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书评事业的繁荣──喜读《书评学》毛鹏多年来,徐柏容同志致力于编辑出版有关学科的理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继《书籍编辑学》、《杂志编辑学》之后,他的这本新著《书评学》又问世了,捧读之余,受益良多,不揣浅陋,为之嘤鸣,以求友声。这本《书评学》...  相似文献   

2.
为这本<通讯名作100篇>写书评,在我的阅读史上创造了很多个"零的突破":第一次密集阅读如此之多的通讯;第一次花费如此之长的时间阅读一本文集;第一次在书中折下了那么多折角;第一次从书里读出那么多惊喜……  相似文献   

3.
毛鹏 《出版史料》2010,(2):40-45
一 毛鹏同志:非常感谢您在课题研究忙碌中给《书评学》赐评。这是一篇很有理论深度的书评。将我拉杂漫笔涉及的一些粗疏认识,钩玄提要,一语道清,实在钦佩。可惜无法再冠诸册首,否则不仅于读者有益,也会为拙书“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4.
英国哈米什·汉密尔顿出版公司于1996年10月出版了《忧伤与原因:约瑟夫·布罗德斯克文集》(On Grief and Reason:Essays by Joseph Brodsky)一书。布罗德斯克是英国著名诗人,他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布罗德斯克在这本新出版的文集中,谈到读书问题,其中有很精辟的见解。他说,读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育人的良好情操,因而应读好书,可是对作家说来,不能只读好书,因为他要写文章、写书,在写作前必须与读好书的同时,也阅读糟粕的东西,以去粗取精。布罗德斯克接着说,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即便是好书,也只能有选择地读,不能为读而读,要有所获。在这方  相似文献   

5.
收到孙继林馆长的书评稿,我的确有些惊讶。孙先生虽然在市图书馆学会工作多年,但我一直将他当作一位实战派高手。在我的印象中,实战派高手总是喜欢就观察到的图书馆实践中的问题作研究,一般不会从他人的学术著作中产生灵感,特别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一类并非大名家所写的著作。在大学教授或研究生们也难得读书的浮燥年代,一位馆务缠身且没有什么“考评”压力的馆长能如此认真地读书,读一本讲图书馆管理学问的书,这件事多少有些希罕。而读书之后再以图书馆管理者的职业眼光作文对其评论,这种对待学问的态度更是令人尊敬。尽管书评中难免流露出一些行文匆匆的痕迹,但在我看来,只有在内心中真正去除了浮燥,愿与“学问”和思考为伍的管理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孙先生书评的标题很有味道,写出了作者对全书的新理解。书评后半部的一些点评,如“看来作者心里还是残存着‘以事为中心’的思想”,“研究中要有较大突破就必需做实地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好的现成的案例,则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放到一些图书馆进行‘实验’”。显然是读书读透了的感想了。程焕文教授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尚未印出已借助网络红遍学界,印出后在网上更是好评如潮。但在学术刊物上,书评人却比较谨慎。看来对于一部真正耐读的著作,写书评并非易事。本期选用了杨祖逵先生的书评文章,杨文较好地把握了程书的基本要领,并以具有较好表现力的文字表达出来,看得出评者是位有功力的作者。我还注意到,书评中比较刻意地渲染书中的近代图书馆“公共化和平民化”的观点,对比《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可以看到,杨先生的读书,已是属于能够有所发现的读书了。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1897—1986)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的书评主要是对美学书的评论。这正是书评史上的缺项。上世纪2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美学。1932年出版了《谈美》一书。他还著有《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美学批判论文集》等。他还翻译了克罗齐著《美学原理》、哈拉普著《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著《文艺对话集》、黑格尔著《美学》、莱辛著《拉奥孔》、维柯著《新科学》等外国名家的美学著作。可见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美学家。  相似文献   

7.
在边春光逝世5周年纪念的日子里,《边春光出版文集》问世了。阅读《文集》,追思往事,更引发了我们对这位亲切的老领导的缅怀之情。 这本《文集》集中地编选了边春光80年代的文章、讲话86篇(《文集》中只有首篇是60年代的作品)。这一时期他先后任中宣部出版局局长、文化部出版局和国家出版局局长,以后又任中国出版科研所所长,这正是出版业实行以建  相似文献   

8.
溢美应避亲     
从美国返沪为自己新著《温馨上海悲情纽约》签名售书的董鼎山先生,是年逾八旬的旅美老作家老报人。他年轻时从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到《纽约时报》与《时代》周刊从事新闻职业,对美国传媒有深切的了解。20年前,他在北京《读书》杂志上开辟的“西窗漫记”专栏,可说是给我们打开了解美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窗口。最近,有记者在上海访问董鼎山,他说的一段有关书评的话,又打开了我闭塞的心扉,受到极大的触动。有记者说国内书评界存在无聊的吹捧和一棍子打死的恶习,董鼎山说,书评要绝对客观,不能让朋友给朋友写书评,又说美…  相似文献   

