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寞是远离人事纷争,追求宁静、独立和孤独的生存状态。大学中的寂寞用来表示大学中师生学术生活应该持有的态度与生活方式,包括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自由支配时间的自由自在的状态、不为外界名利因素所左右的宁静与恬淡、对学术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寂寞与大学精神紧密联系,寂寞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寂寞有利于大学学术探究,使学者潜心于不求事功的理性及学术活动;寂寞有利于大学独立自治,使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为来自大学之外的各种力量或利益所左右。  相似文献   

2.
寂寞是德国古典大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学术史上,寂寞与学者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寂寞与学者的联系甚疏.学者的使命决定了寂寞是其本真的生活方式之一.当今纷扰的社会环境与异化的科研环境,使学者守护寂寞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学者心存大志,心无旁骛,追求深刻;社会提供一种民主的氛围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大学内部构建一种清幽淡雅的学术环境是学者守护寂寞三个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伍娜 《现代语文》2009,(12):84-87
回顾这十几年汪曾祺研究所走过的路,我们不难发现汪曾祺离世后更为寂寞了,一个显在的表现就是有关他的评论文字已不多见,而且这些文章中有突破性观点的更是少见。这当然与时代的审美趋向的转变有关,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网络的、感官的、通俗的。汪曾祺产生的一些影响,是人的心灵的选择,而非文学史的选择。可以说汪曾祺的寂寞就是中国文学的寂寞,就是我们心灵的寂寞。  相似文献   

4.
《成才之路》2011,(22):F0002-F0002
“踏上讲台,如果没有学生,我感觉很寂寞。75年的从教经历,不是一条虚线,而是一条教师生活绵延不绝的实线,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是潘懋元先生在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上的感言。  相似文献   

5.
学术职业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职业的精神气质是学术职业的灵魂所在、血脉所依,体现了学术职业以学术为生为业的生命内在需求和神圣召唤。追溯学术职业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必须考察学术职业最初、最久远的起源,剖析其生长的第一个生命细胞。本文从中世纪大学生成的最初胚胎开始追溯,沿着修道院、经院哲学、科学学院化、学术的社会责任担当等学术职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探寻学术职业在千年发展中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沉潜与寂寞、怀疑与批判、自由与激情、学术与责任。  相似文献   

6.
寂寞与自由如同学术的两翼,是洪堡大学观的基本组织原则。从中世纪大学到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寂寞与自由是一个渐变传承的过程。中世纪的教师、学生及大学在寂寞与自由方面均有独特的表现。及至柏林大学,洪堡将寂寞与自由并存论述。柏林大学对寂寞与自由的践行实施,为我国当代大学及学生、学者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学术界有4种观点:指标体系说、目标跟踪说、排行榜说和时间表说。这些观点尚停留在"口号"阶段,都未触及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本质。世界一流大学在本质上都是文化大学,有文化方成一流大学。对于中国大学而言,以宁静寂寞的心态凝练大学理念、倡导学术自由、培养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方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高等教育中有两种占主导地位的学术写作教学方法:一种是学术用途英语,另一种是学术素养模式。学术素养模式的观点是把写作看作社会实践,而且这种社会实践随着语境、文化和体裁的变化而变化。学术用途英语通常需要对交际语境和由此语境产生的语言行为做全面的解释和描述,并把它们作为任何教学解决方案的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文章批判性地审视这两种方法,识别它们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揭示对学术写作研究和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尽管许多远游的学子赞美过清华倾心过北大,为那些美仑美奂的巍峨学术殿堂所惊叹。但事实上任何一所校园,也未必能代替学子自己心中本土高校的位置。与北京、上海、广东的一些高校相比,南昌的大学既无政策的倾斜,也无地缘的优势,更无发展的巨大契机。但是,正是因为英雄城的忧郁和沉稳,锻造了南昌高校的内敛而不张扬的气质。这就是南昌的大学群,一切始于寂寞,甘受住寂寞,又成长于寂寞。  相似文献   

