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简述了在软土侧向挤出变形问题,介绍了侧向挤出变形的概念、变形的历时、变 形的大小,侧向挤出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及Johnson-cook模型,模拟了圆钢管受侧向冲击的动态响应,获得了不同冲击条件下圆钢管的变形情况,分析了圆管内压、冲击速度和管壁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充气压是影响钢管径向冲击下动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内压增大,冲击点处位移减小;增加管壁厚度,冲击变形区域缩小;提高冲击速度,圆钢管局部凹陷和整体结构变形明显增大。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方法可用于充压圆钢管侧向冲击作用下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3.
如何控制基坑变形,保护周边结构安全,对基坑施工至关重要,本文以南京地铁十号线珠江东车站工程为依托,通过对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地连墙侧向位移及支撑轴力等受力变形规律,并为基坑变形控制提供了基础。实践表明控制不均匀变形、及时架设钢支撑、控制钢支撑预加轴力是控制基坑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本文重点介绍了喷锚网支护技术在高速公路高徒边破防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袁玉海 《青海科技》2009,16(6):107-109
喷锚网支护是依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层的共同作用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本文以省道1947线黑山嘴路段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魏国斌  朱殿章 《科技风》2011,(11):130+135
通过不同温度、不同接地压强、不同车辙次数进行车辙试验,运用断面扫描仪扫描车辙断面变形情况,总结出了车辙凹陷变形及侧向隆起发展规律,并运用两侧隆起面积的平均值与凹陷面积进行回归,发现两侧隆起面积的平均值与凹陷面积以线性的方式增加,并且面积数值上十分接近。最后分析了实际路面车辙与试验室车辙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箱梁托架结构形式的无站台柱雨棚进行整体分析,得出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特点,旨在为钢箱梁托架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钢箱梁托架结构的内力主要受恒载、活载、风荷载控制,在实际设计时,应保证箱梁有足够的侧向抗弯刚度,以避免结构产生过大的侧向变形,并应将托架结构合理分缝,避免温度作用下的应力累积。  相似文献   

8.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工艺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工效高、营造的防渗板墙比较薄、无接头、整体性好,在曹妃甸工业区供水工程蓄水池修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过程中,为防止修筑堤坝之后该层淤泥质壤土受压后向侧向挤出而影响蓄水池的正常使用,应用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修建防渗帷幕。达到了预期的防渗目的,为工程的尽快实施做好了铺垫。下面,从该工程特点出发,介绍一下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方案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采用SMW (soil mixing wall)工法桩的长大深基坑围护的变形受力特点,通过有限元对杭州地区某软土基坑进行三维建模,基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边地表沉降以及深层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探究SMW工法桩型钢布置形式、软弱土层分布以及土体性能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型钢间距越密集,SMW工法桩侧向水平位移、地表沉降以及深层土体位移越小;其中“密插型”布置方法比“插一跳一型”的围护结构位移最大值减小8.16%~9.74%,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值减小约10.00%~23.53%。软弱土层厚度对基坑变形影响较大,软弱土层越厚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值与地表沉降值越大,软弱土层厚度增大后,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增大14.55%~42.22%、地表沉降增大2~7倍。通过上述研究分析结果,能为采用SMW工法桩的类似基坑围护设计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软土地区超深基坑群的共建案例不断增多,对超深基坑群承载能力及变形特性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杭州火车东站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对于超深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围护墙桩身侧向位移及弯矩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地下四层逆作板的施工显著限制了侧向位移及墙身弯矩的发展。A、B区地连墙在33.0 m深度处侧向位移值达到最大值,在50.0 m深度处墙身弯矩达到最大值,最大弯矩达8871 kN*m。由于受到土体加固、土体宽度、邻近土体卸荷等多种因素影响,A、B区块外侧及A、B区块之间的土压力较为接近。A区块基坑开挖引起的H区块围护桩最大侧向位移值及最大沉降值分别为86.9 mm和25.9 mm,A区基坑开挖引起围护桩桩身弯矩值为H区块开挖时围护桩最大弯矩值的1.17倍。  相似文献   

