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性和职业性在高职教育中属于最基本的两种属性。高等性主要体现在高职学生和中等教育毕业生的比较,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层次差异;职业性主要指教育和产业需求之间进行高度的精确对接。职业性和高等性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更好地走向未来、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需要。在科学角度上实现对人才培养和规格的提升,实现教师队伍水平的全面提高,培育大学文化精神,对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和谐统一开展思考,并对当前的高职院校建设提出改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高职人文教育在遵循高校人文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职业性特质为起点,坚持培养"职业人"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坚持职业性维度,彰显高职人文教育个性,把高等性作为自己的使命,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高职人文教育在遵循高校人文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职业性特质为起点,坚持培养“职业人”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坚持职业性维度,彰显高职人文教育个性,把高等性作为自己的使命,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之本是其二重属性——"高教性"与"职业性",片面强调"职业性"只能是劳民伤财的急功近利,是失之健康的畸形发展。目前需要解决的就是二重属性问题,把"高教性"融入"职业性"中,使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若此,提高"育人""成人"教育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会形成一个健康完美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等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在高职教育中体现其"双属性",做到二者在课程中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所衔接的专业和基础之间的专业和学科基础课的改革。文章以中国民航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航空机械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深化高等性和职业性在课程中的融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体现出高等性"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但高职高等性不能仅仅理解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的高等性,而是要理解为整个高职教育办学定位的高等性,其实现的关键路径是管理模式改革。当前高职教育中盛行学校中心管理模式,而高职教育本质上所需要的是教师中心管理模式,因为以教师为中心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实现这一转变,既要对教师进行赋权,又要落实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就必须结合新的形势重新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科学认识层次上的高等性和类型上的职业性,避免滑向启航式的就业教育,真正办成远航式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查吉德 《职教论坛》2007,(19):25-28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尊重教育的本体价值,即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高职教育其本质属性既包含职业性,又具有高等性,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职业性的同时,不应忽略高等性;当前高职院校师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归根结底在于未能形成健康的精神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精神文化的培育,为广大师生营造"心灵的故乡"。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是高职办学的依据,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个根本属性,高等性和职业性两者相互统一,共同组成完整的高职教育系统。高职教育须紧紧围绕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设置教学体系,在充分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明确其定位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结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与中职的区别,力求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职业性”和“高等性”特征,突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提出"教育现代化2030"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在教育实践中彰显人道性、多样性、生产性与专业性,抓住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培养国家及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克服固有的需求性偏差、目标定位不清晰、培养氛围淡薄、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将创新意识融入人才培养观念中,打造符合供给侧需求的课程结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发展,奠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师的新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从强调"职业性"转向正确处理好"职业性"与"高教性"的关系,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必须注意提升自己办学的"层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主要体现在人才的高素质、高技能。而高素质高技能的内涵是指学生具备符合"时代水平"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时代水平"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不断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历史任务决定的。高职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符合"时代水平"。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与时代同步,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高职教育才会可持续的发展,高职教育"高等性"才能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4.
厘清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教育性”的辩证关系,促进“教育性”与“职业性”和谐共振、比翼双飞,是明晰职业学校办学思路、推进职业教育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职业性与教育性“两翼”比翼双飞,需在理念层面注重“立业”与“立人”和谐统一,在实践层面推进“教、学、做”有机融合,在生态层面构建专业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尊重教育的本体价值,即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高职教育其本质属性既包含职业性,又具有高等性,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职业性的同时,不应忽略高等性;当前高职院校师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归根结底在于未能形成健康的精神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精神文化的培育,为广大师生营造“心灵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当前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以生存发展为目标的地方高职院校,文章称之为"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这不仅影响我国高职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要实现和谐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办学的路子,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实行人本管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服务地方办学功能的彰显来主动寻求政府支持,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寻求和谐,逐步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具有的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行业性和就业性特征,提出了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要体现高等性特色、注重职业性特色、展现地域特色、彰显行业特色、凸显就业特色.  相似文献   

18.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在更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一种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统一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全面规划,重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创设校内外结合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以及管理型的人才。这样的教学目的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根本,要求高职毕业生要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也给予了不同的要求,结合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挖掘,在这样的情况下,"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运而生。因此,本文主要以高等职业学校"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从实际出发,论述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研究,通过改革课程的职业性和教学目的,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职业特色,实现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职业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历史范畴,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我国现阶段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虽定位于“高技能型人才”,然而存在人才定位的高级性不明显、人才定性的职业性不鲜明、人才定型的技能性不突出和人才定向的基层性不坚定等问题。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性、职业性、技能性、基层性、复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