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与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处理好学与教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前提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努力从师生关系、三维目标、预设生成、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四个方面处理好关系,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热爱英语,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2.
张桂林 《学子》2012,(11):17-18
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功的关键。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地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情绪愉快,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在驱动...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实施以来,英语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成为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课题。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当前中小学校新型课堂教和学的关系中,师生关系不再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就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4.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完美结合。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善教”。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心与心的贴近,情与情的交融,生命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教学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内涵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交互活动而产生的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着,它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关系极大。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与主体的互动过程,就不应该仅是单一的教和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互动状态,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理解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的看法是: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2.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体现为课堂上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像一条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在一起,创造出和谐、融洽、高效的教学氛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值得去研究和探索。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一、教学过程中交际的主体、客体教学过程中,交际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  相似文献   

8.
李杰  张吟梅 《保山师专学报》2002,21(4):25-26,29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是最频繁的,如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这也是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当今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疱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教育的灵魂,而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该如何"武装"自身以更好的优化师生关系?作为学生又该做点什么呢?近七年来,我投身于普通中学与中职学校的美术教学中,就师生关系提出问题。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找准推进美术教学发展的切入点,"亲其师,信其道",就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学与教师教两方面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1.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教师的为人和作风应该是既庄重又亲切的,使学生既尊重你,又愿意接近你。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最热情而又最理智的,要善于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的教态,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常常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是愉快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一位教师,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相反,学生讨厌一位教师,他们对教师的敌意…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中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实践证明,实施愉快教学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愉快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态度良好,教学环境宽松,学生心情愉快,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效率高,效果好。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实施愉快教学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  相似文献   

14.
查晓尹 《教师》2011,(3):95-95
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的过程。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建立和健全新型师生关系□杨启栋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构成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教”和“学”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事,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长期探讨并渴望...  相似文献   

16.
聂美云 《湖南教育》2005,(23):33-33
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大量的时间是在教学生解题,因而解题教学成为学生体验数学的重要途径。解题是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教师如果不亲自解一解布置给学生的数学题,就难以体验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需要与学生一道体验解题的过程,分享在解题过程中得到的喜与乐、甜与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上的民主。美国数学教育家舍费尔德在《数学解题》中曾对两位学生和一位数学家的“出声思维”进行了记录。他比较发现,数学家的思维要复杂得多,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一、师生关系内涵及理解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白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理兼容、和谐相处,共同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学过程的主体由教师让位于学生,中心任务由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在这种新型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了前提和关键。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现代学生观念,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友好,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构建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爱学生是建立尊重、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应…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教师满腔热情投入课改,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教好,而学生则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对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反之,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和学的关系难以协调,给教育活动带来阻碍。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