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生,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井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一番境界。也正是由于柳永俗词这种开创性的特点,到了文化经济相类似的元朝,柳永的俗词对元曲的兴盛就逐渐显现出强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主要从柳永所处朝代和际遇以及柳永俗词的特点、表现方法几个方面来阐述其对于元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柳词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俗与雅两类,本从柳永曲折的生活经历分别叙述了其入仕前后的俗词与雅词,分析了柳词俗与雅的原因和俗的基本特征,雅的具体表现,旨在说明,评价柳词不能以雅俗为褒贬的标准,应从整体上客观地看到柳永以俗为美,雅俗共济的审美特质,充分肯定在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张先和柳永是北宋中叶齐名的词人,然而当时士大夫阶层时他们的评价却是不相同的。柳永的词虽传唱四方,拥有为数众多的受好者,连仁宗皇帝也“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后山诗话》),却为士大夫所鄙薄。他的“彩线慵拈拌伊坐”曾被晏殊嘲诋(《画墁录》)。晏殊仕途坦荡,词风雍容典雅,以“珠玉”名词集。作为宋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对流连狭邪的柳永及风格俚俗的柳词,自然不屑一顾。他对柳词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4.
词作为一种学样式,本起源于民间。到了北宋,出现了雅俗对立。柳永创作了大量的俗词作品,由于他的思想充斥着浪子人与正统阶级人的矛盾,创作的俗词为当时正统人所讥讽,历来对柳永的非议集中在其思想情调比较低的妓情词上。本就柳永俗词的思想内容及其积极意义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柳永词分雅俗,其俗词在历代词论家的眼中,一直屈处于弱势卑陋的地位。柳永的俗词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进步,是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反动,开拓了宋词发展的新境界。柳永俗词以俗语表现俗情,而其词作中的女性心理及形象尤其值得关注,应给予柳俗恰如其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柳永是宋代词史上贡献卓著且最具争议的词人之一,他所遭受的诟病历来与“俗”和以“下层妓女”为主要描写对象有关,而细细看来,这两点与柳永对词坛所做出的贡献又不无关系,在《乐章集》中,对上述两点表现较为集中的可谓“闺音”词。因此,以柳永“闺音”词为切入点,分析其生成的历史背景、词人生平经历的客观原因和蕴含词人自我意识、市民意识、平等意识的主观原因,或可揭示柳永词作独特文学呈现背后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7.
柳永在词史上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词风通俗晓畅,有别于在此之前作为主流的文人词的典雅内敛,为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境界。词作中的绝大多数有变"雅"为"俗"的趋势和特点。这些有代表性的俗词就成为了柳词的创新之处。柳永的俗词对宋词发展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其中运用大量民间俗语和俚语,并以此来表现俗情。  相似文献   

8.
杨宛 《文教资料》2008,(5):13-14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得到广泛的流传,影响非常大,是与其词的通俗性密切相关的.柳永的俗词不讲含蓄,俗中有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一泻无余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使词摆脱士大夫的贵族气而回到平民之中去,他的词成为市井小民茶余饭后的消遣品,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词的社会影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对元曲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在唐宋词史上,“雅”与“俗”的交互作用推动了词的嬗变.由于时代审美观念不同,唐五代北宋词坛上“雅”与“俗”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就创作主体而论,文人词为雅,民间词为俗;就审美趣味而论,士大夫审美情趣为雅,市民情调为俗;就词的功能而论,歌者之词为雅,诗人之词为俗;就词人的品行而论,高洁为雅,低下为俗.  相似文献   

10.
词人柳永在北宋词坛,乃至整个词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就柳永词的雅俗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拟从孙克强的论文《“柳俗”新论》谈起,对古往今来关于柳“俗”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得出表现手法对雅俗影响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俗词创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一、将词引入市井,使“雅词”还俗;二、提高了俗词的艺术表现力;三、深入细致地表现了市井坊曲生活,为俗词赢得了众多读者,从而扩大了词的社会影响,推动了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把柳永放到自己生活的时代,从与晏、欧、苏等的比较中来评估柳词“俗”的内涵及价值,特别是从宋学的实际演进来反照柳永所俗何为。  相似文献   

13.
柳永以“才子词人”自居,“忍把浮名,都换了浅斟低唱”,畅游歌馆酒楼,成为俗文学的开山之人。他的词一如他的人,风流浪漫,以俗为美,形成其词特有的文化特质。笔者拟从俗、私、邪、野四点来谈其文化特质,以及该特质形成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他不愿压抑自己的个性,放纵自己,亦放纵自己的文笔,创作了大量的俗词,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俗"的特点,成了俗文化的代言人。柳永俗文化代言人的地位及其行为选择与士大夫的价值观念悖离,使他的词在当时及其后代经常受到"俗"的非难。但是他的词却被广大市民所喜爱,流传很广。在市民百姓中,出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他不愿压抑自己的个性,放纵自己,亦放纵自己的文笔,创作了大量的俗词,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俗"的特点,成了俗文化的代言人。柳永俗文化代言人的地位及其行为选择与士大夫的价值观念悖离,使他的词在当时及其后代经常受到"俗"的非难。但是他的词却被广大市民所喜爱,流传很广。在市民百姓中,出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  相似文献   

16.
柳永以“才子词人”自居,“忍把浮名,都换了浅斟低唱”,畅游歌馆酒楼,成为俗学的开山之人。他的词一如他的人,风流浪漫,以俗 为美,形成其词特有的化特质。笔拟从俗、私、邪、野四点来谈其化特质,以及该特质形成的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论张先“以小令作法写慢词”孙维城词兴起于晚唐五代,至宋初趋于成熟。宋初词家对词的发展功莫大焉!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为其中翘楚。然而论者往往忽略张先词的历史作用,论雅词则谈晏、欧,论慢词则称柳永;对于张先,只言其“三影”名句,吉光片羽,何足名家!实...  相似文献   

18.
房日晰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18-21,29
柳永、黄庭坚的俗词,大部分都是艳词,但二者在表现上各有特色。柳永站在市民立场,其俗词是骨子里的俗,感情真挚,语言本色,极有情趣。黄庭坚站在封建浪子的立场,其俗词只是表层的俗,且时含挑逗情调与亵诨心理,加上对方言土语的过分依赖,不免有点生涩鄙俗。  相似文献   

19.
在词学史上,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打破了小令独占词坛的格局,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他的俗词创作却让后人争论不休。这些争论主要包括两个焦点:一方面,柳之俗词代表着当时俗文学的发展趋势,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在立意取向上,柳之俗词与儒家所倡导的雅文化相悖,有"浅近卑俗"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刘绪伏 《学语文》2011,(5):54-55
世人论及柳永词时,往往以俗目之,这种看法,宋代王灼的论述可为代表,他在《碧鸡漫志》中。将柳永的词说成“浅近卑俗”之作,甚至将喜爱柳词的读者贬斥为“不知书者”。柳永词之不入这些士大夫的法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