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知识的分布与大学权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保持知识与权力的匹配。按照知识与权力匹配理论,大学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主要由知识在大学中的分布决定的。而知识在大学中的分布取决于高校的特性、规模等诸多因素。最后,文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大学中知识的分布所引起的权力结构变革。  相似文献   

2.
从权力的角度对大学组织管理进行研究是一种新的视角。在对大学组织过程中权力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从权力主体和权力层次两个雏度形成的矩阵的视角,提出了大学内部决策的三种模式——上层行政模式、上层学术模式、下层学术模式,同时分析了各模式中的权力特性,最后对大学组织过程中的权力运行进行了提练和概括,认为集权和分权是大学组织过程中权力的基本范畴,权力的集中和分散是高校管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丽 《江苏高教》2015,(1):28-32
依据"学术权力分析连续统",文章将学术权力分为8类权力模式,集中反映集权与分权分界的实践意义。文章从集权与分权分类角度,对现代大学制度演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将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结合起来,提供在大学不稳定时期所适用的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即科层制框架内的分权管理。  相似文献   

4.
蒋建华 《教育学报》2005,1(2):26-31
在已有课程权力定位的基础上,克服集权与分权的困境,建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市民社会理论所阐述的权力多极化的课程权力定位。其以分权为基础、以细分课程权力为手段,各种权力由相应的权力主体行使而不是笼统地提集权、分权或共有的课程权力分配体制,其核心是向社会分权。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问题是大学外部治理结构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为案例,用权威—目的二分法的理论框架从权力视野来分析南科大现有的外部治理结构对学校发展的制约,指出话语权的缺失是南科大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政府部门向大学的分权重建大学的话语权,通过分权提高地方政府在改革中的话语权,从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治理走向分权的市场模式的治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既是学术共同体组织,又是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公共机构,还是大学学术成员和行政人员的契约连结,大学内部存在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大学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双向委托代理机制,可以减少大学内部的权力冲突,降低权力运行成本,是改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组织结构——权力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 《高教探索》2006,(3):12-14
权力是大学组织结构重要的组成要素,权力要素影响其他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文章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权力在大学组织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大学组织结构的基本内核、不同组织结构形式的权力特点,最后对大学双重结构形式和双重权力形态的权力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其大学的管理体制、权力结构也截然不同。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集权与分权混合制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权力结构方面,以德国的学术权力结构模式、美国的行政权力结构模式和英国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制衡模式三种权力结构模式较有代表性。尽管各国的大学管理体制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注意把集体智慧和发挥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个人作用相结合,做到既能集中集体智慧,加强集体领导,又能使校长充分行使职权,负责全校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学校变革中的权力和权力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校变革的趋势是逐渐由集权走向分权,主张以学校自主管理为主的校本管理。在此过程中,许多权力发生了变化,这些权力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在变革的过程中达成新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大学巨型化是20世纪中后期高等教育出现的一种现象,并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标多元、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等十分突出的组织特性,使得巨型大学在其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必须注意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层级与幅度的关系。委员会管理模式下的多方参与决策和多样化负责、二元权力结构下的双重组织模式、学院制组织架构下的分权管理是建构巨型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理想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