11.
将刚性内支撑与柔性预应力锚杆两种刚度系数及受力机理相差较大的支护杆件结合使用来对基坑支护体系进行变形控制,通过超前预应力锚杆来折减作用在内支撑的侧向土压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的稳定,本文通过武汉市亢龙太子酒店深基坑工程的基坑支护实例,阐述这一支护形式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或堤坝荷栽通过基础、填方路基或填土坝基传给地基,使天然土层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即在基底压力的作用下,使地基产生了附加应力和竖向、侧向变形,导致建筑物或堤坝及其周边环境的沉降和位移。由于荷栽差异、地基不均匀、地基应力扩散等使地基沉降或多或少不均匀,如果不均匀沉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导致建筑物或堤坝的开裂甚至破坏,因此研究地基变形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安全稳定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路基是路面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和高速公路整体使用的效果。特别是南方公路施工中常见的软土路基,其强度低、固结慢、变形大,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就有可能导致地基抗剪强度不够引起路堤侧向整体滑动;人工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产生差异沉降,引起跳车现象;严重的路堤变形还会导致路面。因此,必须正确掌握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以切实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PAFEC,用动力有限元法,考虑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变形,对板柱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从中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以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将不断向多层、高层发展,多层、高层的抗震设计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结构的自振特性是结构本身固有的特性,研究它不仅是为了求得结构的动力反应,而且是为了避免共振的危险。高层建筑结构现有的分析方法,通常都不考虑楼板存自身平面内的变形。实验证明,高层建筑的楼板在侧向力作用下会产生在乎面内的变形。清华大学采用脉动波测得的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的空间振  相似文献   

15.
挤压处理玉米深加工副产物玉米皮制得高品质膳食纤维,并将其用于高纤维玉米面条的生产。本实验研究了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挤出条件对高纤维玉米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从而优化高纤维玉米面条挤出法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为6%、加水量24%、一段挤出温度130℃、二段挤出温度90℃时,高纤维玉米面条挤出生产条件最佳。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5)
剪力墙结构具有承载力高、侧向刚度大等优点,已经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将钢板内置于钢筋混凝土墙体中,能够在不增加墙体厚度和数量的情况下,发挥钢材强度高、变形能力强和混凝土承压能力大的优点,使得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以及耗能等抗震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1)
在全机地面模态试验时,空气弹簧主要用来保证飞机处于"自由-自由"状态。以往对这种设备只测试其垂直刚度,然而在全机地面模态试验中逐渐发现,空气弹簧的侧向刚度也非常重要。侧向刚度不但关系到飞机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对于全机的侧向模态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某型空气弹簧的侧向刚度进行了侧向研究,给出了试验方法,并获得了空气弹簧在不同力下的侧向刚度系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房屋建筑的增多,尤其是高层建筑都要开挖深基坑,并且进行基坑支护,因此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测基坑支护结构侧向变形、基坑顶部、地下水位及周围建筑物和管线的水平及垂直位移情况,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基坑监测的内容、方法、精度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介绍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钱勇  陈海兵  俞峰 《科技通报》2020,36(6):39-44,52
开挖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的影响正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开挖深度工况下,桩顶荷载、坑内工程桩与挡土墙的距离因素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内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开挖引起坑内受荷桩的有效桩长减小和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最大弯矩点下移,距离越小土体侧向位移作用越明显,挖深越大作用越明显。而既有轴向荷载会增加最大弯矩值,但对位置影响有限;当坑内既有受荷桩有效桩长减少到开挖前有效桩长的约一半时,土体新增挖深会显著增加桩身侧向位移,最大侧向位移点下移,随着桩与支护排桩距离减小,桩身弯曲效应相应增加,而既有轴向荷载也会增加弯曲效应,但对最大位移点的位置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0.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呈北西西走向,西界止于阿尔金走滑断层,东至榆木山。综合地震、非地震及地面露头资料研究成果,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具有以下特征:是由多个逆冲推履带侧向叠置而成;每个逆冲推履带由于逆冲推覆位于量的差异产生横向调节断层;由于调节断层的分割,构造变形及结构东西方向具有分段的特征;构造变形强度总体表现为西强东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