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概说 太极拳除按一定的要求、姿势练拳架之外,还有两个人的对练和应用技术,这就是太极推手。用(扌朋)、(扌履)、挤、按或采、挒、肘、靠的要求来完成动作和达到目的。因此也称四正推手或四隅推手,实际是推手的四组动作。 太极拳的盘架(练习拳式)是练“体”(练习自己的重心平衡稳固),而推手则是练“用”(练在自己的重心平衡稳固情况下去牵动对方的重心,使其失控)。练体、练用是太极拳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部分,不可失之于偏。尤其是练推手不劣应当像  相似文献   

2.
黄文彬 《武当》2023,(10):14-15
<正>太极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的双人徒手对练方法,是培养和训练周身皮肤神经触觉灵敏度和身体感觉的运动。它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阴阳相生相克);以“八法五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技法;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为原则。在两人相持的情况下,以巧制胜,是所谓“四两拨千斤”的竞技性运动。太极拳推手分为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单推手双推手和大捋等训练方式。为什么练习太极拳要学习推手呢?吾拙见认为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3.
太极推手为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运动,古称“ 手”、“打手”,是一项两人相互搭手,听劲而动,粘走相随,既要化解对方推逼,保持自身稳定,又要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其倾跌的运动。其基本技术包括棚、捋、挤、按、采、 、肘、靠八法。技术特点表现为舍己从人,乘势借力,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练习推手能加深对太极拳拳式和劲法的领会,提高人体的灵敏、速度和力量等素质,并有助于锻炼皮肤触觉,提高感知能力,锻炼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柔化刚发”是太极推手的主要技术风格,也是太极推手的灵魂所在。“化”…  相似文献   

4.
严昭法 《武当》2005,(2):15-15
推手又名搭手、挤手、打手,是彼我近身训练太极拳用招的方法。本文仅讲“棚、捋、挤、按”四正手定步推手技法。棚、捋、挤、按四个要点,即沾、粘、连、随。提高拔上为之沾,我正人背为之粘,知己知彼为之连,舍己从人为之随。  相似文献   

5.
<正>技击是太极拳的本质,是太极拳的最主要的功能,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技击的实战性训练,是练习“听劲”和达到“懂劲”的必然途径。当然,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基础是拳架。当拳架练至身法没有缺陷,能够做到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一气贯串,通达顺遂;以及腰为主宰,周身一家,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就为推手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练习拳架是体,练习推手是用。由体到用,由用到体,体用结合,循环往复,才能长功夫。  相似文献   

6.
太极推手本采不是太极拳的打法,是训练拳人太极八法、折、按、采、拢、肘、靠的方法,以求踏上“听劲、化劲.发劲”高层次太极切夫之路。推手爱好者推手玩玩乐乐也是一件趣事,对健康有益。如果想从中学练太极切夫,没有名师指导,推来推去很难提高,关于推手的问题,我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以求得到拳友的共识。太极推手的“手”大约司分为六种:即拙力手、病手、招手、强手、高手.神明手。拙力手,《打手要言》中日:”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拙力手者并未练习过太极拳,太极理论知之甚少,初涉武术喜爱推手。不知关…  相似文献   

7.
第一讲概述与基本手法[一、太极推手简介]   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1600~1680)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太极拳。 同时,他以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和恃巧不恃力的原则,将拿、跌、掷、打融为一体,创编了太极推手这一独特风格的锻炼手段和切磋技艺的运动形式。 传统太极拳推手是在太极拳套路练习具有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两人搭手,互相缠绕,遵循太极拳“沾、粘、连、随”的要求,运用“ 、捋、挤、按、采、 、肘、靠”八种方法,按照“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运转自如”的原则,双方配…  相似文献   

8.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功练习、拳架套路练习、推手和散手练习三部分。 在推手练习中又分为单人推手练习和双人推手练习,就是把拳架套路中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结合步法的“进”“退”“顾”“盼”“中定”,通过单人及双人练习,更好地运用到对抗实战中去。在此,我把跟陈正雷老师学练的单人推手的训练方法整理出来,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太级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各太极拳学派在借鉴吸收我国古代民间武术对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创新发展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拳术竞技运动.它在民间流传极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各学派推手内容不同,方法也不尽一样,但它们的推手都是与自己的拳架姿势相统一、相吻合的.传统推手包括;单手推挽(单推手)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和四隅推手四大项目.其中单手推挽是初学入门练习的一种基础推手方法,它又分为平圆、上圆乱环(粘手);一般单手推挽只练定步,即原地单推手.在原地单推手推熟的基础占再练活步单推手,从原地双推手到原地四正推手,要经过按化、捋化、按捋、捋挤和压腕、按肘等多种推法专项练习,逐渐奠基四正推手.  相似文献   

