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儿童音乐》2013,(11):F0003-F0003
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系列活动闭幕式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颁奖汇报演出,于11月1日晚在无锡大剧院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和艺术家代表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相似文献   

2.
《儿童音乐》2014,(2):2-5
正2014年1月15日,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理论评论奖、作品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中国文联大厦举行。参加盛典的有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的相关领导,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和作品奖的业内权威专家、评委、获奖者,《人民音乐》编委以及新闻媒体。会上,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委会秘书长、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韩新安介绍金钟奖今天所有颁发的各个奖项的组织、报送和评审情况。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3日,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在广州大剧院隆重举行。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目前国内最具含金量、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国家经典音乐赛事。此次一共有278名选手前来广州参加声乐(美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由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北京音乐家协会协办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金莺奖"全国声乐比赛,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厅落幕。太原大学青年声乐教师郭建秀荣获铜奖。郭建秀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曾师从于张晋俐教授和山西省歌舞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马啸。本次比赛是国内专业声乐赛事,设美声、民族唱法,设金奖两名、银奖四名、铜奖六名。来自全国各地2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著名歌  相似文献   

5.
《儿童音乐》2014,(5):2-3
正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文化局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为第六届。一、比赛宗旨此次比赛将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声乐选手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全国教师、学生优秀声乐选手声乐  相似文献   

6.
正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文化局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为第六届。一、比赛宗旨此次比赛将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声乐选手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全国教师、学生优秀声乐选手声乐水平、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比赛,也为我国声乐教学领域选拔储备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唐竹雅其人唐竹雅是谁?让我们暂且拋开他目前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歌剧合唱系主任的身份,从2003年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声乐大赛说起。“金钟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综合音乐艺术最高奖。整个赛程要求严格,每个选手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一共要唱9首曲目,初赛2首复赛3首决赛4首,每轮比赛对曲目都有较高的要求,这更能全面检验选手的实力。那一年,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唐竹雅,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高水准与硬实力,一举夺得铜奖,为四川争了光。  相似文献   

8.
2015年11月25日晚,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仪式上,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授予著名音乐家傅庚辰、谷建芬"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 著名音乐家、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傅庚辰先生,1948年加入东北音乐工作团.毕业于东北鲁艺、沈阳音乐学院、解放军国防大学,曾任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协第五、六届主席,第七届名誉主席,联合国世界音理会终身荣誉会员.  相似文献   

9.
《儿童音乐》2014,(7):2-5
正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文化局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为第六届。一、比赛宗旨此次比赛将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声乐选手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全国教师、学生优秀声乐选手声乐水平、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比赛,也为我国声乐教学领域选拔储备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二、比赛组织机构本届比赛活动设立组织委员会,作为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组委会由比赛活动主办、承办各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由以往的中央电视台主办升格为国家广电总局主办,成为国内政府行为的最高级别声乐大赛。大赛和前几届一样,仍旧设置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比赛(这种设置方法是否准确暂且不论)。大赛对广大群众喜爱、关心的民族唱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李新现,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焦作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现任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曾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新时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铜奖、第39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金奖等多项国内外声乐比赛大奖;在歌剧《爱的甘醇》、清唱剧《戚继光》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我国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称赞他的演唱是"那样的成熟、那样的有气场、那样的有魅力和吸引力"。2011年,《那就是我》李新现DVD演唱专辑出版发行;他曾参加中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国家最高经典音乐赛事——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各项比赛已经在进行中,三十场群众文化活动也在广州各个区域如火如荼地开展。经过九艺节、亚运会等一系列艺术盛事的洗礼,高雅艺术成为更多广州市  相似文献   

13.
十年,对张宇来说是一场成长的怒放青春,不长不短,“金钟奖”正好是一个总结。回顾以往,从第九届第一次参加金钟奖那个初出茅庐的稚嫩选手,到如今一路披荆斩棘站在领奖台上,是金钟奖的陪伴促使张宇在声乐道路上不断前行。金钟奖是一种精神引领,它时刻提醒着热爱和坚守这份事业的每一个人保持进取、向上的态度,坚守初心,用最真挚的歌声来传达心中所想。五届金钟,终得圆满!  相似文献   

14.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曾经成为过风靡全球的一种歌唱方法。美声的产生,不但与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并且还与人类社会活动及时代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美声不但对国外声乐带来了巨大影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许多歌手都凭借着其对美声唱法的深度理解与吸收而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美声在传统民族声乐中的融入,推动了中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融合,更促进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在唱法上的特点与区别,浅析了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曾经成为过风靡全球的一种歌唱方法。美声的产生,不但与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并且还与人类社会活动及时代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美声不但对国外声乐带来了巨大影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许多歌手都凭借着其对美声唱法的深度理解与吸收而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美声在传统民族声乐中的融入,推动了中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融合,更促进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在唱法上的特点与区别,浅析了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成都是一个音乐文化之都,10月份,这里刚刚举行了中国金钟奖音乐比赛,11月份,第三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又隆重幵幕。在一周时间内,来自全国的钢琴、古筝、流行音乐(通俗演唱、组合)的近百名选手齐聚蓉城,彼此切磋,一展身手,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金芙蓉音乐比赛是成都“蓉城之秋”的主要项目之一,此比赛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推动办公室、四川音乐学院主办,执行单位为四川省川音尚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悠扬的歌声,绚烂的舞台,精彩的伴奏,昆明新亚洲万人体育馆被唯美的音乐气氛所包围。6月22日晚,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圆满闭幕,各大奖项名花有主,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等3只合唱队伍获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至此,为期7天的第二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也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全国合唱比赛分赛区选拔赛@刘汉文 @张乃护 @小牛~~  相似文献   

19.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理论评论奖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论证、组织发动、报送选拔,于今年9月在北京圆满结束。为表彰此次比赛获奖者,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创作和理论评论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理论评论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12月23日在京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20.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如此。传统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已不在是我国声乐领域里的主流唱法,民、美声式的"中国唱法"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欢的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笔者认为,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则代表着当今"中国唱法"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研究吴碧霞特有的民族、美声演唱方法特点,从而为声乐教学与表演提供更多详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对于促进声乐教学与表演更加科学的向前发展,使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之优势相互合理的借鉴融合,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