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补贴信号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策略选择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际博弈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企业策略性获得补贴的动机,要实现市场完全成功的均衡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投机和被发现的风险成本,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光伏产业政策优化问题,建立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光伏企业为博弈主体的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均衡解解析及各因素变量对主体行为的影响分析,提出"改进顶层设计、重构补贴体系、重视配套政策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的产业政策优化路径,以此作为优化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决策外部性的性质,建立不确定信息群体博弈模型、不完全信息群体博弈模型和群体合作博弈模型,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外部效用是群体共同选择接受的激励机制,群体规模是正外部性发挥的保证;信息在群体博弈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掌握更对的信息可以避免错误的选择,并使正外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合作博弈凡是发挥外部应用的最好方式。通过外部性的视对给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新产品扩散、企业间的默契、企业集群和企业联盟等群体博弈行为予以解释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军飞  赵淑芳  杨柳 《软科学》2012,27(7):131-136
建立了基于灰色博弈的巨灾保险多主体决策博弈模型。构建了公众与保险公司的灰色博弈矩阵,分析了公众和保险公司的选择策略以及政府的投保补贴比率和赔偿补贴比率对公众与保险公司决策的影响;得到了该灰色博弈的均衡策略,即公众选择投保,保险公司选择经营巨灾保险。证明了:当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时,博弈结果是公众选择投保,而政府的投保补贴比率对公众的投保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当公众选择投保,并且政府给保险公司的赔偿补贴比率α>(L-P+C)/L时,则博弈结果是保险公司选择经营巨灾保险。最后,采用Monte Carlo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得出了当公众选择投保时,保险公司选择经营巨灾保险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邵必林  胡灵琳 《科研管理》2021,42(11):171-181
   绿色供应链已成为政企谋求合作的新焦点,而政府如何制定恰当的补贴政策有效引导供应链绿色化以及企业面对政策导向如何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是实现共赢的关键。为了深入探究政府与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策略选择的动态过程,客观揭示绿色供应链各方利益主体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为政府合理制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并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仿真,明晰了关键因素对绿色供应链政企参与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参与绿色供应链的行为博弈存在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利益双方的参与意愿互相影响,政府积极的补贴政策、合理的补贴力度以及企业良好的绿色管理水平、绿色成果质量,对绿色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政府补贴存在有效区间,要合理把握力度防止因企业滋生逐利心理而出现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为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据此建立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分析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行为,论述基于企业与员工博弈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从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提出各自的知识共享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军民技术转移网络的演化特点,基于军民技术转移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非完全信息下军民技术供需双方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转移高附加值技术、提高技术转化水平、降低双方信息获取与技术转化成本、以及减少非道德运用技术的概率,可有效促进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和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的诱惑与威胁是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存在技术引进诱惑与威胁的情况下,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者之间关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考察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者的均衡策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在面临诱惑与威胁情况下,如何相机抉择,并就政府R&D补贴对企业创新激励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不仅与企业自主创新所获得的收益有关,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政府的R&D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从不完全信息静态监督博弈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上市公司、中介部门及监管部门的行为动机及博弈均衡结果,说明在给定的制度安排下,各个行为主体的选择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监管的制度安排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付敬  朱桂龙  许治 《科学学研究》2011,29(4):502-507
 为杜绝基金申请时申请人的科学不端行为,通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模型和有限理性动态模型两种博弈模型,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过程中的申请人材料申报与基金委调查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为消除申请人的科学不端行为应该采取的信息审查策略和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11.
赵君  蔡翔  梅小敏 《软科学》2006,20(5):67-69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引入道德因子,对寻利人与政府、公务员与政府之间腐败与反腐败行为建立了两个更加细化和完整的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博弈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联 《软科学》2005,19(5):46-49,53
在某种意义上,公共决策就是决策主体围绕着不同利益取向的行为博弈。从博弈标的、博弈主体;博弈策略和博弈规范等四个方面去论述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博弈行为机制,力图建立一个关于决策行为分析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增设“电子游戏”类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鲁黔  秦颖 《现代情报》2009,29(11):144-146,150
面对网络环境下有关"电子游戏"文献的迅速发展,和用户这方面信息需求日益增多,笔者通过调研认为应该在《中图法》(第5版)增设"电子游戏"类目,并提出了几条修订方案,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的本质是一种博弈,博弈论和企业经营战略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基于博弈论人们对企业竞争有了新的认识,博弈论给企业战略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要为战略管理进行博弈论建模还受到种种局限,还有待于博弈论本身的突破。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博弈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并认为围棋游戏提供了一个较完美的博弈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5.
试论建筑市场的三方博弈及业主方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筑市场上业主、监理方及承包商的市场博弈行为的描述和模型的分析.揭示了各方的利益关系和策略取向。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通过以业主是否采取奖惩机制的模型分析,为业主在三方博弈中制定应对策略和办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键  邱国斌 《软科学》2011,25(9):48-53
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与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价格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非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比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增加更快;企业销售额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合作情形下销售额的增速更大,所以,补贴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企业利润随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合作情形下利润增长更快,补贴政策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高于非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且政府补贴越大,合作比不合作多带来的利润越大,企业更加愿意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恶性价格竞争普遍存在,其造成的损失之大,引起社会和广大学者的关注。为治理恶性价格竞争,将恶性价格竞争的形成过程分为企业的产品价格在平均生产成本或经营成本之上的持续的价格竞争(即价格大战)阶段和企业的产品价格在平均生产成本或经营成本水平或以下的价格竞争阶段,利用动态博弈分析出治理恶性价格竞争的最根本治理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知识团队的特点,利用动态博弈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知识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存在的可能性问题,以及具有团队管理者的知识团队里合作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得出了在团队管理者的可置信承诺存在的前提下,具有团队管理者的知识团队在促进团队合作问题上更有优势的有意义的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19.
何建华 《科教文汇》2011,(21):150-151
本文作者在中学篮球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归纳、访谈等方法的研究,得出篮球游戏教学法对中学篮球教学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树立了"终生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陈怡君 《科教文汇》2011,(25):46-47
随着教育游戏领域关注度的持续升温以及教育游戏产品的陆续推出,"寓教于乐"这个古老的命题被赋予新的生命活力。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从程序性知识的视角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关于程序性知识教学游戏设计的原则、步骤,以期为教学游戏早日融入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