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问一句     
夜班编辑是做把关工作的,在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方面,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这和足球赛一样,一般队员运球中因疏忽而丢球,还有可能寻找机会夺回来,而守门员失误往往就无法挽回。夜班编辑就好比足球场上的“守门员”。惟其如此,夜班编辑要用冷静的头脑、思索的双眼,去发现各种各样的差错。小的是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的瑕疵,大的是带有政治性的错误,都要尽可能地防止它们混出“关”去。夜班编辑在检查和审阅稿样时,有可能发现大小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良知的编辑,失之于黑与黄庶不曾有。编辑这一行多见的是灰色失误,我把编辑在学术上的失误,叫做灰色失误,这是一种学术上的硬伤的失误。编辑之误,也有文字语法、出版知识方面的差错偏失,但大多在学术。  相似文献   

3.
编辑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为稿件纠错找差的工作,千方百计地要将各种差错阻挡在见报之前。然而,要想当好报纸的“守门员”.并非简单之事,需要编辑要有一定的“守门基本功”才行.  相似文献   

4.
新闻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将新闻作品中的错误消灭在出版之前,提高报纸质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现差错,是对读者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本文从宏观意识和微观意识两个方面谈到了新闻编辑纠错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了报纸中常见的一些差错,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和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5.
编辑,素来就有“无名英雄”、“把关人”、“足球场上的守门员”这样的称谓。把关意识。是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新闻编辑必须首先具备的素质,电视新闻编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可是,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重要性,编辑仍然是一种幕后的工作,他的成就是融入事业、集体中的。他的突出的特性不是“成名”,而是一种责任。举例而言: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不免要关注一下作者是谁,但绝不会想编辑是谁。反过来,新闻中出了一点差错,人们就会抱怨:“编辑是怎样把关的!”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编辑的把关责任是编辑工作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职责,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把关保证舆论导向正确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  相似文献   

7.
樊丽 《编辑之友》2003,(2):41-42
一、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一体制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图书编辑一直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定位在组稿和编辑加工上,一切围绕稿件转,至于装帧、用纸、成本、出版周期、发行量、货款回收情况、最终效益等,编辑几乎不予考虑。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编辑一心无二用,所以图书的差错很少,读者很少为错别字问题提意见。自从出版社走向市场以来,图书差错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行业问题,有些学生用书差错之多到了误人子弟的地步,这主要是因责任编辑“责任”太多,尤其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经济效益上,花在传统意…  相似文献   

8.
杨光 《记者摇篮》2005,(8):17-17
虽然在编辑的岗位上时间不是很长,但我却深深地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真是责任编辑、责任在肩。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点作为新闻编辑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牢牢把握。编辑人员的每项工作都会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我们编排的电视节目直接体现了编辑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工作胆识。  相似文献   

9.
新闻真实性的技术规范研究(中)——编辑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条新闻从记者采集到公开面世这个过程中,编辑是最后一个也是重要的决定性环节。编辑对稿件的价值判断、逻辑把握、技术性差错负最后责任。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是新闻宣传的"守门员",是新闻宴会的"厨师",编辑的能力高低对于整个新闻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创新能力不仅需要编辑有创新的思维和想法,同样需要编辑有较高的素质与工作技巧。本文针对编辑工作的性质与特点,从编辑工作的内容出发,总结三个方面的策划与创新能力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周建旭  陈晶 《新闻传播》2010,(1):110-110
做一名合格称职的新闻编辑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素养——政治素养、新闻素养、采访素养、编辑素养、知识素养。一、政治素养对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政治家办报","一定要讲政治"。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校对工作是一项挑差错、正谬误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正确实现编辑意图的一项重要工作。做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校对员,除具有热爱本职工作、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外,必须善于思考。为此,校对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拓宽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质疑,纠正原稿中的差错,把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不仅要求稿件的基本事实准确无误,还应力求杜绝其中每一细节及引用的数字、典故、文句、背景材料等方面的差错。“发现和纠正原稿中的差错不但是作者的责任,而且也是编辑的责任……编辑是最后一个有机会消灭原稿差错的人。对于未能发现和纠正的差错所造成的后果,编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引自《报纸编辑与评论》第6页)因此,编辑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缜密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及时发现和修正差错,把好最后一关,使报纸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近几年来,笔者在编稿实践中体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工作中,大都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是新闻报道的源泉。是新闻生命所在。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深入细致地采访和了解,就不会有新闻作品的产生.更不会有大量优秀感人作品的不朽。其实,深入实际何止是对于记者如此重要,对于编辑也同样不可缺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的差错,不是出在记者的笔下.而是出在编辑的手里.共中除了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编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感受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倡编辑也要深入实际.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这对于减少新闻报道差错,提高报纸质量有着共它任何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称职的新闻编辑记者,拥有极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帮助记者及时发现并判断手上的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反之,没有新闻敏感度的记者很难挖掘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而政治敏感力是编辑记者能够在激烈的新闻行业中立足的基本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力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赵纯克 《新闻导刊》2006,(6):37-37,36
报纸重视新闻图片的今天.图片编辑地位也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如何使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出彩.这是图片编辑起码的责任和时时面对的挑战。我在多年的摄影部主任和图片总监的岗位实践.体会到要做好图片编辑起码要具备有“用心、尽心、精心”等。  相似文献   

17.
丛笙 《新闻三昧》2004,(7):14-14
在报刊的新闻编辑工作中,一篇章的刊发见报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层层审核把关,不应该出现工作失误,尤其是地名失误。可这种现象却屡见不鲜,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类报刊上。不仅地方报刊出现,而且中央级报刊也发生,这就不正常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将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高等教育出版社等34家出版单位及新闻网站向全国编辑界发出倡议,提出“向差错挑战”,并郑重承诺,决不让不合格产品危害社会。倡议书提出了确保出版物质量的9项措施,包括坚持资格准入制度、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样品检查制度、成品评审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和次品召回制度,并请管理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共同监督。  相似文献   

19.
把关是党报编辑的一项主要职责。这把关不仅仅是指修饰辞章,改正文字、语法上的差错,而着重在于纠正来稿中政策上和事实上的失误,把握宣传报道的尺度。 修饰辞章,纠正错别字,关系到来稿语法、逻辑的正确,行文的流畅。纠正事实,关系到新闻的真实性。把握尺度关系到报道是否实事求是,防止刮风起哄。这些是编辑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其中最主要的是纠正来稿中的政策失误。因为这关系到报道精神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关系到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这方面若把关不牢,造成差错则危害极大,影响难以挽回。所以,编辑应有的把关意识中,首先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读 今年5月9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 ,发现在标出“本版责任编辑×××”的同时 ,并列刊出了“本版责任校对×××”。我们的校对从“幕后”走上“台前” ,好!每家新闻单位 ,都设有校对 ,但往往附属于编辑部门 ,很难进入“正堂”之列 ,然人们又很难否认 ,校对在防止差错、净化版面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新闻界内 ,人们又往往把发现差错 ,挡住失误的帐记在编辑的功劳簿上 ,而总把防止差错作为校对工作的义务 ,尽了职也是理所应当。把责任校对与责任编辑并列于报端 ,是对校对工作者的尊重 ,更是对校对责任心的一种鞭策 ,值得推而广之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