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怎样让班级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呢?三年来,笔者选择以"悌"为主题来建设班级文化,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现将实践经验分享如下。一、搭建"悌"爱的平台"悌"是什么?"悌"是指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相互扶持;延伸开来,对待朋友和同辈人的关心、帮助也属于"悌"爱。它能消除人和人之间的不必要矛盾,使大家相互谦让、和谐共处。可见,"悌"是  相似文献   

2.
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形成初期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是针对我院实际,从优化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等方面,探讨如何在班级形成初期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3.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班级风气、学习风气、人及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行为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着眼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四个方面着力打造班级"内环境",通过采取、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丰富和滋养学生的心灵,进行创新摸索.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环境从其形态上可分为班级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班级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情感状态,独特的心理环境.班级规范化、正常化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特征.也即班级的风气风格、班级舆论、人际关系等)和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依教育目标建设的班级物理环境构成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环境布置以及教室内的课桌、挂图、标语等附属设施)。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搞好班级的文化环境建设,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心态得以改善,情操得以陶冶。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即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人语录、格言警句、英雄人物和名人画像;  相似文献   

7.
班级软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思想、观念、态度、价值取向等等。班级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它最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实践证明,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是否健康。积极、健康、优雅的班  相似文献   

8.
正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指显性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的摆设、布置,墙壁的装饰,标语张贴等。软文化是指隐性的精神文化,如班规、班风、学风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亲情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学校里,我们许多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硬文化的建设,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色彩丰富的名人警句、活动图片和学生手抄报等,教室被打扮得异常艳丽。我们班也不例外,孩子们暑假活动的精彩照片、他们创作的树叶贴画、设计的"我的梦想"手抄报等,我都贴到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图书角的墙壁上还张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诗句,还有文明  相似文献   

9.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班级载体来反映和传播文化的现象。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班级行为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班级在发展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一种气质,亦是班级特有的精神标识。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即摸得着、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和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隐性文化"。唯有"软硬"兼施,激活班级文化育人"细胞",才能营造出向美向善向上的、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改进》一文中说,健全人格须包含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须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随着班级文化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推广,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班级文化构建的视野。一、丰富、合理的班级物质文化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桌椅的摆  相似文献   

13.
袁丽 《中国教师》2020,(5):23-25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原则上是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环境,也是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具有"空间性",包括物理空间、关系空间、心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物理空间是指常规的学校班级以教室为区隔及承载.  相似文献   

14.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4,(11):70-71
正如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与形成的精神气候、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和谐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创设良好的氛围,还能对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与协调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现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学校和班主任片面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对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做的还不够。如果说,物质文化强健了班级文化的“筋”和“骨”,那么班级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外显层面的物质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要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6.
一、班级文化的构成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  相似文献   

17.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师生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体现着师生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追寻。建设和谐又独具匠心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提升教与学的效能。结合体验和感悟,从打造班级物化"硬文化"、建设班级制度"软文化"、营造班级精神"隐文化"三方面入手,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建于1957年9月,地处雨花台风景区南侧。1997年,通过南京市重点中学验收;1999年,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学校围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以队伍文化、班级文化、课程文化、科研文化4项建设为依托,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队伍文化建设:基本形成了"1、2、3、4、5"的做法。"1",指1个重点,即以建设一支和谐发展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工作的重点;"2",指2个提升,即提升师德水平和  相似文献   

19.
席小东 《考试周刊》2014,(65):184-184
<正>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组织和实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践行各种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两部分,笔者所指的硬文化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可见、可触摸的,以及以其他形式存在但可听、可感受的文化。如黑板报、班级标语、班训、班徽、班级桌椅的摆放、教室墙壁的布置等,可以说是显性的班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建设,通俗的来讲就是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文化环境,制造一种健康气氛,树立一些行为样板,形成班级里大家都喜爱和维护的习惯,并以此为教育手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整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凝聚力和战斗力。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比较复杂的过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各项班级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