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中国兴起的“历史政治学”与当下西方的“阐释政治学”有着相近的旨趣,都主张把历史带入政治分析。“阐释政治科学”和“阐释政治哲学”分别蕴含着社会科学和实践哲学导向的历史阐释,并分别与社会科学和政治哲学导向的历史政治学路向大致对应。现代条件下的历史阐释事关政治共同体在伦理—政治层面的集体性自我理解,具有内在的公共性。历史政治学应当遵循“双重对话”的阐释学逻辑,推进关于历史的公共阐释,促进中国关于现代政治秩序的自我理解,并在充分内在聚合的基础上赢得普遍的外在承认。  相似文献   

2.
概念阐释型材料解析题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在材料中包含着某些历史概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二是在材料中包含着对某些历史概念解释的历史信息,要求学生提取这些信息,对相关历史概念进行解释。在表现形式上,概念阐释型材料解析题多采用"……指的是什么""对……进行说明""指出……的含义"等设问方式。概念阐释型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等。此  相似文献   

3.
历史流动地存在于人们永不间断的理解和阐释中,“历史”,是被阐释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学的特点,使历史实际、历史文献、历史认识者是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三极”,缺一不可。这也就决定了历史研究是在认识论的范畴和认识论的意义上展开的,历史认识是具有阐释性的认识,对历史真理的认识和判断,离不开历史的阐释。“强制阐释”和“公共阐释...  相似文献   

4.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思维”学习历史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知道是什么”,即要求学生由不知到知;第二层“知道为什么”,即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并掌握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以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评价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第三层“知道还有什么”,是要求学生具有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那么作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一层在教学过程中基本…  相似文献   

5.
史料的客观性固然有利于保证“论从史出”的科学性,但对高中学生而言,提升思维能力和探究方法更为必要。近几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考查趋向日益凸现,这要求我们在备考复习时应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探究方法的培养和提高,而“史料”运用则是重要的路径之—.。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2000年版)“教学目的”中要求“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科考试说明》(zooo年版)十条“考试能力要求”中的第六条要求考生能“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比较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思维能力之一。对学生的比较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卷中屡见不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风格,就有不同的写法。阅读文章,不是机械地记住这些文章中的语句,而是应当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阅读者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换言之,也就是“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思维”是指学生的历史理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的历史体验能力。理性思维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的各类关系,体验能力要求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1]。“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核心素养紧密关联,能力获得和素养形成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历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相似文献   

9.
阐释是一种以获得承认、达成共识为目标且兼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历史活动。作为时代共识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一个私人话语不断被公共理性裁定有效并接纳进入历史、产生影响的过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曾在不同时期历史确定性前提和共性问题阈基础上,较为充分地利用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所提供之可能边界约束区间,具备了较强的阐释弹性,于较大公共理性范围内将其私人话语成功抬高为普遍性共识,尽管其阐释严格来讲并非一定“有效”(纯粹阐释学意义上),前提和内容也未必“真实”。作为基于当代伟大实践的思想理论活动,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历史发展共性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把握时代最新主题,并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所赋予之可能边界约束范围内不断生发创新,以增加阐释弹性,拓展阐释版图,获得世界范围内更广大公共理性承认。  相似文献   

10.
蒋贵员 《中学文科》2009,(18):63-64
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直接反映。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应变的能力,其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有所知,具有再认识再现历史知识获取信息处理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1.
为达到阐释教材的高起点,我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为基础,围绕大纲中十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具体说来: 第一,选择和凸现“趣点”。系统讲授教材的优势是可以再现“具休的历史”,而“具体的历史”是丰富、生动的。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契机。为此我努力做到每堂课都有“趣点”,依教学内容的不同,或语言激活,或引发同情,或设置疑难,或类比引申。如讲路易十四改革,为使学生切实具体领会当时法国封建割据势力的顽固,我特意穿插了路易十四先后两次被割据势力赶出巴黎的史料,并进一步给学生设定历史角色,提问:“假如你是路易十四该怎么办?”使之思考,从而引出“加强中央集权”的结论。凸现“趣点”,在课堂上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却使学生兴味盎然,不但可以愉悦地接受本堂课的知识,而且可以塑造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写实文学”的涵义本身在文学史或文学理论阐释的历史与当下时空中有其复杂性。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写实派等名称都或多或少与“写实文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历史上对“写实文学”的阐释主要局限于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视阈之内,而在当代语境中,“写实文学”的阐释路径与空间,已非“写实文学”历史性阐释的单一和单向所能容纳,它更强烈地体现为一种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新质文学生态,而且它还是一个包容性强、有层次感的符码。  相似文献   

13.
这个题目是在总主题“中国阐释学”下做的两个方向的延伸。第一个延伸是从“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即关注阐释学理论在具体学科的适用性问题,特别是历史学。而“历史阐释”也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话题。第二个延伸是从“体系”到“概念”。张江教授提到,中国阐释学的发展路径“由概念起,而范畴、而命题、而图式,以至体系,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文学理论都是一门具有阐释意义的学科,但出于某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遮蔽,20世纪之前的文学理论总体上是从“立法”而非“阐释”立场上看待文学问题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大进展,就是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阐释”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性,重视文学理论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和理论自身反思。具体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走向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容纳不同理论体系与声音的存在;二、废除“立法者”的身份立场,明确理论对于创作的意义是启示而非简单的介入;三、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统一起来,既重视文学阅读经验的阐发和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注意揭示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四、赋予本土文学理论资源阐释的优先地位,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实际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民俗”这一概念产生以后,不断地被阐释,而中外学者做出的任何一种阐释都不是民俗阐释的终止,没有所谓标准的阐释,因而对民俗概念的阐释就一直在进行。因之,民俗概念就有了自己的“历史”一一认识主体对民俗的理解过程。民俗处在历史的进程中,这就为民俗的阐释预设了潜在的空间,也决定了我们对它的充分理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民俗”的阐释是民俗学者始终要关注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阐释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思考,努力践行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阐释历史的能力,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正大力推进教材和教法改革 ,以体现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一年级《世界近现代史》教材 ,从体裁到内容都侧重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就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运用理论知识将“因”与“果”串起来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即“历史的”思维能力。为此 ,笔者从自身教学工作出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营造历史氛围 ,在历史的演变中培养学生历史哲学思维的能力。对此 ,我们在教学中狠抓每一堂课的开场环节 ,力求用…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文学理论都是一门具有阐释意义的学科,但出于某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遮蔽,20世纪之前的文学理论总体上是从“立法”而非“阐释”立场上看待文学问题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大进展,就是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阐释”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性,重视文学理论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和理论自身反思.具体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走向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容纳不同理论体系与声音的存在;二、废除“立法者”的身份立场,明确理论对于创作的意义是启示而非简单的介入;三、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统一起来,既重视文学阅读经验的阐发和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注意揭示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四、赋予本土文学理论资源阐释的优先地位,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实际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程志 《教师博览》2022,(20):66-68
<正>经典作为文学再生产的文本总是成为反复被提及、被论证与被阐释的对象。它们无论对于形构民族文化还是构筑民族认同,乃至形成共同体式的心理范式和文化表征,都有着恒久而又不可撼动的力量。同样,文化也是在经典的历代阐释中,通过迭代话语系统来形成历史纵览和现实思考,从而实现不断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经典代表着“不变的持久力”和“变革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的史学素养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历史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其中,历史的思维能力在史学素养中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它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进行思维,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阐释和分析,并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是初中历史教学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以及借鉴历史经验来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就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初中生史学素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