的连续报道。获1996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系列报道《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以下简称《话题》)就是由同题通讯发表后引发的一场思想大讨论组成的。除同题通讯外,其后发表的来信、讨论文章、消息及省委书记的总结发言等,均为后续报道的内容。 毫无疑问,后续报道需要组织和策划。这里,我想通过对《话题》的后续报道的回顾,围绕几组关系的处理,就后续报道的策划艺术,谈点个人的肤浅见解。 势与导:有势可导,蓄势待导,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栖霞市一母羊产下双头羊羔,近日被国内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后续报道说,羊主人韩老汉愿将双头羊卖给动物园或专家,开价2万元.罕见的双头羊不仅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甚至许多人还把双头羊当成了"宝物".令人遗憾的是,那么多的报道中,竞没有一篇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诠释动物的多头现象的.  相似文献   

12.
王卓 《新闻世界》2013,(10):311-312
非典作为一次突发公共事件已经过去了10年,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对事件本身的新闻报道及其后续报道进行总结和反思。很多非典患者在痊愈后又患上了非典后遗症。对非典后遗症的报道应该属于非典后续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非典结束后很长时间内,成为媒体关注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2号”事故的决定中指出:“一切重大事故均应及时如实报道,不得隐瞒和歪曲。”这里所说的报道,除了向上级机关所作的内部报告外,当然包括公开的新闻报道。这个对事故报道的新要求应该引起我们新闻界的重视和积极贯彻执行。在四化建设中发生事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报纸报道事故不是为了宣扬事故,而是为了用事故教育读者,接受教训,推动四化建设。从新闻报道来说,完全避开四化建设中这一类新闻,甚至国外报道了还不报道,这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也不利于通过社会舆论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新事故的发生。在报纸上选择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进行报道,公开揭露产生事故的因素,也是为了振奋人们大干四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新闻战线先后推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时传祥、雷锋、王杰、焦裕禄、陈景润、张海迪、徐洪刚、孔繁森、李国安、李素丽、范匡夫、任长霞、吕振超、牛玉儒等数百个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重大典型人物,以及大寨、大庆和“硬骨头六连”等先进集体。这些重大典型,就像璀璨的群星,辉映在人民群众思想的星空,串接起亮丽的社会精神明风景线。时光在冲刷人们的记忆,我们的媒体不能忘了这些典型,并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因此,搞好重大先进典型的后续报道,是我们新闻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对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的交通事故报道的内容分析显示,交通事故报道是常规性报道,数量常随着极端恶劣天气升高;以四分钟以内的消息类事故报道为主;视频素材的来源多样;报道基调多为中立。电视新闻中交通事故报道的创新路径包括:重视事故后续跟踪报道,采用多元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报道交通事故,改进交通事故报道机制,报道方向逐步向公共新闻转型。  相似文献   

16.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国内各种相关纪念活动盛况空前,各媒体也开展了许多相关的周年祭报道,这些报道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史占旗 《传媒》2002,(2):25
今年夏季,撞车、沉船、瓦斯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发生了,记者在报道时应实事求是,不应渲染,也不应掩盖,更不应在事故报道中玩弄文字游戏,否则不利于吸取教训,不利于改进工作。在事故报道中有以下三种不得体之处。 其一,关于“领导重视”。有的记者在写报道时,总喜欢用一种老套子,不管什么内容,总是写“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等等。在事故报道中,有的记者也忘不了“领导重视”一词。诸如领导亲临现场,领导连夜赶到,领导亲自部署云云。 在自己领导的辖区内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18.
组合式报道让版面形式服务于内容、让内容价值更加凸显、让版面更加引人注目是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组合式报道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的报道当中,尤其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的报道中.因而,对组合报道的探讨和研究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随着VR技术的迅猛发展,"VR+新闻"报道在我国也迎来了"高潮".从当前传媒行业发生的一次次巨大变革来看,受众在信息传播体验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媒体很难再局限于传统的报道方式.不少媒体为了顺应受众的信息需求、市场的发展,而寻找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技术革新.作为一种跨行业、多领域结合的新闻报道方式,"VR+新闻"报道模式正逐步渗透国内媒体,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司丽 《今传媒》2007,(7):35-3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解决温饱问题后的中国人对于医疗卫生的信息需求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这一社会背景为医疗报道的传播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事实表明,在近年的医疗报道中,媒体确实起到了应起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