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O_4~(2-)/Bi_2O_3-TiO_2光催化剂,样品结构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仪(TG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测试了该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TiO2和四方体的Bi2O3组成,SO_4~(2-)主要以螯合双配位方式结合在Bi_2O_3-TiO_2表面,并在500℃焙烧的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脱色效率,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8mg/L和催化剂用量为600mg/L时,脱色效率可达97.89%,该光催化剂可以应用于有色废水的净化处理中。  相似文献   

2.
就染料敏化纳米TiO_2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特性展开了探讨,通过向浓度为0.5g/L的TiO_2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茜素红、曙红、罗丹明来比较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染料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之内均可敏化亚甲蓝的光降解效率,但敏化效果有限,且随浓度的增加光降解效率均有降低,这对于了解TiO_2在混合染料中的光催化行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铋是一种状态稳定且无毒的金属元素,以铋为基础合成的晶体化合物在光催化剂领域中已经逐渐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文中提出对异质结构BiVO_4/Bi_2O_3纳米材料进行合理设计并详细研究其光催化性能。首先,将L-赖氨酸作为表明活性剂,运用水热溶剂法制作了单斜钒酸铋晶体混合物,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m-BiVO_4晶体形态的影响,设计不同焙烧温度对m-BiVO_4晶体样品表面性质的影响,通过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进行分析,将制备后的晶体用于对次甲基蓝降解;其次,为进一步改善单斜钒酸铋晶体的性能,再以L-赖氨酸为试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合成异质结构的BiVO_4/Bi_2O_3纳米晶体材料,通过合理配比铋元素和钒元素获知BiVO_4/Bi_2O_3晶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较单斜钒酸铋晶体材料的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在低温下以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直接溶解纤维素,加入羧基化改的磁性纳米,通过直接滴落法制备磁性的纤维素微球吸附剂。为了研究此吸附剂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中的效果,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废水,考察了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溶液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的效果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反应中,考察了Cu掺杂量,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双氧水用量,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能有效的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当Cu掺杂量为摩尔分数2%时,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在2%Cu/ZnO催化剂用量为2.0g/L,废水自然pH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50min,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为75.5%。  相似文献   

6.
采用滴速滴量可控的注射泵,以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磷酸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降解率最高为83.21%。此种方法制备纳米磷酸银最佳条件为:微量注射泵的滴速为3ml/min,反应物为AgNO_3与Na_2HPO_4,溶剂纯水。磷酸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最佳条件为:催化剂量为200mg/L,反应时间40min,反应液pH值为5。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磷酸银为简单立方晶型,平均粒径为150nm。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染料,研究了磷酸银质量浓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体系pH值、磷酸银形貌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重复性实验证明磷酸银光稳定性差,5次重复使用后,降解率降至13.74%。  相似文献   

