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紧紧嗣绕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央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柱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其中5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一种新型玻璃。  相似文献   

2.
《新型玻璃》(六年制小语第八册22课)是一篇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的知识性说明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每段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前五段与第六段又构成分一总的关系,文章脉络十分清楚.根据大纲和单元训练要求,现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课文由六个自然段组成,分别介绍了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以及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 为了纪念香港回归祖国重大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扬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不应做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龚新春 《云南教育》2001,(19):33-33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课文中所介绍的这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当代迅速发展的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提炼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读题,让学生理解“新型”的含义,从而认识课文中介绍的玻璃与普通玻璃不同,它是一种新类型、新品种的玻璃。然后让学生质疑,紧紧抓住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新型玻璃》是人教实验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  相似文献   

7.
《新型玻璃》这篇科普说明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及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还要向他们渗透学科学、  相似文献   

8.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9.
[情景说明]《新型玻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本案例是根据课文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销一种新型玻璃而精心设计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0.
[情景说明]《新型玻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本案例是根据课文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销一种新型玻璃而精心设计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一节校内教研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槐乡五月》第一课时。学生初读后,老师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且要求其他学生在倾听课文第1~3自然段后,每一自然段分别用一个句式来说一句话:第1自然段是"啊,",第2自然段是"呀,",第3自然段是"呵,"。这样的说话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味性,同时也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12.
《毕升》是一篇通过介绍活字印刷术及其对后代书籍印刷产生深远影响,使人们认识毕升的知识性课文。全文只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毕升是我国宋代发明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点了题,又展示了全文中心。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是怎么一回事。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第三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补充和延伸。第四自然段指出了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教学这篇阅读课文,要围绕自然段的训练这一点,按“总—分—总”的思路组织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认知自然段中心;2.细读课文,指导学生部分探究,联系上下文,理顺句间关系,深刻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13.
《新型玻璃》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它分别讲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这是一篇介绍先进科技成果的文章,这类文章不像《狼和小羊》、《王二小》、《猎人海力布》之类的能吸引学生。那么该怎样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 《新型玻璃》是人教实验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以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提出并回答了两个问题——"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魄力吗?"和"报纸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学知识爱科学──《新型玻璃》教学建议江苏王兰柱《新型玻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文中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浪、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段】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默读概括,师巡视,先  相似文献   

19.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型玻璃》。请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板书“新型”)生: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式的意思。师:这说明它在原有的、一般的基础上又有了改进。现在就以玻璃来说,一般的玻璃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生:透明。师:那么“新型玻璃”除了透明之外就还有别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学几种新型玻璃。(板书“玻璃”,完成课文标题板书)(接下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读讲生字词)师:现在字词弄清了,请一位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大家注意听读,看它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学生读课文后对话)生:课文写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变色玻璃和吃音玻璃。师:请大家看到课后的第二题,这个表已经填写了第一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表中的特点与作用如何区分呢?生:(无人回答)师:那么我们来看个例子,课文怎样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呢?(出示要填的表格)生:它能“自动报警”,能“防盗”。师:这“自动报警”与“防盗”可以用一组什么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生:可以用“因为……所以……”组合起来。因为夹丝防盗玻璃有自动报警的特点,所以它能防盗。生:还可以这样说,因为夹丝防盗玻璃能自动报警,所以它能防盗...  相似文献   

20.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要素"的议论文.作者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入对中心论点的论述,然后重点论述创造性思维所需的要素有哪些.引人人胜,水到渠成. 在论述如何才能具备创造性思维时,作者指出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渊博的知识,活用知识的态度、意识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等.为论证活用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在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分别列举了两个事例来证明"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