10.
林山中 《武当》2024,(2):10-14
<正>太极拳推手,近些年形成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推手法:一种是“致刚推手”,以刚克柔,大力打小力;一种是“致柔推手”,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致刚推手”常见搂脖子、扣肩、撞击、拉拽、扳摔、夹剪胳膊、搂腰抱背、拧摔、下绊钩脚等。招法不多,暴发力,求速战,顶牛碰撞,爆猛犀利,以致对方倒地为目的。“致柔推手”,以柔克刚、粘黏连随,听拿化发,使用太极拳“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松沉的技术,接触性发劲,是太极拳散手技击的过渡阶段,先有定步推手考验活动桩功拔根接劲,  相似文献   

11.
孙国玺 《精武》2009,(1):41-43
陈式太极拳推手是独具风格的传统推手方法.主要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动作虽少,但变化多端,充分体现了太板拳的棚、捋、挤、按、揉、捌、肘、靠的基本技法。通过推手练习。可以全面提高拳术水平。此套推手法是由陈式十七代太极拳宗师陈发科先生所传.在太极大家洪均生老先生的继承发扬下,汇集以洪派太极拳现任掌门人李恩久先生为首的多位洪派太极拳名家的数十年经验总结.是现保留并继承的陈式太极拳唯一的一套正宗推手法。今介绍给广大爱好太极拳和太极拳推手的人们,不仅以此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在太极拳推向世界之时,  相似文献   

12.
推手又名搭手、挤手、打手,是彼我近身训练太极拳用招的方法。本文仅讲"掤、捋、挤、按"四正手定步推手技法。掤、捋、挤、按四个要点,即沾、粘、连、随。提高拔上为之沾,我正人背为之粘,知己知彼为之连,舍己从人为之随。  相似文献   

13.
和式太极拳推手又名打手,比手或擖手,是练习对抗性的功力与技法的重要方式。它分单搭手、双搭手、定步、活步、大(扌履)、乱踩花等。初学者,多宜师徒对练,使徒弟在推手中熟练掌握搠、(扌履)、挤、按、采、捌、肘、靠等劲法。搭手后,要相互  相似文献   

14.
林泉宝 《武当》2003,(7):15-15
推手技法,是武当赵堡太极之中层功夫。推手古代叫“擖手”,或者叫“打手”或“搭手”,它是太极拳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太极拳的拳架不但具有养生的作用,又是技击实践运用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技法上运用太极拳八门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基本方法,以沾连粘随为太极拳之技巧,并以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之原则,来探索对方的动向、虚实,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于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主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绷捋挤按採挒六法都以手完成。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在太极拳中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在传统太极拳中还有指型,同时配合指法。但是由于指法稍嫌狠戾,现在一般不强调指型及指法的作用。目前,太极拳的手型以掌为主,拳、勾为辅。在各式太极拳中,手型使用最多的是掌,其次是拳、勾。以传统杨式85式套路为例:全套中除三、四式双拳绕打外,都为单手或双手掌型。太极五星拳中搬拦拳、撇身捶、指裆捶、栽捶,都以拳为主,但都有掌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张山  赵顺同  洪丽 《武当》2001,(2):14-14
传统太极推手是在太极拳套路练习具有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两人搭手,遵循沾粘连随的要求,互相缠绕,并运用“棚捋挤按探捌肘靠”八种方法,“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运转自如”,凭借自身皮肤神经末梢感知对方发劲大小、速度快慢与动作方向,选用合理的技击方法,使对方失去重心,被我扑出。  相似文献   

17.
一、推手八法 赵堡太极拳在架式和推手中要取得我顺人背的效果,十分讲究运用十三法和各种劲。 赵堡太极拳十三法的名称与各家太极拳的名称一致,就是:(扌朋)、(扌履)、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法的动作贯串赵堡太极  相似文献   

18.
王选杰 《武当》2003,(12):28-30
推手,又称揉手、搭手、打手。是中国武术所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八卦掌、太极拳、大成拳、鹤拳等诸多拳法均有推手练习。大成拳推手是大成拳“七妙法门”之一,可以这么说,“力由站桩而得,由试而知,由推手而懂”。这里所说的力不是简单的力的概念,而是特指大成拳之劲力。换句话说,不经过推手训练,在实作中就不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继承和进一步弘扬发展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作为祛病、强体和防身自卫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但大多数练习者对太极拳推手的“技巧”不太了解。文章对太极拳中“四正推手”的技术进行分析,使练习者熟悉并掌握太极拳推手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