7.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钙钛矿复合材料LaFeO3,研究制备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该系列样品对不同水溶性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采用XRD、SEM、光声光谱图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柠檬酸加入量和焙烧温度一定时,反应体系的pH值在1-2、成胶温度为80℃时制备的LaFe03样品悬浮溶液中,亚甲基蓝溶液仅由光催化引起的脱色率迭48.17%.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纳米Fe_2O_3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Fe_2O_3粉末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同时,研究了纳米Fe_2O_3对高氯酸铵(AP)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Fe_2O_3粒径约为100nm,类呈球形,球磨过程无杂质引入。DSC分析表明,一定掺杂量(1%,3%,5%,)的纳米Fe_2O_3对AP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且随着掺杂量的增高,AP热分解的低温反应峰逐渐消失,高温反应峰增强,峰温降低(ΔT在40℃~61℃)。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元素(La3+、Ce3+)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S、IR 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光降解反应对象,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掺杂稀土元素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和Ce3+掺杂TiO2使得光催化剂的活性提高;煅烧温度为400℃时,掺杂La3+和Ce3+的TiO2光催化活性分别最佳,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0%和1.5%;0.5h光照后,二者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氢氧化钠改性的粉煤灰为载体,钛酸丁酯、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Ce/Ti O2/粉煤灰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龙胆紫作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不同降解物浓度和不同煅烧温度光催化剂的催化降解性能。究结果表明:灼烧温度为500℃,催化剂用量为40mg的Ce/Ti O2/粉煤灰光催化剂在高压汞灯照射下降解10mg/L的罗丹明B、龙胆紫,其催化降解效率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SiO_2-TiO_2系玻璃光催化降解含铬废水的实验。在Cr~(6 )浓度为80mg/L、体积为100ml的废水中,投加0.7g组成SiO_2与TiO_2的分子比为8:2的SiO_2-TiO_2系玻璃,光照反应体系3h,Cr~(6 )去除率达99.9%。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稀土元素La和Ce掺杂的Ti O2纳米粉体材料,以亚甲基蓝作为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指示剂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对光催化剂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表征说明稀土掺杂对Ti 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验证稀土掺杂有助于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布洛芬是目前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多种水体中频繁检出的新兴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氟和氧化石墨烯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FGT),探究了其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水体中布洛芬的效能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布洛芬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其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量0. 05 g/L,pH为5. 2的条件下,在0. 1~10 mg/L的初始布洛芬浓度范围内,布洛芬的降解效能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00μg/L布洛芬约10 min即可完全降解;在0. 025~0. 1 g/L的催化剂投量范围内,催化剂最佳投量为0. 05 g/L;且其在酸性及弱酸环境下的降解速率高于碱性环境;布洛芬在FGT紫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生脱羧产物和羟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电解法合成的磁性纳米Fe3O4为磁核,Si O2为中间保护层,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研究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作为代表的有机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及磁分离回收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即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也具有较好的磁分离回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400℃合成了新型橙红色Sr_2MgAl_(22)O_(36):Sm~(3+),M~+(M=Li,Na)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MgAl_(22)O_(36)纯相。激发光谱显示,样品在330~480nm范围内能得到有效激发。在405nm激发下,发射光谱由三个锐锋组成,其峰值位于562nm(4G5/2→6H5/2),595nm(4G5/2→6H7/2),640nm(4G5/2→6H9/2),其中595nm处峰值最大。文章研究了Sm~(3+)掺杂浓度及电荷补偿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Sr_(2-2x)Sm_xM_x(M=Li,Na)Mg Al22O36的发光强度随着Sm~(3+)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Sm~(3+)的掺杂量为x=0.05。Sr_(2-2x)Sm_xNa_xMgAl_(22)O_(36)的发光强度高于Sr_(2-2x)Sm_xLi_xMgAl_(22)O_(36)。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低温水相法制备了氧化亚铜纳米颗粒,采用XRD、FE-SEM和UV-vi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P的用量是获得高质量、单分散微纳米颗粒和形貌控制的关键。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的降解为探针,研究了八面体形貌氧化亚铜在模拟日光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分别以硝酸铜和硫化钠作为铜源和硫源,溶解在乙二醇(EG)中,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作用下,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球状纳米级硫化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证实产物为高纯度的球状纳米级硫化铜。最后在长弧汞灯照射下,对其光催化降解性质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棒状纳米级Cu S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在模拟日光照射下对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4.8%和91.6%。  相似文献   

18.
用 Na_2Cr_2O_7氧化降解甲基化的新疆吐鲁番风化煤黄腐酸,降解产物经甲基化后在毛细管气相色谱上分出60多个组份,其中30个含量较大的组份的结构被确定,它们属于下列四类化合物:(1)苯羧酸、(2)酚酸、(3)甲基苯羧酸和甲基酚酸、(4)脂肪酸和烷烃。前两类化合物在含量上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5,(4):130-132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在1673K合成了Al_(2-0.01)Co0.01O(3-ɑ)陶瓷粉体,在空气中1673K,12 h对材料进行二次烧结。XRD物相分析结果确定合成后的样品中有α-Al O基固溶体和微量Co Al_2O_4存在。为明确Co掺杂α-Al_2O_3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交流阻抗测试法、红外光谱分析仪在1073~1473K,(Ar/H_2/H_2O)/(Ar/D/D_2O)下测量了固体电解质的同位素效应、气氛依赖性及交流阻抗谱。通过检测电导的H/D同位素效应,确定了固体电解质的质子导电优势区域,结果在富氢气氛下,测定的1073~1473K温度范围内有明显的H/D同位素效应,质子是主要的载流子。在富氧气氛下,低温的1073~1273K温度范围内,质子是主要的载流子。  相似文献   

20.
钛酸四正丁酯(TB)为钛源,三氯化铁为铁源,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不同掺铁量的Fe-TiO2/SBA-15负载型光催化剂。以降解罗丹明B来测试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采用XRD、FT-IR、UV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是锐钛矿晶型且结晶度高、有较好结构的介孔材料,且掺杂铁量为0.25%所得的产品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