10.
把握博耶教学学术的本质属性、构成维度和生成机制,是推进教学学术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现有研究对此鲜有观照。通过分析1988-1995年间5篇博耶文本资料,提炼以“从分裂走向联合”为主线的教学学术生成路径,即“使命与社会分裂,重构学术使命→扩展学术范畴,促进学术交互→教学与研究联合,教学学术生成”。其中,形成联系是博耶教学学术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体系;连贯知识观、发展学者观、四维学术观构成教学学术生成的理论考量。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构建教学学术“三层次”概念框架,提出其本质属性是教学与研究的联合活动;其生成机制为当教学与研究在目标、标准、主体、内容、过程、关系等六个维度发生联合时,教学贯穿知识生产始终,发生大背景、跨学科、多情境、多样态重构,教学学术由此生成,指向师生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学术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尽管许多远游的学子赞美过清华倾心过北大,为那些美仑美奂的巍峨学术殿堂所惊叹.但事实上任何一所校园,也未必能代替学子自己心中本土高校的位置.与北京、上海、广东的一些高校相比,南昌的大学既无政策的倾斜,也无地缘的优势,更无发展的巨大契机.但是,正是因为英雄城的忧郁和沉稳,锻造了南昌高校的内敛而不张扬的气质.这就是南昌的大学群,一切始于寂寞,甘受住寂寞,又成长于寂寞.  相似文献   

12.
费美林 《文教资料》2014,(16):103-104
学术界关于学术与思想之间的争论颇为激烈,而罗志田这篇《探索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就这种争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意图在学术与思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然而,学术与思想之间是否可以找到平衡点?作者就这篇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和学术界中剽窃抄袭、申报造假、侵占成果之类的学术不端现象层出不穷。本文首先对学术不端的定义和表现进行了阐述,并从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出发,分析了学术不端问题中深层的社会成因,并从其观点出发,提出了对解决学术不端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些人甚至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  相似文献   

15.
张微 《培训与研究》2010,27(1):59-61
近年来,高校和学术界中剽窃抄袭、申报造假、侵占成果之类的学术不端现象层出不穷。本文首先对学术不端的定义和表现进行了阐述,并从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出发,分析了学术不端问题中深层的社会成因,并从其观点出发,提出了对解决学术不端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博克论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分析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博克对大学社会责任的论述.作者认为,博克在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倡大学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卓见.文章具体分析了博克对大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分担、大学的学术与非学术的社会服务方式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术生活就是这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学术生活中的耕耘,是孤独与寂寞的,需要你默默躬耕,弥纶群言,然后能孚甲新意,只有占有大量材料,充分研读前人的成果,才能在思考中茁生思想之苗,绽放思想之花。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如果愿意在学术园地里耕耘,就要能够在孤独时忍受,寂寞中坚持,这才见出你对学术伊人慕之久,爱之深,所以才能不管道阻且长,而始终溯洄从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是柳暗花明呀,能够在孤寂中毅然耕耘的学人,穿绿荫,越花海,终将收获累累在枝、金黄饱满的硕果!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本期奉献给大家的是一组有关学术生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废名喜寂寞独处,甘于寂寞并以寂寞为乐,以寂寞为美,以寂寞的美学观照人生社会,故其文中的意境、人物也蕴含着寂寞美。“寂寞”意象成为他的文学创作情结和审美意识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基础教育现行观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教育中比较流行的观点产生的背景这里所说的现代教育观点是指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市场经济初现端倪以来 ,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或从国外大量引进的教育教学观点 ,或者是自己创造。到目前为止 ,市场经济已经逐渐确立 ,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经济的变化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变化。但也出现一些负面现象 ,具体体现在 :经济上 ,假货充斥 ,鱼目混珠 ;社会上 ,骗子笋出 ,真假难辨。经济与社会呈现出躁动与多元化的态势。而在人类发展史上 ,经济与社会的躁动与多元化必将带来思想与文化的躁动与多元化。学术领域中“伪学术”现象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20.
如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新闻媒体炒作层出不穷,学术伦理底线日益模糊,功名利禄诉求大行其道。清代思想家戴震曾经说过,学者"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真正的学者,向来甘于寂寞、专心治学、羞于浮华。在这样的反差和对比之下,像李广柏老师这种在红学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的学者,其淡泊名利、特立独行、求真尽善的学术品格,才显得异常的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