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4):56-57,60
为探讨桑拿蒸气浴对运动后血乳酸代谢的效果,三组运动员在运动后分别进行30min桑拿蒸汽浴、一般性的整理活动和静坐休息.结果提示: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血乳酸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恢复30min后,一般整理活动组明显低于静坐休息组(p<0.05),桑拿蒸汽浴组均明显低于一般整理活动组和静坐体息组(p<0.05).结论:运动后进行适当桑拿蒸汽浴有利于血乳酸的代谢和体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吃完饭后静坐休息10分钟至30分钟,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对人们肝脏的保养,尤其是对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珊瑚 《健身科学》2009,(3):49-49
吃完饭后静坐休息10分钟至30分钟,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对人们肝脏的保养,尤其是对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体育锻炼和学习只要处理得好,是互利互惠的。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都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儿童时期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若学习的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疲劳和学习效率降低,因此不管是学习中和学习后,都应有适当的休息。休息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静止性休息,如睡眠、静坐、静卧等;另一种为活动性休息,就是利用改换学习的内容、方式来达到防止和消除疲劳的目的。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其它形式的休息无法取代的活动性休息。体育活动可以使运动神经中枢的兴奋加强,使学习记忆中枢的抑制加深,因而可以使学习记忆中枢得到更好的休息。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5.
采用探索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建构并检验青少年静坐行为前因作用机制模型。结果显示:(1)影响青少年静坐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体、人际、组织、社区4个主范畴,各层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青少年静坐行为。(2)不同层面因素对青少年不同类型静坐时间影响不同:在个体层面,生活习惯对教育类、视频类静坐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对视频类静坐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在人际层面,朋友支持、家人支持、教师支持能够对教育类、交通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组织层面,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能够对教育类、视频类静坐时间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够通过人际层面对教育类、交通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产生间接影响;在社区层面,建成环境既能够直接影响交通类静坐时间,也能够通过组织层面和人际层面间接影响教育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3)性别和学段在教育类、交通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的前因作用机制模型上存在群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学生静坐功的测试分析,探讨静坐功对大脑皮层机能能力和学生听课效果的影响,使静坐功在提高体育教学、训练中发挥作用。测试对象与测试方法: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受试者为体育系本科82级、83级、84级学生共281人。其中男生210人,女生71人,采用苏州大学生理教研室设计的《80.8神经类型测试表》进行测试。先向受试者讲清测试方法,任意规定一符号为阳性  相似文献   

7.
王武中 《武当》2003,(5):52-52
适养即为符合自身情况,恰到好处的养生。适养有助于身体健康,帮助人们延年益寿。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适养。 适坐养肉 适当地静坐休息,有利于腰体皮肉丰满健美,静坐有利于心平气和,精神爽快,烦闷消除,毛发光泽度增加,皮肤润泽,大便通畅,睡眠良好,增进人体健康。但是,久坐又会伤肉。必须学会自我调节,使自身胖瘦适宜,达到自我防病延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如何养脑◆◆练习静坐道教养脑的方法就是练静坐,通过练习静坐,让心神安定。现代医学发现,心神安定时人的脑电波非常地稳定且有节律;此外,静坐还可以减少能量消耗,降低乳酸浓度,使人减少疲劳。所以我们应该每天静坐十分钟,来让自己心神安定,养护大脑。而静坐时,最好双手合十在胸前,掌根正对膻中穴一拳距离,掌  相似文献   

9.
<正> 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在学生做完静力练习后,让学生进行积极性的休息,做些慢跑、放松等动力练习;而有的教师则让学生坐下来或站着静止休息。静力练习后到底是进行积极性休息好呢?还是静止休息好?就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次小小的试验。我们让大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冷热水交替浴(CWT)对短跑运动员增强式运动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1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冷热水交替浴组(CWT组)与静坐休息对照组(CON组),在执行10组每组20次负重(10 kg)浅蹲跳和50 m蛙跳的运动方案后,静坐休息5 min,分别采用14 min CWT或14 min静坐休息的干预手段。在运动前,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不同时间点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膝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结果:(1)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后均出现了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的显著下降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显著上升(P<0.05);(2)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CON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运动后48 h,CON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3)运动后24 h、48 h、36 h、72 h,CON组的肌肉力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4)运动后24 h、48 h,CON组的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显著大于CWT组(P<0.01)。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CWT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增强式运动中因肌肉离心所致的肌肉力觉的下降,促进肌肉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恢复。CWT恢复关节本体感觉的机制与促进肌力恢复、镇痛、加速代谢产物清除、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下肢气压疗法对消除疲劳的效果,并与其它三种常用恢复手段(静坐休息、按摩、变强度踏车活动)作比较,针对下肢血流量、血乳酸及肌肉相对硬度等客观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下肢气压疗法对消除局部运动性疲劳,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分层分班教学管理模式对高中生在校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精准干预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不同学业层级高中生体力活动内部动机、在校体力活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A、B层学生体力活动内部动机、课余体力活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层学生体育课活跃性体力活动水平低于B层、课间静坐少动时间多于B层、过去7d(天)每天锻炼达到1h的天数少于B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学业分层可能造成学业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在体育课中体力活动活跃性更低、课间静坐少动时间更多。对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的有效干预,需要家校、师生形成共识,共建多元干预格局,精准干预体育课堂体力活动质量和课间静坐少动行为。  相似文献   