9.
导语:范并思"著书不立说"是我国学术界的通病,而此通病在图书馆学更为流行。历史上,上世纪上半叶的图书馆学著作有这样的特点:由于本学科具有职业教育性,因而著作往往具有教材的性质;本学科的主要理论是外来的,因而译著较多;学科的应用性则使著作中有大量工具书及使用说明。这些特点奠定了"著书不立说"的现象基础。到了上世纪下半叶,"著书不立说"中出现一个新品种"论文集"。大到全国性学会,小到一个图书馆,甚至个人,阿猫阿狗,谁都可以主编出版论文集。这些文集名字很宏观很前卫很唬人,但其编辑目的、编辑方式千差万别,加上主编者和拟稿者的水平差异,论文集的学术水准相差太大。从总体情况看,极少数精品文集淹没于大量次品文集中,文集中极少数精品文章被淹没于大量次品文章中,使得文集的可读性与学术信誉度大大降低。但是论文集的确有其他学术载体难以承载的优势。文集的主题集中性是以"杂"为名的杂志较难达到的,而它对于论文篇幅的灵活性,杂志也难达到。毕竟,一本杂志的篇幅有限,一旦遇上数万字的研究报告,杂志一般只能爱莫能助了。与学术专著相比,文集内各内容间的关系可以更随意些,并不一定需要学术专著特有的一以贯之或一气呵成。因此,论文集也能成为人们系统地探索学术前沿的一种很好的载体。文集的特点,使文集的编辑成为一种挑战。编得好可大大推动学科的发展,编得不好则可能空留骂名或笑柄。初闻肖希明教授承揽了编辑文集《图书馆学研究进展》的任务时,我是有些替肖教授担心的。文集编辑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性,完全可能毁了肖教授的学术声誉。但今年年初读到这部文集后,我的顾虑完全打消。接下来考虑的是,有人能为这样一部大部头书写出合格的书评吗?幸好,回到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岗位的邱五芳先生,给我们寄来了这篇书评。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经济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  相似文献   

11.
从1983年以来,我馆开展业余书评,评论和辅导文、史、哲各类图书七、八十种(册),撰写书评、演讲稿等文章160多篇,举行了各种辅导报告、读书座谈,讨论会三十多次,培养了二百余名书评员,出版了26期《南图通迅》。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展阅读指导工作,宣传社  相似文献   

12.
王建辉1957年生,编审, 历史学博士,现任长 江出版集团董事长。1982年起从 事出版工作。曾获全国首届优秀 中青年编辑、百佳出版工作者称 号。他不仅是编辑了一批很有影 响的优秀图书的出色的编辑家, 而且,还是著有《新编辑观的追 求》、《名流随笔》、《文化的商 务》、《王建辉自选集》等著作 的学者。他对书评更是情有独 钟,出版了《书评散论》、《人在 书旅》、《思想的背影》(书评文 录)等。他是一位有实践、有理 论,名副其实的书评家。 王建辉对书评不仅钟情,而 且十分勤奋。他2001年2月14日 在《思想的背影》后记中说: “我想借这部小书替自己的书 评作一个总结,同时因为工作转 移需要开辟新的领域,且和曾经  相似文献   

13.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14.
书评家萧乾     
萧乾(1910-1999)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对中国现代书评的贡献,最突出的是书评理论。《书评研究》一书,在20世纪30年代就奠定了他中国现代书评理论家的地位。《书评研究》是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时(1933-1934)写成的毕业论文,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虽然这只是一本不到两万字的  相似文献   

15.
书评在我国读书出版界一直是一个薄弱领域,仅有的少数书评又难免有些投桃报李或互相吹捧、只说好话、不得罪人的人情书评,根本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书评。如何开展书评,使一些严肃客观、言之有理、掷地有声的书评在倡导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进而推动出版业健康发展上起积极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期刊出的《<纽约时报书评>如何选书与评书》也许能给我们出版人与书评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楚伊 《图书馆杂志》2005,24(5):93-93
由傅璇琮等先生主编的《书林清话文库》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辑由韦力《书楼寻踪》、曹培根《书乡漫录》、孟昭晋《书目与书评》、刘尚恒《二馀斋说书》、谢灼华《蓝村读书录》和周岩《我与中国书店》六种著作组成。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需要,人民出版社委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编辑的《李大钊文集》目前已进入编集的阶段,预计今年春季可全部交稿。《文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力求全面、完整、精确地介绍李大钊同志的著作。《文集》分上、中、下三集,第一集介绍李大钊的早期文章;第二集介绍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到党成立前的文章;第三集介绍他在党成立后  相似文献   

18.
由俄罗斯《书评周报》编辑部、《莫斯科新闻》编辑部、共同体图书爱好者联合会、《我们的遗产》杂志编辑部等单位共同创办的读书基金会新近在莫斯科建立。俄罗斯读书基金会是一个跨地区的非政府社会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制定俄罗斯读书活动发展纲要;研究各社会群落和地区的读书状况;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阅读经验并加以推广;促进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 俄罗斯读书基金会设有阅读和图书销售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为各出版公司、图书销售组织提供各种市场信息。俄罗斯读书基金会的定期出版物有:基金会简报《读书大事记》,学术性杂志《阅读的学问》等。  相似文献   

19.
伍杰,1930年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主编。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山路崎岖》、中篇小说《金色的种子》,散文集《点翠集》、《芦苇集》、《溪流》、《花为媒》、《追寻》等。论文随笔著作有《作嫁琐议》、《我的书评观与书评》、《严复书评》、《精神阅读》等;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中国古代编辑家小传》、《中国出版社概论》、《全国书评索引》、《中国百年书评选》、《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书评三十家》等。自2003年8月起,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上发表“书评家与书评”研究系列论文至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孙犁书评的个性马晓声孙犁先生的书评,无论是在内容上,批评方法上,还是在行文上,都是很有个性的。我想,这与其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有关。他所评之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古代作品;二是当代中年作家的作品。他的书评作品主要有《耕堂读书记》、《读作品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