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增强高校学术实力的基本措施,也是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能的体现。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为检验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查找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作为外源潜在变量,以创新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内生潜在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0.6465,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而且通过影响创新队伍建设和创新资源支撑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为此,应提高教师薪酬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科研条件,提供多种学习提升机会,关注教师个人发展,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是由教学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复合而成的。通过研究教学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了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师创新观与创新行为理论,综合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了高校教师创新观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校教师创新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课外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教师创新行为的维度,检验其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系.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创新教学行为与大学生课外实践能力显著正相关,与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无显著相关;教师课堂创新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课外创新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显著.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不同方面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实施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学分制教学体制的环境下,高校教师应该以实现创新教育为己任,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严谨笃学,自尊自律,打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业务水平,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我国高校创新力不足源自教师创新能力不强,提升高校创新力的关键就在于加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建设。本文从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根据省属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积极创新多元学术评价方式,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学术水平,对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合理配置资源、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使教师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能否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创新的整体水平仍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先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创新能力的界定谈起,在分析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制约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之后,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持续不断的自主学习过程,高校教师只有一直将自己置身于学习型组织的学术氛围中,才能促进自身各方面的长足发展。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构建高校教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启示,借鉴"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引导教师主动、积极地学习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发展都具有明显的双赢效果。高校应在理解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该理论的优势之处,为教师提供浓厚的学术氛围,引导教师主动、积极学习与创新,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的科研主体。每年我国高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很可观的,但与国外的高校相比,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却很有限。教师缺乏科研创新的激情,创新能力低,造成了“学术贬值”。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但目前科研创新中的外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能不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根据高校教师及科研创新的特点,科研创新的动力需要转型,即从外部激励机制转向内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需求,作为人才宝库的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的途径还存在欠缺。因此,亟需拓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途径,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加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上的投入和研究,使得高校的教师充分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本文针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人才创新、教育创新与国家创新。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和保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新内涵,指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必须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结合,从而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锻炼教师的从教能力。同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介绍学校开展旨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本科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所肩负的首要社会职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承担这一社会职责,就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与核心要素,对培养和发展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途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当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问题在于:注重科研创新,轻视教学创新;注重理论创新,轻视实践创新;注重个体创新,轻视合作创新;注重创新知识,轻视创新方法。鉴于此,注重和加强教学创新、实践创新、合作创新和方法创新等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光电信息学院为例,总结近几年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探讨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一系列多元化培养体系,介绍了一些具体教学措施如引入三轮备课法、项目教学法和互动软件法,提高学生创新兴趣及意识,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形成了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理论与应用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设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前在体制、环境和自身等方面存在着影响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因素,因而高校要通过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机制、体制,搭建科研平台等来培养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教育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决定着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基础层、实践层、探究层三个层级,具体涵盖数字意识与伦理、数据驱动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等12个具体维度。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数据驱动教学新范式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存在数字技能薄弱、“数字+教学”融合程度及数字教学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构建核心能力具体化评价标准、提升教师数据驱动教学实践技能及加强教师数字研修是转变现状、增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内驱力、推动高校教学范式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应然之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校教学绩效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使高校教师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者已经成为各高校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国内外针对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研究不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高校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是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只有在教师个人努力的基础上,高校积极作为,社会共同参与,多管齐下,才能取得显著的、实质性的进展。教师教学专业的发展,不仅能增进学生学习成效,也终将带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主要的人力资源,承担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入职期的高校教师处于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转型的过渡阶段,需要内化教师群体的语言行为规范,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需要初步掌握关于课堂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应着手建立适宜的高校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消除新教师发展的无方向感问题,为其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平台,减少新教师在职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角色障碍。新入职的教师还应通过自主学习和寻求专业组织的帮助来加强自我管理,平衡教学与科研发展,缓解因挫败感引发的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育人的重任。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高等学校在学生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务必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使现在的高校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一套新的体制和机制,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创新学习的氛围和进行创新实践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