13.
静坐是气功的一种重要功法,有益身心的锻炼。经过静坐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强度,大脑皮层灵活性和分化抑制的能力,同未静坐的相比都有显著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静坐使肌肉放松,呼吸调和、缓慢,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交感和肾上腺系统活性减弱,代谢率下降,心输出量及耗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静坐的基本姿势,现在先说一下静坐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凡在静坐时,须使脑神经、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注意不能紧张。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时不要吃过饭后就静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肚子饿时静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天气凉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勺包裹暖和,即使热天静坐,也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苏州地区初中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体质与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苏州市初中学校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某初中657名初中生进行体质测试,对其中280名初中生发放"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和Yamax Digi-walker701型计步器,记录其每天的步行数,共记录一个星期。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初中男、女生周末步行数与体质成绩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p〈0.01)和0.157(p〈0.05);周末静坐时间和一周静坐时间与学生的BMI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p〈0.05)和0.111(p〈0.05)。结论:初中生的体力活动与体质有一定关系,周末的体力活动量对于学生的体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髌骨劳损是指髌骨软化症和髌骨张腱末端病,此种损伤多发生在举重、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运动中。一、症状与诊断: 1、膝软和膝痛:表现在大运动量后和做半蹲动作时发软疼痛,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如发展下去上下楼梯痛,再严重者走路和静坐时也痛,在运动中可因腿软使不上力而坐下或跌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大学生群体的体力活动量及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湘西地区张家界学院、吉首大学和怀化学院的大一至大四非体育专业的1 019名本科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的抽样调查。结果湘西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度达到适宜及活跃水平的活跃率最高(75.6%);男生体力活动活跃度达到适宜及活跃水平的活跃率为80.6%,女生为70.9%,男女生差异显著(p<0.01);80%以上的调查对象缺少不同强度职业性体力活动时间,其职业性和交通性体力活动方式主要是步行;并且女生的各强度职业性和交通性体力活动代谢当量均值高于男生,男女生差异显著。结论湘西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状况较严重;每天平均静坐的时间超过4h,长时间的静坐方式对湘西地区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的影响较大。建议完善职业性体力活动;丰富大学生休闲时间及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减少静坐时间;均衡体力活动时间及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54-557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一周身体活动现状。方法选取在校非体育专业新生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身体活动评估,涉及静坐、散步、慢跑、逛街、家务等16种主要活动形式,涵盖静止、轻、中和高强度4种类型。结果 1)68.4%以上学生每天以静态生活方式为主,超300 min;仅有18.3%学生达每日75min的中高强度国家身体活动推荐量。2)女生静坐少动时长高于男生,男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女生。3)文科生工作日静坐少动时长较理科生高,理科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较文科生长。结论男生比女生、理科生比文科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更高,应针对不同特征群体提供每周锻炼活动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家庭物质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运动和静坐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家中电子媒体设备易导致儿童静坐不动,而家中的运动设备和房屋空间大小与儿童的运动状况关系不明显。改变家庭物质环境可有效干预儿童的运动和静坐行为,且在有物质环境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家庭社会环境尤其是父母,在影响儿童运动和静坐行为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建议:在家庭环境下,父母应通过控制家中物质环境因素并给予儿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的引导,在改善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安心健脑 脑藏神,“神为形之主”,神全则形健。故健脑首重颐神。颐神之法在于心境安宁,心情愉悦。方法很多,比如西方流行的“冥想”、传统的“静坐”等都可采用。其原理不外乎“制心一处”,减少思想杂念,使头脑和身体得到彻底的休息,而达到健身、健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