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静 《华章》2011,(36)
本文试探析从清末到民初十年间,国人自办女学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董俊  王芳 《文学教育(上)》2011,(19):151-151
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先进知识份子大量的翻译促进了新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初的翻译与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日学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末民初(1896—1918年间)留日学生通过主办刊物、翻译文章和著作等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初步导入的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留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学预科教育是国内外高等学校普遍设立的一个教学层次,专指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教育阶段。中国古代虽然已有预科教育的萌芽,但是直到清末才把预科教育列入学制。近代预科教育从独立设置到附设于大学直到走出历史舞台,也不过是20年的时间。探讨、反思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的特点、意义,对当今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业教育发轫于清朝末年。政府依托近代四部学制对实业教育进行发展和规范,实业教育制度从壬寅学制中的孕育到癸卯学制中正式确立,再到民初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新学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渐从零散走向了系统状态。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制度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受国外职业教育制度影响大、从异域化逐渐本土化、具有灵活开放性、社会性突出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法政专科教育一度畸形发展,而清末与民初又各具特色。法政专科教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对“法治”社会的呼唤及科举制废除后文官考试制度实施前我国选官制度和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产生于教会学校,特别是中学,到清末民初已成为其主要特征之一,本考察了民国时期教会中学英语科教学不断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其师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状况,试图探讨出教会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会中学自身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岑春煊作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非常重视警察教育。他创办警务学堂,不仅培养了大量实用型警察专门人才,推进了清末民初整体警察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研究岑春煊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在清末民初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右旗兴办的崇正学堂是百年老校,其体现了清末民初蒙古族的革新家贡桑诺尔布启发民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担任多年校长的邢致祥先生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了贡桑诺尔布的教育思想.崇正学堂为蒙古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材,在蒙古族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近代东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柳卫民 《文教资料》2012,(17):106-107
作为清末民初政治家,丁振铎创办警政,开办警校,开展警察留学教育,不仅促进了清末民初我国西部地区警察事业的发展,而且推进了我国西部地区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研究丁振铎警察教育思想,既可为新时期警察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又能丰富警察教育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派遣学生留学日本始于晚清1896年。此后至民国初年,东渡留学的学子络绎于途。学成归国后他们投身于各个领域,特别对教育领域做出了革新与建设,使浙江在清末兴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破旧立新,加快教育近代化步伐。本文将从整体上浅究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对浙江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0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将大学预科教育正式列入我国学制。本文在阐述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企对我国现今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鸡公山在近代历史上不仅是作为避暑胜地而存在,它也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1914―1949年,鸡公山先后存在13所学校.近代鸡公山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教会教育独占和国民党统治下多种教育形式并存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贵州毛南族地区农户家中收集到一批民间文书,文书时限集中在清末民初年间。其中有一份清光绪年间的"校长委任状",对了解和研究贵州毛南族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作为清末民初教育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体育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清末民初的体育教育。从早期受军国民主义思潮影响,到后期受英美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感染,从"御侮救国,强兵富国"的客观需要,再到"完全人格,终身教育"的主观探索,蔡元培体育观的转变也代表着清末民初体育教育的发展脉络,由出现萌芽再历经转折,体育教育最终向着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6.
论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兴学浪潮中,法政学堂十分引人注目,从1905年至1916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百余所法政学堂。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对中国近代法政教育的兴起和普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其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端于清末维新变法时期,在清末民初的学制体系中占据一定的法律地位,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形成了以大学教育为中心,高等专门职业教育及不同形式培训机构为辅助的教育组织体系,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科技的传播以及农村经济的改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时贺教授的学术著作在选题、设计、立意、结构、内容、观点及方法方面均有新意,对当今的“三农”事业发展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教育救国思潮不仅继承了近代教育救国思潮中有益的成分,而且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使中国现代教育逐步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不仅是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而且让中国教育有了新的纪元。同时,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传播与实践,从另一个方面很好地配合了中华民族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20.
学徒制是我国早期商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清末民初学校教育的兴起对我国商学教育的普及、发展以及推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实呼唤商学教育向学徒制模式和回归,但这种回归不是对传统商业学徒制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学校制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现代商业学徒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