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地有多厚天有多高》,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2.通过欣赏动画片主题曲,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对声音的感受力;通过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音乐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莺 《儿童音乐》2011,(9):79-81
正【教材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第六册第五课《牧童之歌》——第一课时《小小羊儿要回家》【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流畅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表现放牧晚归的情景。2.在歌曲学习中,感受内蒙古音乐的风格,并在音乐中体会人与动物、大自然的密切关系,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使学生了解傣族的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并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态和从容的步态。 感受傣族风格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启发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相似文献   

4.
1.学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2.通过学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让学生懂得只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相似文献   

5.
年级:二年级;课型:音乐综合课;教学目的:1、视。通过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2、听。通过听三段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春天。3、唱。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的喜悦。4、创。通过分组创造,让学生用喜爱的方式表现春天。  相似文献   

6.
师范音乐教学的任务在于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人才,所以提高师范音乐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途径。当前,素质教育正成为时代潮流,社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校音乐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播音乐的乐理知识、教唱歌曲之外,还应向学生传播音乐审美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通过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八只小鹅》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中一首简单而又欢快活泼的合唱歌曲.它是合唱教学的起始内容。因此.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今后对合唱学习的兴趣。课前我作了比较精心的备课.但由于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原本轻松、简单的合唱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困难重重.课堂上充斥的都是“不和谐之音”。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领学生唱出和谐之声?  相似文献   

8.
年级:小学一年级艺术班(教育科学出版社)课题:《闪烁的小星星》课型:综合型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启发学生知道歌词的意思,感受二拍子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欣赏和跟唱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即兴动作配合表演。3.通过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感受音乐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进一步引导学生歌唱时注意歌曲中音调的相同与不同,注意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并用相应的动作表演。教材分析:1.《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适宜儿童演唱。…  相似文献   

9.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并且对各个学段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背唱数目。要求学生背唱歌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累一定的歌唱曲目,通过学习音乐,让学生有能力使用歌唱的方法去自信地展示自我,用歌唱的方法去与人们沟通交流,培养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对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实际上学生积累歌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曾经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请他们说出六年音乐课学过的歌曲,背唱指定的三首歌曲。70%的学生不能准确、完整背唱。每学期的歌曲测试,有一部分学生总要拿着书本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教会学生“视唱”,而没有教会学生“背唱”。不能完整地背唱歌曲,意味着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表现音乐情感和有表情地歌唱。  相似文献   

10.
飞呀飞     
教材分析: 本教学单元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九单元《飞呀飞》,包括学唱歌曲《小蜜蜂》、《小乌鸦找妈妈》,欣赏器乐作品《蜜蜂》、《蝴蝶》等教学内容。编者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欣赏器乐作品《蜜蜂》、《蝴蝶》。为实现编者的意图,教者拓展了教学内容,将排箫音乐《鹰》引入课堂。此课属于“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学唱歌曲《郊游》,表演郊游的情境.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郊游》,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境;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道具.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游戏导入 [目标]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你们想不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九册第八课《冬雪》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通过唱、演表现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拍、节奏,加深对弱起小节和升号等乐理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音乐课,教师在教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时,先花了十来分钟时间讲解本首歌曲所涉及的乐理知识,又用了二十分钟时间提出一个个“语文式”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最后只剩下很少时间去学唱歌曲了。这样一节课,初看起来似乎内容丰富,知识全面,形式多样,讲解透彻,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授课基本功。可想深一点,就会觉得这堂课似乎成了知识讲解课。这样的音乐课,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更别说从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音乐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本身的性质与价值。我们的音乐课堂应…  相似文献   

15.
本案例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第七课学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教学实录。为体现音乐教学审美育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我根据歌曲内容和情感,确立了"忆美好童年,抒真挚情感”的教学立意。  相似文献   

16.
正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四季》教材分析:《一把雨伞圆溜溜》选自人音版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四季》。该单元把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春夏秋冬变得充满活力和诗意。《一把雨伞圆溜溜》作为本单元的学唱歌曲,更是把雨天里三个小伙伴只有一把伞的看似尴尬的情景,描绘成"一把雨伞,三个头,三双脚丫丫同步走"的诙谐而又充满童趣的情景,并以此颂扬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友谊。歌词中"脚丫丫,滴滴答答,嘻嘻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基础训练,开启自信大门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由发声练习、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乐曲欣赏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不管什么样的组合。都应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引导孩子们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要让学生演唱好一首歌曲.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是一门因重复而呈现价值的艺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记忆,但是,随着视听设备的普及,我们的记忆能力越来越弱。纵观现在的音乐课,上至国家级的优质课,下至日常课,教师往往只教会学生"视唱",而没有教会学生"背唱"。平时的音乐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歌词记忆没有要求,再加之现在音乐教材循环使用,学生不能将书带回家,完整背唱歌曲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虽然学生平时学了很多歌曲,但却不能完整地背唱一首歌。  相似文献   

19.
昨天看了于永正老师的《李安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很有感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动听歌声,又何尝不是来自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就从教唱歌曲《大鹿》谈起吧。这是一首学生比较喜欢唱,老师也比较喜欢选择在公开课上展示的一课,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上公开课就选择了这课,为什么选择?记得当时有两个理由,  相似文献   

20.
胡妍瑛 《儿童音乐》2014,(3):45-47,53
正一、问题的提出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有一定的难度,也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因此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