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振仕 《今传媒》2010,(3):91-9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传播工具的媒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变,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传播功能还是产业发展,无论是媒介生态还是技术水平,都已千变万化,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爆发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严重威胁着民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情况下,无论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是新媒体,都可以并应当进行相关的健康传播,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如传播信息、粉碎谣言等。增强媒介传播的效果,使传播的信息被受众在思想、态度和行为上所接受,才能使媒介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起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董美 《中国广播》2009,(5):63-65
广播作为借助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广播日渐出现了它的局限性,面对信息爆炸和新媒体的崛起,现代广播无论是对新闻本身还是编辑必须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媒介传播并塑造文化,文化影响了媒介传播。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是其他体育、艺术文化等等形式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别是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浸染着媒体的发展。单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来看,媒体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其所在城市的"建筑文化""城市本土风俗"。本文以纸媒《哈尔滨日报》所传播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范本研究其传播过程中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文权 《当代传播》2015,(2):108-110
海洋文化的传播是海洋国家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体现。中国海洋文化传播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处于弱势状态,以陆地思维为主导的区域性媒介传播体系已无法满足海洋时代和海洋文化的传播需求。中国海洋文化的推展必须采用全球传播视域下的传播策略,对国内外受众、传播内容、途径以及传播的方式、方法予以清晰的定位,以培育和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海洋媒介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媒介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传媒与女性主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媒介通过其传播内容间接地表达对女性的观点,而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媒介女性、女性受众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隐蔽地呈现出边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网络组织传播的研究富有挑战性,当我们尝试用经典的理论来诠释网络组织的复杂性、特殊性时,无论是切入点和体系性均需要有时代的气息。社会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实践活动,是一类复杂的自组织网络传播系统,必然伴随有全新的文化传播意义出现。  相似文献   

8.
西方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媒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技术分析、传播意图、受众体验、文化价值还是市场机遇上,视频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传播现象,网络电视、户外视屏、手机电视等移动终端等全媒体传播渠道开发,视觉时代的图像传播迅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并激发阅读热情,不但丰富了传播的多元化格局,也为创新视频媒介策略创造了机遇。西方视频媒介和报业的尝试已经取得丰富经验,并为我国视频媒介发展和开发全媒体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试图以视频传播的理论来源为借鉴,以西方视频传播的媒介策略为内容,深入探索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在市场化运作的大背景下.首先考虑的就是目标受众群的定位.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通盘拥有市场.追求普泛的大众占有率。报刊杂志日益细分化.电视从栏目化向频道专业化发展.收费电视正在步履匆匆走入百姓家.这些无不昭示着大众传播已经进入分众传播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介营销传播的模式及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媒介营销的主要对象是电视观众和广告客户。今天,电视媒介营销的焦点集中在对收视率竞争方面,无论是节目编排还是品牌塑造和传播,其目的就是要争夺更多受众,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在这种形式发展的强烈需求下,媒介融合的出现,满足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将从媒介融合的概念开始进行分析,从现代媒体生长环境的改变趋势、强化电视新闻传播效力的发展情况和以科学方式评价电视媒体传播效力三个方面开始着手,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研究媒介融合的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杜林 《当代传播》2007,(4):99-100
体育传播是人们通过媒介对体育信息的传递与分享.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以电视为主的传播媒介使体育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在视觉化层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广度,但其在传播、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其内部的两级分化.  相似文献   

13.
武非  窦志春 《传媒》2021,(17):56-5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创新变革的机遇期.其中,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视觉艺术传播带来诸多可能性,同时不断推进新兴数字媒介实现多元化变革.本文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对视觉艺术传播带来的不同层面影响,针对视觉艺术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展现视觉艺术借助数字媒介在艺术媒介、活动、受众、技术等方面实现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李竞 《出版广角》2022,(2):82-85
近年来,博物馆凭借多样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文化体验,热度不断攀升.无论是主动同报纸专栏、电视频道、商业机构谋求合作,还是调整内部管理、组建年轻化团队、布局新媒体平台、重塑内容产品,如今的博物馆传播不再局限于"以物为媒、以人为媒",复合媒介的应用成为传播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三星堆博物馆立足于古蜀文化,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改善,为博物馆的跨媒介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相似文献   

16.
微博是随着近年来媒介融合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物,它的出现立即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人民群众对于信息传播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由于微博天生具有传播优势,各家传统媒体迅速抢占微博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本文立足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对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微博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的时空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媒介的发展都是技术与智慧的撞击,都是在一定的技术平台上借助一定的时空创意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新媒介的出现必然带来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样式,以新的时空创意满足人类的需求。 媒介传播的根本还是在于时空结构。网络传播所面临的也是时空结构问题。本文即着眼于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网络传播以其自身特性所进行的时空创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爱好者》2008,(4):18-19
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图像传播技术的成熟,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开始到来,图像语言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系统,成为人们生活、叙事的主要手段,人们终于在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电视新闻的传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媒介融合的定义出现改变,不再单纯的指新闻传播领域,而是逐渐面向大众,成为了信息社会发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视新闻传播受众群体发生转变,增加了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此,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调整行业标准,健全产业结构、新闻渠道多样化,朝着传播力度强大化、科技发展迅速化、传播途径复杂化三个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可  林宇阳  张毅  蔡爽 《传媒观察》2023,(3):97-104
当前,国际传播正处于从过去基于大众媒体的自上而下范式,向以全球一体化互联网为基础、自下而上全局性范式转变的关键时刻。无论是从世界格局演变、传播业态发展,还是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来看,我们都迎来了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时机。回顾2022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迎来井喷式增长。围绕国际传播基础理论创新、国际传播范式转变、话语权与国家形象研究、媒介渠道延展策略以及国际传播海外研究等议题,形成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